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功成: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三步到位” 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郑功成教授3月10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养老金“双轨制”是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已刻不容缓,不能一步到位,三步总可以到位,建议分三步推进制度变革。 郑功成说,养老金“双轨制”是历史遗留问题。在渐进改革的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不可能是成熟的改革。1995年,为企业职工建立统账结合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时,并未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进行同步改革。此后,养老保险改革也一直围绕着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近几年又增加了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一直处于分割状态。一个改变着,一个停留原地,两者日益失衡。郑功成介绍,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职工参保缴费,采取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财务机制,养老金待遇随物价上涨等因素调整;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仍然延续传统不用缴费,实行现收现付、养老待遇与在岗者工资增长挂勾的惯例。结果两个制度下的养老待遇水平差距日益扩大。 在制定《社会保险法》时,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无论是筹资机制、财务机制还是待遇调整机制,都完全不同,要将两者一下子整合成一个制度,根本无法取得共识,因此,立法时不得不留下遗憾。“虽然不能说存在即合理,但也说明现实是依赖着历史路径的,改革并非易事。”郑功成说。 “然而,不公平格局必须改变。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公平、正义、共享原则,现在的制度结构当然不符合这一原则,也不符合历史的公正。坐而论,不如起而行,改革不能一步到位,三步总能到位。”郑功成指出,许多人强烈主张迅速将两种制度合并成一种制度,然而,基于现实的巨大制约,这种主张可能难以实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5年前就开始试点改革,但进展不大,表明目标模式无法一步到位。但此事不能等待,应当尽快积极行动起来,而分步推进制度变革,可能不失为可行之策。否则,再过五年可能也难有进展。 郑功成表示,希望能够尽快分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同时对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企退人员中与机关事业单位具有相同身份与工资水准的老年人,给予相应的补偿。郑功成他们提交的议案,提出了以下三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尽快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责任分担机制,让其工作人员也像企业职工一样承担缴费义务,同时实行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一样的“统账结合”的财务机制。 第二步,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进行结构分解,将现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分解成“基本养老保险金”与“职业年金”,其中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相同,“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对应。降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使之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接近。 第三步,放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与工资增长挂钩的机制,代之以与“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一样的机制。至此,彻底消除导致两者之间差距的因素,制度“并轨”也就水到渠成。 郑功成指出,在三步走的方案中,还应当贯彻“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选择过渡办法”的原则,即老一代人,无论是在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在企业,待遇差距不能太大,而应当按照贡献大小、职级与工龄等享受相应的待遇;新参加工作者,无论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还是企业职工,都应当按照同样的标准参加保险,并享受平等待遇;中人,则可以自愿选择。这样改革的阻力就会小些,制度整合就会易些,实现目标理想就会快些。 林贤郁:防止文化产业“大跃进” “文化产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严格统一的统计标准。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和分类层次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各种媒体中,有关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可谓是五花八门,举不胜举。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文章中,甚至在正式出版的重要学习辅导书籍中,也可以发现概念不清、互相矛盾的相关数据。比如,与美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相关的数据就有6%、10%、13%、15%、18%、25%、30%以上等不同版本。 林贤郁指出,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研究人员为了强调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强调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在不甚了解国外统计口径、指标概念的情况下,利用手头有限的相关信息,按照个人的理解进行大致测算,并不加区别地与GDP进行直接比较。二是一些使用者人云亦云、随意引用,有的甚至添枝加叶。我们应看到,缺乏科学依据的相关信息难以帮助人们客观判断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真实状况。一些数据人为夸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实际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也误导了媒体舆论,影响了公众的正确判断。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水平却处于世界第90多位。目前美国的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已均超过GDP的70%,而我国第三产业只占GDP的43%,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也远低于美国。大家知道,文化产业主要包含在第三产业中,一国的第三产业发达程度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规模和结构,而居民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程度,直接影响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动程度。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GDP的2.75%,客观反映了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到二〇二〇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奋斗目标,需要付出较长时期的扎实、艰苦的努力。 林贤郁表示,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目前一些地区在制定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并没有客观分析本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三产结构、居民消费能力以及文化资源状况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差距,不顾现状,盲目攀比,竞相提出在较短时期内使文化产业成为本地区支柱性产业,尽快建成“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县”等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并下达一刀切的发展指标。一些地区在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陆续筹建各种名目的“文化产业园区”,有的甚至借建设文化园区的名义搞房地产投资。动漫中心、创意中心等建设项目也出现了重复、雷同的现象,造成有的文化产品因缺乏创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而负债运行。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地分析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条件,脚踏实地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而绝不能用 “大跃进”的思维模式影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李义平:GDP增长目标下调为7.5%的科学性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确立为7.5%是具有科学性的。在李义平看来,这种科学性表现在: 1、一国经济起步初期,发展空间很大,也几乎不存在资源、环境瓶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原有的平面上发展空间受限,资源、环境的压力随之加大,增长速度自然会适当放慢。 2、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列车必须适当慢下来,太快了会产生很多失衡,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失衡、内需和外需的失衡,产业结构的失衡,速度与产业层次的失衡。我们必须通过适当的放慢速度调整这些失衡。 3、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单纯追求速度的模式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成为常态,要跳出拼资源、拼环境的模式。假定GDP可以用秤称,我们一定要提高单位美元GDP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含量,使 单位美元的GDP重量降低。 4、要保持CPI上涨4%必须降低经济增长幅度。 龚刚:“破八”体现中国迈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 龚刚教授中国经济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无限的剩余劳动力已不复存在。这与第一阶段的“二元”经济形成鲜明的对照。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及发展前景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消化剩余劳动力,二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在第二阶段,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正因为如此,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相对减弱。 第二,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可以依赖于投资的高速增长。所谓增长是指产量的增长,而产量的决定取决于两大力量:供给和需求。从需求角度看,投资本身是一种需求,而且是经济学中的所谓自需求,即它还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它需求。从供给(或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角度看,投资本身也体现为供给的增加:投资通过建设新厂等方式提高了经济社会潜在的生产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投资意味着开工建厂,而要使新厂开工,必然要有新的工人入厂。于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此外,这样一种增长方式本身并不要求技术进步,也就是说,即使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其技术含量不高,只要存在着剩余劳动力,经济也会在高涨的投资拉动下实现高速增长。因此,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也同样起到了消化剩余劳动力的作用。然而,在第二阶段,当剩余劳动力不复存在时,由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将因劳动力的短缺而无法运转,现实中,这具体体现为工资的不断上升,从而加速通货膨胀。正因为如此,剩余劳动力的逐渐消化使得传统上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不复存在,从而敲响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警钟:当剩余劳动力的消化完成以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只能来自于由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所推动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体制改革和技术的进步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三,在第一阶段,宏观调控可以主要体现为以投资需求为中心的凯恩斯主义式的需求管理。供给(包括劳动力供给和由高速增长的投资所形成的产能供给等)则不会对需求的实现形成有效的约束。然而,在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由劳动力短缺所形成的供给约束将越来越多地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因此,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更多地转向供给管理。正因为如此,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本次增长率目标的“破八”不会象2004年那样为临时举措,它将作为长久的战略而持续下去。 孔祥林:雷锋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 记者:雷锋精神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的一个精神高地、精神符号、精神宝库,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和理解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孔祥林: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一心向党,向着社会主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他把党比作母亲,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属于党何人民的,无论遇到怎样艰难复杂的情况,都“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为了党,愿洒尽鲜血,永不变心”,“对党、对人民要忠诚坦白,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 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决心“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三是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 四是严于律己、自省修身的精神,“对待缺点错误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雷锋精神对纠正当前社会弊端具有针对性 记者:近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了持久不衰、新意迭创的“学雷锋”活动热潮,雷锋精神为何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影响力? 孔祥林:雷锋精神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时代精神的体现,又是我们民族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十九世纪末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一些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但不够理性的批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很大破坏。虽然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已经开始显露出“左”的倾向,但是革命传统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大革命”中,革命传统和民族传统美德都受到很大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让人民先富裕起来。在追求富裕的过程中,不可否认,革命传统和民族美德再次受到冲击。只重私利,不重公义,强调个人权利,忽视集体利益,见利忘义,游戏人生,贪污腐败,东西方社会的许多弊端都出现在社会上。在这种形势下,提倡雷锋精神就显得尤其重要。 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大公无私的精神,严于律己的精神,助人为乐的品格,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对于纠正当前的社会弊端非常具有针对性,所以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具有永恒的价值 记者: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半个世纪了,那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和雷锋精神产生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您认为现在再提雷锋精神会不会过时了呢? 孔祥林:雷锋精神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和革命传统,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精神是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失去价值的,人类永远都需要这种优秀的精神。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按照我们民族的传统,人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他还属于家庭,属于国家,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应该对家庭、对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记者: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蕴涵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请您从传统文化角度谈谈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孔祥林:雷锋精神很好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美德。雷锋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品德自古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忠”最初不是后世忠君的概念。《左传》中,季梁主张“上思利民,忠也”,曹刿论战认为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忠之属也”,晋人荀息认为“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楚人子襄认为“将死不忘卫社稷,忠也”,忠强调的主要是国君忠于人民,官员忠于国家。 而孔子将忠从政治伦理扩展到人际关系的准则,主张“主忠信”,“与人忠”,“言忠信”。忠的观念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爱国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多少英雄志士毁家纾难,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传统美德的升华。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想立身也要帮助他人立身,自己想发达也要帮助他人发达,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去做。 爱岗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孔子就主张“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做任何事情都要严肃认真,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先做好事情然后才去考虑报酬。 严于律己,自省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学本来就是内圣外王之学,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孔子主张“正其身”,“其身正,不令而行”,要“修己以安百姓”,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赞扬颜回“退而省其私”,曾参说自己“吾日三省吾身”,都非常重视自己品德的修养。修身是根本,身修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杨生平:雷锋精神:永不忘却的集体记忆 四十多年前,随着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见行动”活动,许多人发自内心崇拜雷锋,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行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活雷锋。那时,雷锋精神显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坐标,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影响了几代人的言行。可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雷锋精神渐渐变得陌生了,在“讲崇高太虚,讲责任太累”思想影响下,不少人开始怀疑雷锋精神,甚至有人把雷锋精神等同了“傻子精神”。可近些年来,随着“小悦悦事件”等不断出现,人们又开始想起甚至怀念久违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力起伏过程,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究竟什么是雷锋精神?为什么要弘扬雷锋精神?怎样把雷锋精神落实到实处? 对于雷锋精神虽然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但它的内涵依然是清晰可见的。周恩来为学习雷锋的题词高度概括了雷锋精神的本质,那就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雷锋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它却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价值理念。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尽管社会主义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与道德内涵,但集体主义与为人民服务精神却是其不变的道德本质。 其次,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德行与养德的国家,早在《大学》中先哲们就提出了“明明德、亲民、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太下”的“大学之道”“三纲领”与“八条目”。雷锋正是在对党与社会主义祖国无限热爱与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诚意正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浩然之气,虽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和可歌可泣的壮烈行动,但却以平凡人生、平凡行为,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兑现了孟子“人皆可成尧舜”的诺言。很难想像,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个象雷锋那样影响持久的“平凡”伟人。 再次,它反映了全球进步道德因素。有一段时间人们为美国西点军校悬挂雷锋照片进行了热议,近些年来又有人通过实访证实美国西点军校并没有开展过人们想象中的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但西点军校在学员学汉语教室里的确曾悬挂过雷锋照片)。不管西点军校有没有开展过学雷锋活动,但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人民越来越重视帮助他人、关心他人这一现象却是事实。且不说比尔·盖茨把全部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巴菲特为挽救美国金融危机主动提出要为富人增税,即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般国民每年也都要主动去做义工。不少西方人到了中国仍然在继续他们这一有意义的活动。当然,西方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他们价值观作支撑,他们往往把这项工作与宗教中的灵魂救赎或帮助他人最终是想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帮助的想法联系在一起,跟雷锋无私奉献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相比还相差甚远(当有些西方人听到雷锋事迹后,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敬佩)。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越来越需要互相关怀、彼此支撑。 宣传雷锋精神,不仅仅因为它是一座永久的丰碑,更因为它是从平凡中显示的不平凡精神而表现出的广泛大众教育意义;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也不仅仅是因为目前我国存在精神缺失、道德滑坡而急需这种精神,更出于惩恶扬善、培育优秀民族精神、营造良好道德氛围的目的。一个民族只有自觉树立善恶分明的道德观念,让好人有善终,坏人尝恶果,树立正气,弘扬正义,才算有了真正道德自觉与整体道德水准的提升。许多人久久不愿忘记雷锋的名字,也正是出于对雷锋这样一个好人的怀念。因为好人值得怀念,好人不图物质奖励,好人不图高官厚禄,怀念也正是对好人最大的褒奖。雷锋精神对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大众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如果仅仅把雷锋精神的宣传与教育当成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因注入更多功利色彩而磨灭它应有的神圣光环。我们不应该在需要雷锋精神时才强化它的宣传与教育,不需要雷锋精神时就淡化它的意义,虽然每年3月5日被定为雷锋纪念日,但相比全年,这一天只是365分之一,可“一个人做‘一天’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因此,将雷锋精神常态化是既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迫切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