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校正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助力大学生创业,朵朵创业之花正在含苞待放。西藏学生罗拉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他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商机,通过学校的创业平台获得第一桶金,加之艰辛的努力闯出了一片创业天地。
社会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罗拉,现在还有一身份——CEO。借助学校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罗拉成功地将家乡西藏那曲的特产虫草引入上海市场。罗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藏区农牧民的原生态绿色产品走出高原、步入全国、迈向世界。
每逢周末,当同学们都还在暖和的被窝里呼呼大睡,罗拉却早已洗漱完毕,往地铁站赶。他的目标锁定在上海的虫草专卖店,力争要把家乡的冬虫夏草推销出去。由于是产地直接供货,罗拉卖的虫草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了近一半,加上产品质量有保证,积攒了不少回头客。经过一年的努力,罗拉不但有了自己的网店,线下还与不少商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发现商机梦想萌芽
罗拉曾经辍学,后来哥哥让他幡然醒悟重返校园。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来到了他一心向往的上海求学。在上海,罗拉发现这个大城市商业繁荣,啥都有卖。他下意识地去找虫草专卖店,有次逛街经过一家店,门牌上写着“西藏那曲冬虫夏草”的字样,看到是自己老家的特产,觉得很亲切,立马走进去看了看。“他们销售的冬虫夏草不仅价格比老家高,质量也远不及老家的好。”与老板攀谈后,罗拉才发现,原来这里的大部分虫草都是经过了好几个环节,最后才卖到消费者的手里。这样不仅让很多中间商赚足了差价,还有很多经销商利用其中的漏洞造假,比如在正宗的虫草品种里掺杂一些低海拔的虫草品种以次充好。
看到这些,罗拉内心受到冲击。他把虫草市场状况当作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经过对大小城市的初步了解,以及对网上的数据分析,他发现家乡那曲的冬虫夏草虽然是全国一级,且产量占全中国冬虫夏草产量的40%以上,但是目前在上海却没有一家藏族自产自销的冬虫夏草门店,更没有来自西藏那曲的有知名度品牌的影子。因此他决定把家乡那曲的虫草资源优势转化竞争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那曲冬虫夏草高知名度品牌。有了抱负之后,在2015年大一暑假结束,在西藏拿着一些虫草直接跑去销售,这算是第一笔生意,回到学校后很想在上海开一家店,慢慢发展到其他各个城市。
创业大赛助推梦想
作为一名在读大学生,要开一家店本就不是一件简单事,更不要说开在商业竞争激烈的上海。有了想法还不够,资金和场地成了罗拉最头痛的问题。他想到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资金,不久之后,学校的学生工作部(处)和团委为他提供了平台:帮助他参加2016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罗拉所在的社会科学学院专门成立了小组,配备了一名教授和一名老师,一步一步指导他完成了商业计划书并递交给主办方。在学校老师们的进一步指导下,罗拉完善了“西藏特产电商平台”策划书的创业计划,经过一次次次路演和比赛,他的创业计划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而后,罗拉又接着参加了“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首届大学城大学生创新创业博览会”和“2016年玉佛寺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的项目评审,一路过关斩将,从200个项目里脱颖而出,拿到了第一笔融资,梦想似乎也愈来愈近了。
自强之星梦想起飞
学校团委邀请罗拉做客学子讲坛与程创沙龙在把自己创业奋斗的历程与更多有创业热情与火花的工程大学子分享;并组织将罗拉的创业事迹报送至团中央,罗拉了获得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荣誉。
罗拉深知,自己的主业还是学习,于是他趁着周末和寒暑假出去推销。每次出发前,他都会先在网上查好今天要去哪几家店,天不亮就赶着去坐地铁到市区找实体店,最远的要坐两个多小时地铁。“很多人一看我还是大学生,没有经验和资金,都觉得不靠谱,不愿意跟我合作。”为了让商家信任,罗拉包里总带着冬虫夏草采集证和自己的身份证,先用诚意打动对方再谈合作。“刚开始没有经验,也没有人脉,全靠两条腿一张嘴,一步步积累下来的。”罗拉称,虽然参加创业大赛算是起了个好头,但要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着实不容易。除了要在线上写很多宣传稿进行推广,线下还要不停找商家谈合作。短短一年时间,罗拉几乎把整个上海卖冬虫夏草的专卖店和药店都跑了个遍。
如今,罗拉在西藏有一家合伙旗舰店,营业六个月多,在西藏的旗舰店作为基地线上下单后直接发货到全国各地,在上海正在准备注册公司中。创业成员已从一人增加到了三人:一名东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担任执行总监,一名是泉州师范大学本科生负责市场营销,罗拉则担任公司CEO。尽管目前规模不大,但按照现在的发展进度,在上海的市场应该会越来越好。“我觉得这不仅是在历练自己,也是为家乡百姓争取应得的利益。同时,能为消费者提供无中间商掺杂作假的正宗野生冬虫夏草,我心里也是十分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