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总第998期

时间:2023-10-31浏览:10设置

10月30日.1.pdf10月30日.2.pdf

第一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建校45周年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

四十五载风雨兼程、四十五载春华秋实。1028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校45周年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志宏堂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李江主持大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市教委一级巡视员陈睦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校45年来,始终坚持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坚定不移走好产学合作道路,为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上海市教委将一如既往支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建设发展,同时期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支撑力度。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在致辞中与现场嘉宾分享了三个共识:一是要秉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在逆境中共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二是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导向,要共同推进松江与大学城的融合发展;三是要共同践行人民城市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

东华大学副校长李炜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有着长期深入的交流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交流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希望未来两校,作为近邻,能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进一步深化合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深化交流互鉴,携手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安全副总监、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副主席、波音777机长盛彪在致辞中表示,早在1993年,东航旗下的上航与学校就联合共建了上海首家航空运输学院、上海唯一的飞行学院,合作办学30年来,联合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期待今后与学校共筑支撑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同推动我国教育、科技、产业、人才融合发展。

学校计算机与自动控制专业1984级校友、致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严健军在致辞中表示,母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桥梁,自己也一直践行着“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训,作为企业家和教育投资人,深刻体会到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未来将会继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俞涛作题为“砥砺前行,传承创新,四十五载产学合作基因赓续续写辉煌,再谱华章,争创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主旨发言。他表示,45年来,一代代工程大人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用不懈的努铸就了工程大的荣光,传承了工程大的特色,书写了程大的历史!下一个45年,学校将坚定前行路,改创新永不停歇;引领应用型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战略谋划;锚定应用型高校发展定位,聚焦核、持续发力;坚持开放办学,全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与地和行业产业形成合力;着力搭建全球化的合作平台,切实加强国际交流。

学校收到了国内外多所兄弟院校及合作企业伙伴的视频致辞、贺信贺电,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校4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会上还举行了科教融汇战略合作启动仪式,挂牌成立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成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工程大得到了社会各界朋友的慷慨解囊,为学校建设注入向上动力。校党委副书记史健勇,副校长王岩松、夏春明共同为捐赠企业代表颁发感谢信,以感谢支持学校发展的企业。

学校特聘教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梅国建为学校建校45周年特别设计制作了珍贵的艺术品,为学校送上祝福;中高教(北京)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静安置业有限公司各向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

在校歌悠扬的旋律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校45周年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落下帷幕。(外联办)

 

地铁一号线108列车助力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发展

1028日下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地铁列车揭牌仪式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第一次理事会圆满举行。

校党委书记李江、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毕湘利共同为一号线地铁列车揭牌。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凌翔为校企共建轨道车辆结构与模拟驾驶综合实验室——上海地铁一号线揭牌列车作背景介绍。

揭牌仪式后,双方共同举行了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第一次理事会。俞涛校长表示,实验室揭牌再一次展现了申通地铁与学校之间坚实的合作基础。他提出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感谢,感谢申通地铁18年以来对学校办学工作和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大力支持;第二个是期待,期待和申通地铁联合申报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凸显学院的“三特”;第三个是合作,制定定期交流机制,建立全方位的现代产业学院。

毕湘利董事长指出,申通地铁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人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教学方面需要提升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增加专业培养的全面性;在科研方面融合双方师资配备和科研资源,致力于解决产业在生产运行时遇到的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让学院学生提早进入企业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同时,学院也可满足不同层次的申通员工学历提升需求,真正办成具有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

申通地铁集团张凌翔副总裁对地铁列车揭牌及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第一次理事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校客座教授、原申通地铁副总裁邵伟中表示,校企双方紧密合作18年来,现代产业学院成果丰硕。在创建国内一流的现代产业学院要求下,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刘志钢院长汇报了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概况介绍及工作设想。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吴晓红就学生培养,集团党委党建工作部部长吴昕毅就党建联建,技术中心总经理刘加华就科研技术,培训中心主任叶华平就产教融合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轨道)

 

田民格校友捐赠汉白玉孔子像落成揭幕仪式举行

1028日下午,在建校45周年之际,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生、山东校友分会会长、欣格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民格,向学校捐赠汉白玉孔子像落成揭幕仪式在教学楼C楼前举行。俞涛校长和田民格校友共同为孔子像揭幕。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虞蓉在致辞中表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孔子所主张的“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希望同学们以孔子像在程园落成为契机,传先贤思想、扬圣人精神,为己修身、为国修业,做既有丰富专业学识,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智造+”师生讲师团带来了《从“孔子的时代”到“时代的孔子”》经典诵读,这场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对话”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机械)

 

学校与新疆师范大学、伊利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进一步贯彻落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1028日下午,我校与新疆师范大学、伊利师范大学开展交流座谈,并签署合作协议。

李江书记代表学校向不远万里赴我校参加建校45周年活动的两所新疆高校表示热烈的欢迎,着重介绍了我校办学45年来的产教融合发展历程和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国家上海战略等方面高质量发展情况,提出下一步要以签约为契机,把合作项目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合作平台建设,携手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伊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海军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办学特色,表示伊师大正在推动工科类学科建设及博士点申报等工作,希望通过此次签约合作,持续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互访,进一步加强两校在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引进、专业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共同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世杰感谢我校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两校有着深厚的友谊与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以签署合作协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学科建设新思路、教学科研新路径、人才培养新举措,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期望通过合作,为彼此高质量发展相互赋能,走出应用型大学的特色之路。

会上,夏春明副校长与新疆师范大学王世杰副校长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伊犁师范大学张维副校长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李静、王安浩)

 

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在我校揭牌

1028日下午,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顺利举行。校长俞涛,副校长王岩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主任杨铁成、副处长路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政班子以及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出席仪式。仪式由科研处处长谢红主持。

俞涛校长向出席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骨干成员等各方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两点希望:一是要抢抓重点实验室建设机遇,以平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实体化运作重点实验室平台,突出结果导向,以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学科特点、特长、特色建设工作质效。会上,俞校长还分别为机械工业航空大型复杂薄壁构件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机械工业锅炉低碳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杨铁成主任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建校45周年之际成功举办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表示热烈祝贺,对我校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学科积累给予高度评价。杨主任对两个重点实验室的中期建设成果予以肯定,对两个重点实验室在各自细分领域的发展提出期望,对两个重点实验室能成为与工程紧密结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基地,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验收提出工作要求。

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主任杨铁成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王岩松共同为两个重点实验室揭牌。

揭牌仪式后,两个重点实验室分别举办了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机械)

 

第二版

建校45周年校友返校日:我们相聚在母校

为庆祝建校45周年,各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颁发奖学金、举办学术论坛、开展亲子活动,返校校友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程园寻觅青春时光,共议美好未来。

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颁发安德盛医药奖学金、奖教金

1028日,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首届“安德盛医药奖学金、奖教金”颁奖仪式作为建校45周年“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发展”系列活动之一,在化学化工学院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惠民研究员向上海安德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表达了感谢,希望有更多的研究生和教师登上安德盛医药奖学金和奖教金的榜单。化学化工学院王金果院长对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在“药工医”交叉研究领域所取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期待研究院全体师生员工在“药工医”特色领域奋发图强、再立新功。捐赠方代表、上海安德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谢开平总监向获奖研究生和教师表示祝贺,强调企业只有在安定、安宁的基础上,具备社会责任感,才能繁荣昌盛,安德盛医药奖学金和奖教金的设立正是他们对企业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企业同时还向学校捐赠了价值300余万元的仪器装备,助力我校在“药工医”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肖婷婷)

管理学院:举办城乡公共治理现代化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

1028日,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MPA教育中心、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城乡公共治理现代化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校党委副书记史健勇教授,管理学院院长胡斌教授出席论坛。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日本神户大学等高校的多位国内外专家,公共管理系老师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论坛。与会人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城乡公共治理现代化”共同展开研讨。

本次论坛以“中国特色城乡公共治理:新理念、新篇章、新未来”为主题,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城乡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推动形成一种解释中国城乡公共治理的发展图景和实践创新的逻辑链条,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城乡公共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邱梦华)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校友擘画美好未来

秋风送爽,程园飘香。1028日,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举行“同窗光年·共叙芳华”——学院校友返校师生座谈会。

校友们走进位于现代交通工程中心7楼的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实验室,在余文俊老师生动地介绍下,校友们了解了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成果,近距离接触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了解利用大规模的知识图谱来提供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和推理服务,并参观实验室的新型设备,亲身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

5G+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学生志愿者从实验室历史、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架构、研发团队、各种核心技术和实际场景应用等方面为校友进行了讲解。

本次建校45周年校友返校日系列活动,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经过前期筹划,精心准备,为校友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力求使校友能够感受到校友工作的用心和“回家”的温暖。校友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是学校最靓丽的一张名片,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将持续加强校友工作,以校友返校日为契机,用好校友资源,进一步促进学院发展。(电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杰出校友座谈会

102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杰出校友座谈会。

座谈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张朝民感谢校友们为学校、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院长李军向校友们介绍了学院在教学、科研、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并为吴涛涛、姚光勇、韩之海、林文奇几位校友颁发了学校客座教授聘书。

结合学院发展需求和个人成长经历,校友们和企业家们为学校和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校企合作、学生就业与心理工作、国际交流等方面建言献策。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倩、副院长李文尧、赵健分别结合分管工作进行交流。

杰出校友和企业家们对学院未来发展建设献言献策,提出了站位高、立意远、视野宽、思路新的意见和建议。本次座谈会充分拉近了与校友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对于加强学院学科和专业发展、进一步加强院企合作、汇聚优质资源、提升学院可持续发展内在动力,促进学院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石玉枝)

艺术设计学院:开展美韵中国——艺术手作体验活动

1028日,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实验)中心开展了工坊嘉年华“美韵中国——艺术手作体验活动”,其中包括玩转陶瓷拉坯体验、石膏翻制手模、包装文创热转印、三维打印模型体验、影棚拍摄体验等科普互动,并向校友开放全部实践空间供参观。

在活动现场,校友及程二代们充分体验了艺术与科技的相关设备和制作工艺,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手作作品。

校友们表示,非常开心能在工程大45岁之际重返校园,体验感受今日工程大的面貌和发展,赞叹今天的办学条件和学生们能够享受到的资源之丰富,以及母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卓越成就。

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作为学校“美韵中国”党性教育阵地建设单位,坚持“以美育美”“以美启真”“以美树人”“以美扬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正确的审美观,主动体验美进而向往美、追求美和创造美。此次嘉年华“艺术手作体验活动”系学院党委“美韵中国”美育实践系列活动。学院党委将持续依托设计学科特长,遵循美育工作规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艺术)

 

第三版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公布,我校9位学者入选

2023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第六版《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该榜单从全球约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Top 2%的科学家,包括了22个学科领域和174个子学科领域,综合评估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及影响力,包括“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两个榜单。其中,“终身科学影响力”关注科研人员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年度科学影响力”则聚焦科研人员本年度(2022年)的学术成就。

我校尹学博、安炜、圣小珍、卢庆华、王岩松、张恒运、陈丽7位学者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尹学博、圣小珍、安炜、张恒运、卢庆华、张敏、王岩松、张培磊、王际平9位学者入选“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入选该榜单,意味着我校学者在其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世界影响力,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科建设成效和科研工作实力,也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全球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发规)

 

纺织服装学院获批纺织行业纤维膜制备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纺织行业创新平台名单的通知》(中国纺联函[2023]111号),纺织服装学院纤维材料研究中心申报的“纺织行业纤维膜制备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标志着我校在纺织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纤维膜(即纤维分离膜)是以纤维材料为基质构成的纤维集合膜分离材料,如中空纤维膜、静电和液喷纺丝法纳米纤维膜、非织造过滤材料、过滤织物(布)等,具有选择性过滤、分离、浓缩、纯化或吸附等功能,纤维膜技术应用范围已从水处理领域拓展到能源资源、化学化工、电子电气、生物医药等众多高附加值行业或领域,成为推动环境保护、资源回收、新能源等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助力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关键组成。因此,建设纺织行业纤维膜制备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将为我校纺织及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提供创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王纯、陈凯凯)    

 

我校学子斩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

1029日,由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举办的“北投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长沙理工大学圆满落幕。由我校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颜喜林老师指导,卓晟贤、陈磊、程瀚禹组成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代表队,以其创新的设计方案和精湛的模型制作水平脱颖而出,蝉联国家级一等奖;同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荣获“2023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该竞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共同主办,各高校轮流承办和社会企业资助协办。遵循创造(Creativity)、协作(Cooperation)、实践(Construction)的“3C”宗旨和“公正、公平、公开”的竞赛原则,以“展示才华、提升能力、培养协作、享受过程”为竞赛理念,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经统计,共计581所高校,1463支参赛队参加分区赛。最后,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8所高校的119支队伍入围决赛,进行了为期3天的激烈角逐。

本届赛题以承受移动荷载和撞击荷载的桥梁为对象,通过加入部分待定参数,增加现场设计环节,我校作品采用主体结构为张弦,附属结构为桁架的一种新型混合结构,在连续的16小时内制作完成117根构件,结构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模型质量达到了轻量化,仅有136.17克。

此次获奖,是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教学、科研成果的展示,也是对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肯定和展示。在结构设计领域,学校将继续依托土木学科优势,为国家持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土木人才。(轨道)

 

国赛二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我校学子斩获佳绩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

本届“挑战杯”竞赛赛事结构更加优化,由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组成“1+1+2”赛事整体架构。赛事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上海共有48家高校、11406件作品、76818名学生参赛。经过校赛、市赛等层层选拔,最终共有25家高校的72件作品推报国赛,其中50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

在主体赛道,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秦鹏程团队的作品从全国千余所高校作品中脱颖而出,历经校赛、市赛、网络评审、公开答辩等环节,最终斩获国赛二等奖。

在“揭榜挂帅”专项赛中,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卫晓龙团队斩获一等奖;在“红色专项活动”中,艺术设计学院薛臻煜团队斩获二等奖;在“黑科技”展示活动中,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谭学武团队斩获“行星级”(二等奖)。

在校领导、各学院以及各相关职能处室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20227月学校启动赛事筹备工作,团委积极联动各学院全面发动全校青年,特别是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青年学生踊跃参加,校赛期间共有774件作品、吸引近4000余名青年参赛。为提升参赛作品实力,深度挖掘各学院学科特色,团委高频度开展专题辅导,多次邀请资深专家评委深入面对面指导,并多次举办工作推进会、备赛会,在决赛之前也多次组织参赛团队实战预演答辩,为参赛团队提供专业的备赛辅导,全力保障各团队顺利参赛。

在全国赛备赛、参赛期间,校领导和各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并关心项目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项目团队、指导教师克服困难,全情投入,指导教师对项目团队进行了精心的指导和帮助,参赛项目得以一遍遍打磨、优化。备赛过程有效提升了我校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赛事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是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团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