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博会举办期间,身着红色制服活跃在各个角落的“小叶子”志愿者,都是展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中尽职服务,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注入青春之力。今天,让我们一起前往进博会,寻找来自松江大学城的“小叶子”。

上午9点,进博会国家馆里人头攒动,乌拉圭展台两名“小叶子”正热情洋溢地为观展人员答疑解惑,她们是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Hola a todos(大家好)!”张译尹略带俏皮地用西班牙语冲面前的镜头打了个招呼。她直言:“虽然每天早出晚归有些疲惫,但只要站在工作岗位上,便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希望每一位外国友人都能感受到进博会的温度和中国的诚意。”
张译尹的搭档姬鹏羽告诉记者,这几天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接待巴林的一位阿拉伯展商。在引导过程中,阿拉伯展商不仅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和对上海的期待,还用英语发出邀请,说自己将穿着传统服饰在展位上跳舞,欢迎两人去玩。“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真实语境下,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姬鹏羽说。

“睡觉前发个朋友圈,又是开心的一天。”翻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留学生纳米的朋友圈,这是她在进博会进入倒计时之际,心情激动的真实写照。而此刻,她正拿着地图在展馆里走走停停,写写画画。纳米的工作是引领参观团队前往目标展位,每次正式领队前,纳米都会提前踩点了解周围环境,以便及时准确解决大家的疑问。
来自印度洋岛国科摩罗的纳米,已经在沪求学四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此次,为了担任进博会志愿者,纳米选择推迟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纳米说,“我很喜欢做志愿者,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里预计需要15分钟,电梯间点位的志愿者要提前做好准备。”临近午餐时间,东华大学志愿者韩昊志还在和队友马仕杰等掐表走位,为新闻中心新一轮的接待工作做准备。作为新闻中心综合保障组负责人,为了确保志愿者在接待环节中无缝衔接、及时就位,韩昊志每天都要统计、梳理在岗人员,制定个性化接待工作计划。他说,今年东华大学 “小叶子”的筛选比例接近10:1,自己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将发挥党员与退役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为进博会新闻中心工作的顺畅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较于其他岗位的志愿者,小叶子“体验官”工作更为灵活与自由,他们以青春视角呈现出一个个更加真实、生动、感人的进博故事。陆静娴是华东政法大学的一名小叶子“体验官”,每天带着单反相机游走于各个展馆之间,捕捉各种新奇有趣的事物,随时随地以短视频的形式,分享自己的进博见闻。“对我而言,进博会不仅是一场商业、科技和文化的盛会,更是一个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磨炼意志品格的国际化舞台,希望自己明年能继续参与。”陆静娴说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yR8lmj9OnGuARrfsiPG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