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是一个进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的体现,是认识论与实践论“胜利会师”并预示着一个崭新起点的标志。也就是说,只有“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汇集力量、破解难题。 那么,对于“怎么办”又该怎么看呢? 总的来说,“怎么办”不仅在于讲,而且在于办。即不仅在于怎么讲和讲得怎么样,而且在于怎么办和办得怎么样。归根结底,“怎么办”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如何贯彻实践主义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 “怎么办”讲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举措,是出点子,拿对策。 第一,点子、对策“从哪里来?”不是闭门造车、主观臆断,而是来自实践、源于创造。理论工作者要走出去,沉下来,融入到群众的实践中。在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的经验做法、充分展示基层群众实践创造的基础上,深入解读中央政策措施,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阐释,讲清楚党的方针政策同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在联系,讲清楚经济社会发展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萃取实践精华和汲取群众智慧形成“怎么办”的金点子、好对策。 第二,点子、对策“到那里去?”不是孤芳自赏、向上邀功,而是付诸实践、接受检验。点子好不好?对策行不行?这不是那个人说了算的,要靠实践,看效果。即便这个点子、对策,在甲地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移植到乙地是否可行、行之是否有效?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看了实际效果才能最后定论。正如毛主席所批评的那样,“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现在的问题是不注重实践和检验,而是急于宣传,什么“好不好看材料,行不行听新闻”就是例证。似乎材料通过了,新闻报道了,就万事大吉。所以,这里还有一个“转作风、改文风”的问题。 第三,点子、对策“如何完善?”不是一锤定音、一劳永逸,而是跟踪实践、精心提炼。“怎么办”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解决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毛主席就讲,“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唯物的辩证的认识论与实践论的高度统一。之所以提出要“再实践、再认识”,是因为实践本身是差别的、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有的善始而未必善终,有的有个性缺共性,有的会在深入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遇到新情况,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少典型立不住、不长久的内在原因。所以,有必要持续关注,在一个较长时期、较稳定的状态下,从偶然性中把握必然性,从个别引出一般,以及需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可靠的金点子、好对策。 此外,“怎么办”还得考虑由谁来办的问题。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再大,也无法替代实际工作部门的作用。因为,“怎么办”最终得靠实际工作部门来办。所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部门、大众传媒等各方面优势和作用,共同参与、协同来办,要打组合拳,要打“大会战、持久战、攻坚战”相结合的“新型人民战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