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皓 自2005年以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志愿者们与江湾镇街道图书馆、爱峰敬老院、阳光之家、文化活动中心等合作,先后建立9项长期志愿服务项目,每年平均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13200小时,参与志愿者2600人次。学生们在服务于社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了解了社情民意、锻炼了自己,形成了雷锋精神永驻,志愿精神长存的良好局面。 志愿服务成为校园风尚 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与江湾镇街道联建以来,志愿者们发挥自身优势“大显身手”。 据学校团委负责人桂佳介绍,学院、学校在江湾镇街道辖区内共开展9项长期志愿服务活动。包括负责江湾镇图书馆暑托班小朋友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定期看望爱峰敬老院老人;定期看望阳光之家的学员;长期在大柏树地铁站提供志愿服务;连续4年在街道所辖20多个居委中挂职实习;在社区文化中心“创新屋”提供技术指导、简单教学服务;参加江湾镇各主要干道交通文明岗志愿服务;开展“爱易”公益项目,定期设摊为居民提供以物换物服务;在社区学校开展电脑、英语、手工制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学生志愿者们还为中共四大纪念馆提供讲解,为铁路上海站、上海市图书馆、虹口区图书馆等单位提供多项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在我们学校已成为一种时尚。”桂佳说。 “联姻”实现“多赢” 高职院校与江湾镇街道“联姻”,学校、学生、街道、居民多方受益,实现了多赢。 学院、校党委书记柳如荣告诉记者,当初是学院、校找到街道提出联建想法,“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如果远离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认知不够的话,很难实现政府对一所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社区、了解社会。”柳如荣说,“通过社区这个窗口,学生得到了锻炼,感知了自己的责任,学校教育质量得到了提高。我们十分感谢江湾镇街道。”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换为服务社会的能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995年出生的吴依凡在阳光之家、江湾图书馆、大柏树地铁站、爱峰敬老院等当过志愿者,他说:“在阳光之家我学会了如何和小孩相处。在爱峰敬老院陪伴老人,为他们读书读报。我也更加懂得了关心家人,学会了付出。” 中高职大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要踏入社会,通过学校搭建的志愿者服务平台,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教授操作技能的丁金忠老师是一名交通文明志愿者:“作为老师,除了讲授书本上的知识,也要结合现实生活实例给同学们讲职业安全操作。当了志愿者后,我结合交通安全案例与操作安全给学生上课,他们也更容易接受。” 社区与高校结对,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充实了社区的服务内容、丰富了服务项目、提高了服务水平,同时也增进了街道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居民解决了不少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陈献安表示:“自2003年以来,文化中心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团委‘星火团队’合作开办‘爱心学校’,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暑假文化生活;一部分志愿者在参与居委会的具体工作中,利用他们的优势,比如说电脑技术,补了居委干部的短板。” 江湾镇社区学校负责人王慈民表示,工程大的一个团队轮流到创新屋指导小朋友动手操作,辅导小朋友书法、剪纸等学习,“志愿者们来这里志愿服务几年了,他们做事踏实、准备充分、目标明确,我们很欢迎。” 江湾镇街道图书馆副馆长徐益虹告诉记者:“每年街道搞主题活动,我们会和学院志愿者沟通,由他们完成给小朋友上课课件的具体操作。志愿者们都是大学生,有想象力创造力,PPT也会做得比较符合小朋友的需要。为外来务工人员设立的菜场书屋,由志愿者作为小老师为孩子辅导学习,卖菜的家长也能放心的做生意。” 志愿服务不玩“快闪” 学校把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在志愿服务整个过程。通过志愿服务,增强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团队意识。柳如荣告诉记者,“不同的志愿活动对志愿者的要求是不同的。团委根据党委寻找的志愿服务平台的要求,选择合适志愿者。我们的志愿服务对应社区的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项目中间都有不同的提高。 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学院、校注重激发学生从事志愿工作的热情。“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之前要参加培训,知道为什么去,去干什么。”桂佳说,团委对学生志愿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估,学生的简历中也能得到体现。“学校要让学生明白三件事:你来学校为什么?你在学校该做什么?离开学校你想干什么?人才培养要从多方面下手,人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锻炼不能少,社会锻炼不能缺。”柳如荣说。 在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上,学院、校坚持“党委主导,团委搭台,学生唱戏”的方针。确保志愿服务“有质有量可持续”。 学校党委坚持属地领导,积极寻找街道资源,聘请了街道文化中心主任陈献安为学院、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上党课。2013年高职学院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五好关工委组织”,2014年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五好关工委组织”,2015年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又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先进集体。“这和‘老法师’陈主任的加入是密不可分的。”柳如荣说。 街道为学校提供平台,学校也向街道敞开胸怀,为街道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提供场地。“我们有一个观念:学校在街道辖区,学校的场地就是街道的场地。”柳如荣说,“我们很高兴,街道到我们这边搞活动,对我们也加深了了解。” 来源: 新闻晨报:http://sqcb.sumg.com.cn/jw/html/2016-04/27/content_4134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