6月13日,我校机械自动化专业团支部与航空乘务专业团支部在校团委会议室共同开展了主题为“学英雄,知荣辱,立志发奋为祖国”的团组织生活。活动以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王庆平的事迹为源头,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联系实际,思考当代大学生如何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张晔同学向大家介绍了王庆平同志的生平事迹。生活中的王庆平对战友细致关怀,对工作热情严谨,对人民真心友爱,对自己却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就如他的座右铭“人人都是一支笔,天天都在写人生;人生处处是考场,事事都要交好卷”一样,王庆平同志就是这样付出全力做好每件事,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短短36年的生命里,他朴实地演绎着一出出感人的片段,也为他的人生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在座谈中,与会同学纷纷畅所欲言,认为在生活中也不乏有像王庆平同志一样见义勇为的人,其中航空运输学院的陈佳同学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看到有人掉入学生公寓边的小河里时,不谙水性的他毫不迟疑地冲上前,不顾自身安危,将落水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说到这个事例时,陈佳同学表现的十分平静,他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别人危急的时刻伸出援手,是应该发扬的精神。 王庆平同志和我校航空运输学院陈佳同学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有同学觉得王庆平在生死考验前毫不退缩,体现了共产党员“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的时代要求,他用宝贵的生命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也为我们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作为大学生,应将这种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校、荣校、护校”做起,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有同学认为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应该推崇见义勇为的精神,这有利于增强上海的竞争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也有同学认为通过学习,对于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实施“四有青年”的方针十分有帮助。 校团委书记王一川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就“在当今的大学生心中,英雄楷模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及“英雄对我们的激励作用”展开了系列讨论。对此,同学们认为能够默默无闻为人民作贡献的就是英雄,而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与祖国的未来更需要像王庆平这样的不计名利的英雄来支撑和建设。也有同学认为在身边的每件小事上多做一些,多奉献一些,那每个人都可称为英雄! 都说王庆平同志活着给人温暖,死了让人怀念,但在怀念之余更重要的是在他身上的那些熠熠闪光的品质应该给所有的大学生以榜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家庭……成为每一位大学生的精神楷模,发扬他的崇高精神,为日后成为有用青年打下良好基础,为成长为祖国之栋梁而奋斗,为看到一个又一个王庆平而努力! (段 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