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与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合作开展的中国上海·新西兰丹尼丁姐妹友城项目五周年,继2012年针对环境保护的“GREEN绿色”主题、2013年关注传统戏剧传承问题的“DRAMA戏曲”主题、2014年投射未来文化愿景与描绘上的“文化憧憬”主题与2015年结合各种文化的“FUSION融合”主题,今年的“ARTISAN匠艺传承”主题则聚焦到匠心精神的传承上。
2016中新姐妹友好城市项目上海部分的交流已于今年10月顺利完结,新西兰学生在上海完成了时装大片的拍摄,并与中国项目组的学生一起在上海时装周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时装走秀展示。11月13日至25日,我校中法学院代表团师生一行12人前往新西兰开展新西兰部分的交流合作,他们中有带着自己设计系列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学生,也有前往参与作品展示、时装大片拍摄等工作的时尚艺术设计硕士专业学生。在到达达尼丁前,6位本科专业学生就根据自己的设计作品风格选定了各自的拍摄场地,并与硕士专业学生就妆面造型以及工作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分配。本科专业学生更多将重点放在了整体造型与服装整理上,关注如何让自己的服装以最佳效果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而硕士生则更多将精力放在了时装大片拍摄以及作品展示环节,包括模特展示、大片拍摄、以及后期的修片等。
师生一行经历了新西兰7.8级地震的惊魂,于14日傍晚安全抵达丹尼丁,并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系列拍摄工作。时装大片拍摄的几天都天公不作美,达尼丁一直阴雨连绵,也为拍摄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临时修改的拍摄计划,摄影光线不足,雨水对摄影器械的损害,极低气温下的冒雨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师生体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素养与团队合作精神,根据事先的工作分工,师生们发挥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抵抗住不利的条件,高效率的完成了大片的拍摄。从开拍前的妆容发型,到拍摄过程中灯光、环境、大片构图的策划,到临场应变突发状况的心态调整,最终年轻的学生设计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大片的拍摄,也体会到了拍摄成果的来之不易。这次实战演练,也必将成为他们今后职业生涯宝贵的经验。


完成大片拍摄后,师生们又投入到动态走秀的筹备工作之中。因正值奥塔哥理工学院建校50周年,中新姐妹友好城市项目五周年,因此此次作品展示格外隆重。出于对中新姐妹友好城市项目的重视,奥塔哥理工学院特别将项目组中方学生作品单独划分出了一个版块,继第一版块奥塔哥理工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服装走秀后,紧接着第二部分就是“ARTISAN匠艺传承”主题的友城项目作品展示环节。最终走秀作品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和高度的赞扬,更有学生作品获得ID时装周组委会的青睐,邀请其直接进入2017ID设计新人奖大赛国际总决赛。在整场毕业秀结束之后,中方参与中新友城项目的学生设计师与外方的毕业生设计师们针对“ARTISAN匠艺传承”的理念,进行了交流和学习,汲取对方的设计理念、灵感和创意。
除了动态走秀,师生们在新西兰拍摄的时装大片也直接出现在了奥塔哥理工学院设计专业学生成果汇报展的展览上。两国学生就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双方以服饰为媒介,表达他们对于服饰、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这个时代的“匠心”,不止于对艺术的创造性的构思,更是一种用于开拓和改变的创新精神。
这次中新姐妹友好城市项目合作交流对两国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提高各自专业素养、提升艺术修养、拓展国际视野的好机会。同时,也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训练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外籍学生交流,更提高了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2016姐妹友好城市顺利落下帷幕,中新两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分别在中国与新西兰的土地上用服装语言生动诠释了匠人精神,进一步加深了两个学校、两个城市、两个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真正在两个姐妹友好城市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继续友城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