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材料工程学院何建萍教授为学院研究生作了题为“Wavy Interface Formation and Weld ability of Ballistic Spin Impact Bonding”的全英文学术讲座。
何建萍老师先给同学们简单解释了这个项目的研究过程,利用高速发射的“子弹”即一个螺柱射向一个“目标”即一个面材,来研究如何优化这种连接方式的接头质量。接着何老师介绍了这种接头的应用前景,一般都是用在汽车零件上柱材和面材的连接。当大家开始思考这种接头形式与螺柱焊和电阻点焊的区别时,何老师又引导同学们思考并给出了这些传统连接方式的弊端。何老师毫无保留地将她在美国做实验的过程讲解给同学们听,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到在这种接头的界面上,出现波浪形有助于这种接头的形成。之后何老师又讲了“角度”和“速度”对这个实验的影响,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由于这个实验的本身就是一个射击的过程,大家在何老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提出了很多与之相关的问题,最终何老师都一一解答,让同学们对这种新型的连接形式有了直观的了解。
何建萍老师于200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数字化现代焊接设备的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微束等离子弧焊精密加工设备和工艺方面的研究,精密微束等离子弧焊数字化焊机的研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最小达到的焊接电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电弧物理和焊接过程多物理场耦合的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主持完成9项科研项目,其中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博会金奖1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奖1项。授权20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论文近60余篇,其中EI、SCI收录30余篇。
何老师在讲座中一口流利的英文加上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深深被她的智慧和学识所折服,同学们在这次讲座中开拓了视野,也在各自的课题上有了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