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部门新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党委副书记  王一鸣

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事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校报将从本期开始开辟专栏,陆续刊登我校师生撰写的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心得体会,同时也希望广大师生员工踊跃投稿。(校报编辑部)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环境中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巨大的共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价值标尺和精神导引。

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进一步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更是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长期而又紧迫的重要任务。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对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

一是广大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领导干部要学在前面,做学习的表率、实践的模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活动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院二级中心组学习和党员活动日进行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活动。二是要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舆论氛围,高校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负有责无旁贷的使命,要教育好在校大学生,还要为社会做出示范,起到引领进步潮流、辐射先进文化的作用。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人人皆知,深入人心。

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贯彻中央16号文件,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青年大学生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塑造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是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种种较复杂情况,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然对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和弘扬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进”工作,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使青年大学生进一步懂得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青年大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牢固树立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崇高信念。

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人民群众结合起来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实践,贵在行动。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要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和班级的自身建议,营造团结和谐、互助友爱的学生社团、学生公寓和宿舍文化,培养和巩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要广泛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会调查,课外实训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觉悟得到提高,牢固树立起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加强师德师风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持久的细致入微的养成教育。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融入到学校育人实践中,使之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人生准则和行为指南。而广大教师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严谨治学、以德施教、以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学问教育学生,则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前提和榜样。我们要不断丰富文明创建的内涵,把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标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要不断优化校园人文,自然环境,突出高品位,注重管理和积累,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形成“学校育人为本,教师敬业为荣,学生成才为志”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牢固树立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稿件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陈文琼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