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部门新闻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当前,我们倍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和紧迫。我们一定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我们要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要在人文社会科学有关专业课、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积极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张健明)
 


稿件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陈文琼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