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部门新闻
 
爱岗敬业 德高为范 教书育人 创新进取
 

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

2006年度教学名师陈莹

服装学院陈莹教授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始终怀着满腔热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教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由陈莹主要承担的“服装设计”和“服装史”课程需要大量的图形资料和案例,为此,她付出了很大的精力,认真制作了多个系列的电脑课件,全程采用PPT进行教学,形象生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她有着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她教授的课不乏味,也不缺少新意,大大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她常说:“最重要的并非学习成绩好,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视学生为子女般给予关爱,陈莹把母爱这种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从家庭带到了学校、课堂,带给了她的每一位学生。毕业设计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已经工作的学生,她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把课堂搬到了家里,一辅导就是几个小时,她精心选题、悉心指导,常常会一字一句的斟酌学生的论文,一遍一遍提出设计稿的修改方案,有时,她的专注竟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对于女性来说,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顾及家庭、子女实属不易。

陈莹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民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为教学辛勤耕耘  为科研孜孜不倦

2006年度教学名师陈心德

“管理是科学,是科学世界中的一方希望绿洲;管理是艺术,是艺术大海中的一叶劲发风帆!”

陈心德是管理学院教授,现任学校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和工商管理系系主任。他长期从事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汲取当代管理思想的精华以充实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曾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上海、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上海高校优秀教材奖各一项;上海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二项;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三等奖和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一项;2001年荣获上海市“育才奖”;2004年荣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在教学过程中,他把自己在企业中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与当今最新管理的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他的课堂讲授,逻辑严密又深入浅出;案例分析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他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使多媒体课件既能体现教学大纲的重点,又有创新的发挥,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人格品质的教育和熏陶,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虽然已年近60岁,但陈心德还始终保持着一种勤奋学习的热情,并把这种学习热情感染给学生和青年教师。“学习→科研→创新→教学→再学习”,这就是陈心德老师总结出来的不断提升自己综合业务能力的“循环流程”。“一个老师最大的快乐在于:有他所热爱的学生和被学生所热爱。”这句深情的感叹,也正是他的动力之源!

潜心为学  为校奉献

2006年度教学名师李正龙

李正龙现任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兼金融系主任,教授。他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不仅在学术和科研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真理,潜心于数量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管理科学的研究,而且把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外化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和如沐春风般的讲课,始终辛勤耕耘于教师的本职岗位上。李正龙曾带领我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先后取得一、二、三等奖等多项好成绩。同时,他主持并完成了包括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预测决策和博弈分析中的数量经济方法与应用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

李正龙教学态度严谨,为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两年内他开设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教学中,他积极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更新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喜爱。他五年来发表了10篇核心期刊论文,2002年独撰编著《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一书。

把科研成果用于教学实践

2006年度教学名师李名尧

李名尧自198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24年来一直在学校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工作,现为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毕业环节的教学工作。

他在教学中坚持把科研成果用于教学实践。2004年,李名尧编写的模具CADCAM教材被机械工业出版社列为正式出版的全国模具专业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由他负责的模具CADCAM教学改革获得了2005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李名尧注重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在模具CADCAM课程的教学中,大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CAD二次开发技术,李名尧把科研中开发的模具CAD软件改造为教学软件,向学生开放全部软件源代码。已经毕业的学生说,“李老师传授的新知识,实用性很强,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2006年李名尧主讲的模具CADCAM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身为世范  为人师表

2006年度教学名师张朝民

张朝民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2005年他与美国PASCO公司上海科艺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传感器技术实验》示教光盘,2006年主持编写了学生创新实验论文集。

“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他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特别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是他教书育人的真实写照。

“做人要传统,教学要创新”。2004年他主持开发了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网站及全国首创的实验数据传输与报告生成系统。几年来,发表科研、教学论文十多篇,承担市教委课程建设课题一项,参与完成省科研课题一项、校课程建设课题一项。物理实验课程多年来一直被学校评为一类课程和精品课程,现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艺术教学也需要艺术

2006年度教学名师罗朗

罗朗对待学生有两个宗旨:一是严格要求。在教学中,他以自己多年从事美术创作的经验,高度浓缩取其精华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理解艺术的真谛。二是因势利导。在授课过程中,当罗朗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别之处,便会尽量鼓励他坚持自己的独特感受,为他指出一条适合他发展的路,并介绍一些大师的经典作品让他去阅读,增加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近两年来,罗朗在艺术创作和科研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他的作品《大河上下——新世纪中国油画三十年回顾展》由全国著名批评家和油画家提名,参加了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展览;《人与自然——第二界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是中外文化比较中国油画学派的重要展览,也是从全国六千余件送选作品中精选出170件作品,并在全国大城市美术学院巡回展出。

罗朗承担的校精品课程《色彩风景写生》和市教委教学改革和研究——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实践改革探讨课题,目前已初步完成。

敬业爱岗  默默奉献

2006年度教学名师贾慈力

贾慈力是工程实训中心青年骨干教师。从教十年多来,他虚心好学,汲取他人的教学长处,主讲了《制造技术基础》、《模具制造工艺》、《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业工程概论》、《制造质量控制》等课程,还亲自指导带教数控机床实习。

作为教研室主任,他为人谦和,以身作则,带动教研室老师共同做好金工课程及实习指导的教学和课程建设工作。金工教研室近年来获得校级优秀青年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4人次,完成教委教学建设项目5项,编写教材4本,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他还积极参加教学建设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近几年完成市教委教材建设、课程建设项目3项,在研1项,主编教材2本,副主编1本;完成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7项,为企业解决了多项实际生产技术难题,发表论文十多篇,获得了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市优秀产学研工程项目三等奖一项。

认真教书  真心奉献

2006年度教学名师钱杨

钱杨自1982年进入学校,1998年调到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图学教学部。24年来,他先后开设过《纺织机械设计》、、《新型织机》、《纺纱基础》、《织造基础》、《服装机械原理》等专业课,《CorelDRAW》、《Photoshop》、《3dsmax》、《Solidedge》、《Solidworks》、《AutoCAD》等计算机绘图课以及《工程制图》等十多门课程,现主要从事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方面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

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钱杨积极投入科研和教学改革。近年来完成的课程建设和科研项目主要有:《工程图学学习指导》示教光盘,该项目被评为学校课程建设成果二等奖;“计算机绘图和图形处理”;“现代CAD绘图技术——基于特征造型的参数化设计”;“工程图学教学课件”;“工程图学学习系统”教研室集体项目,已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学科研交相辉映

2006年度教学名师程武山

程武山教授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又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创新。担任计算中心主任工作以来,他用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地规划发展计算中心的教学、科研,制定了全校计算机大平台的课程调整规划,旨在优化内部结构,着力于为大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良好环境。

作为一位教授,他承担了计算机类和电气类的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学工作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活动中他能循循善诱,用自己参加重大实际项目的亲身体会启发同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程武山教授一直在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领域内开展研究工作,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有七篇被国际三大检索。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复杂生产制造过程递阶智能控制系统》荣获2006年度上海市优秀发明奖一等奖。同时他又是学校电子和控制学科的领军人物,为创建上海市重点学科积极搭建崭新的舞台。

献身教育  执著追求

2006年度教学名师鲁嘉华

鲁嘉华现任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执行院长,他在积极依靠校内外专家和全体教师的智慧,制定并反复优化了学院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在工作中,他团结学院教师,积极开展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的申报工作,确立了3个研究方向和7个主要研究内容,使学科发展更贴近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

作为教师,鲁嘉华积极研究教学法,实践教学改革,他主讲的《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涡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等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学生、教学督导组的一致好评。1997年他被评为我校首批教学明星。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工作,2005年初完成了上海市教委“双语多媒体空气动力学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基金项目。2004年作为第二完成人,“依托朝阳产业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成功实践——上海航空运输学院的创新实践”成果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鲁嘉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叶轮机械多相流体动力学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近5年,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带粒流控制叶片冲蚀的研究”等科研项目8项,在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2篇,5篇被EIISTP收录。科研成果“相变热面在生活锅炉中的应用研究”获2001年上海市产学研科技成果三等奖。
 


稿件作者:成教学院
责任编辑:陈文琼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