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要 目 ■ 新闻综述 ■ 创先争优活动专栏 •纪念建党90周年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李源潮:创先争优要服务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学习杨善洲 为民谋幸福 •陆浩:贴近实际 服务发展 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掀起创先争优评先选优高潮迎接建党90周年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栏 •全国百位市县委书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网上访谈启动 • 百位市县委书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网上谈人民网首场启动 •赵洪祝:开局之年谈学习 •全国人大代表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湖南大学:创新载体 形成长效机制 •重庆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解决重大实践问题 ■ 理论探讨 •“变挡减速”展现科学发展决心 •强农惠农,让农民更幸福 •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服务业跃上新台阶 •区域协调构建崭新格局 •创新驱动人才强国 ■ 学习问答 •政府公信力“亚健康”与辟谣难题 •如何看待和应对复杂的就业形势 ■ 名词解释 •党政分开 •党的组织生活 •共产党执政规律 ■ 新闻综述 胡锦涛:推进依法行政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下午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行政学院胡建淼教授、中央党校卓泽渊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 吴邦国:切实改进食品安全状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24日在北京举行,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这是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组织开展对该法的执法检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出重要批示。 吴邦国指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开展对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主要目的是督促政府进一步落实好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推动法律实施中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希望检查组精心准备,突出重点,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特别是要针对2009年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情况,督促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毫不松懈地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改进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让人民群众满意和放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和食品安全工作。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安排了执法检查。但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特别是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暴露出的问题,表明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必须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检查监督。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再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全文] 温家宝:认真治理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 国务院25日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决策和部署,认真治理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国务委员刘延东、孟建柱、戴秉国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应邀出席会议。 温家宝指出,一年来,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按照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坚决查办大案要案,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加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和资金审计,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大力压缩行政支出,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呈易发多发之势,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加效应,就可能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全文] 贾庆林:为推进试验区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3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出重要批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贾庆林在批示中指出,2010年,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有关部委、东部10省市党委统战部、贵州省委省政府和毕节地委行署以及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希望统一战线和各有关方面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围绕打造“同心”品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抓好落实、注重实效,为推进试验区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在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同心”重要思想和贾庆林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后,杜青林指出,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必须坚持思路创新和工作创新相结合,必须坚持参与性作用和主体性作用相促进,必须坚持项目制度和责任制度相衔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机遇前所未有、基础条件改善、政策支持加大、机制保障有力,站在了乘势而上、全面提升、优势叠加、资源集约新的起点上。当前,要从打造“同心”品牌的高度,在方向上突出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思路上突出科学发展、目标上突出民本内涵、特色上突出智力支持、路径上突出整体优势。精心组织和实施“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五大工程,突出“人才培训、改善民生、产业提升”三大亮点,全面推进17个类型项目的落实。要重视研究问题、注重典型引领、完善机制保障、落实工作责任,共同推动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全文] 李长春: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近日在福建调研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进程中,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穿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过程,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提供强大支撑。 3月24日至27日,李长春来到福州、莆田、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进企业、入农户、下工地、走访宣传文化单位,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对台文化交流等进行调研,听取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福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福建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全文] 习近平: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湖南调研时强调,今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 3月的三湘大地,到处生机勃勃。20日至23日,习近平来到湘潭、株洲、长沙等地,深入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在湘潭电机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详细询问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依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来到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对企业高度重视科技攻关、努力掌握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表示赞赏。他还视察了国防科技大学“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和促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在株洲天元沿江大道,习近平考察了湘江综合治理工程。他来到长沙市橘子洲头,走进生态文化公园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展览馆,了解湖南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进展。他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全文] 李克强:协调推进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强调,“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蓝图,要按照主题主线的要求,认真实施总体规划,抓紧制定并实施重点专项规划,协调推进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初春的寒风难掩明媚的阳光。21日至22日,李克强先后来到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深入企业车间、研究院所,走进城镇社区、乡村农舍,重点就民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进行考察。 一到包头,李克强就前往老城区的北梁棚户区。这里是包头市面积最大的一处棚户区,房屋大多是超过30年的危旧建筑。李克强走进低矮的土坯房里,慰问困难家庭。居民们反映,改善住房条件是多年来的最大愿望。李克强说,这片棚户区即将改造,大家一起努力,争取早日住上新房子。他指出,群众对棚户区改造翘首以盼。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是重大民生工程,这不仅是改善民生的紧要工作,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快推进。[全文] 贺国强:坚持干事干净 加强反腐倡廉 巴渝大地涌春潮,科学发展暖民心。3月17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先后到重庆市黔江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武隆县和主城区等地调研。 重庆是贺国强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父老乡亲,这里的发展变化,牵挂着他的心。在黔江区,贺国强考察了舟白新城规划建设、濯水镇农房改造等情况,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切实使这些地区的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在双河丝绸厂和69原种猪场,贺国强鼓励企业依托当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武隆县双河乡木根村村委会大院内,贺国强与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开起了“院坝座谈会”。他指出,广大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认真解决好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党务村务公开、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基层干部作风以及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武隆县仙女山镇石梁子村困难群众陈开侯和傅国兴两家,是贺国强在重庆工作时结下的两户“穷亲”。时隔9年,看到这两个家庭盖起了新房,改善了生活,贺国强十分高兴。他拉着两家老人的手询问还有什么困难,祝愿他们健康长寿、生活越过越好。临别时刻,依依不舍。两家人满含热泪硬要贺国强带上自家产的核桃、腊肉和亲手做的布鞋,并一直把他送上汽车。贺国强满含深情地说,穿上你们做的鞋,走路“踏实”。贺国强还考察了重庆市公租房建设示范小区“民心佳园”,要求加快建设进度、保证住房质量、落实相关政策,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建设好、管理好。[全文] 周永康: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纪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颁布20周年座谈会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周永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总结20年探索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会上,中组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江苏省委、湖北省委、北京市综治委、广东省综治委、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负责同志畅谈了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和体会。 周永康回顾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他说,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的社会治安形势,及时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也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奠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法律基础。20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依靠广大群众,以开展平安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20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综治委从无到有、职能作用不断加强,综治干部队伍和群防群治力量忠诚履责、默默奉献,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文] ■ 创先争优活动专栏 我国将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 表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展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中央决定,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中央组织部近日发出《关于做好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工作的通知》,对做好表彰对象推荐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强调,这次表彰的对象是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中创造优秀业绩、作出突出贡献、得到党员群众公认的先进模范;重点是近5年来特别是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要通过表彰,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实施“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系统)推荐的表彰对象要向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等基层单位及农村、企业、科研、医疗、教学等一线基层岗位倾斜。在推荐表彰对象工作中,要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听取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以及有关纪检机关和执法部门的意见,坚持标准,精心组织,严格程序,认真把关。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对象,要在本省区市、本部门(系统)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对象,要通过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全文] 李源潮:创先争优要服务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4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湖南调研创先争优活动和市县乡换届工作。他指出,要紧紧围绕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 8日上午,李源潮来到岳阳市鹰山社区考察创先争优活动。他详细了解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创先争优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做法,鼓励他们把创先争优活动搞得更加扎实,让社区群众满意。长沙县黄龙新村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党员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推选先进经常化、制度化,引导党员联系身边群众、为群众代言,联系困难群众、为群众排忧,联系普通群众、为群众服务,在农村发展与和谐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李源潮赞扬他们“三联三为”创先争优做得好,他说,创先争优就是要把正在干的事做得更好,让群众得到实惠。 调研期间,李源潮先后到万容电子、湘潭电机、中联重工、拓维信息等企业,了解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情况。他充分肯定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人先锋号”活动,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中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创先争优的做法。他和一线党员职工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为企业科学发展多做贡献。李源潮还到韶山瞻仰了毛泽东同志故居。他说,要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学习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为民的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干部思想品德建设,激励党员干部创先争优、为民奉献。 10日,李源潮在长沙召开座谈会,听取湖南省市县乡四级党组织负责同志的意见。他说,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希望湖南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创先争优,扎实开展“四化两型先锋行”和“惠民服务先锋行”活动,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动力和保证。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学习杨善洲 为民谋幸福 当前,江苏正处于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争做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公仆。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坚定的政治信念,全身心投入“两个率先”伟大实践。杨善洲同志入党近60年,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坚持“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用毕生精力践行了“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现在,江苏的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再提“两个率先”,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把握新内涵、新标准、新任务、新期待,全力推进“两个率先”,既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也是必须坚持的工作追求。这就需要我们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贡献力量。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不懈的奋斗精神,全力以赴争科学发展之先。杨善洲同志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职时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之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植树造林当作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用他埋头苦干、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实践了“共产党员身份永不退休”的价值追求。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较早,面对更具挑战的“十二五”,改革未有穷期,奋斗永无止境。这就需要我们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激情,以心无旁骛的执着、百折不挠的坚毅干事创业,争创科学发展一流业绩。[全文] 陆浩:贴近实际 服务发展 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推动科学发展,是全省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活动只有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甘肃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总体上看,甘肃还属于一个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始终是全省的工作大局,也是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我们从省情实际出发,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加快甘肃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创先争优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一是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完善。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完善和拓展科学发展的思路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拓展和完善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认真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甘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机遇,广泛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的意见,认真研讨事关全省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广大党员的智慧,总结干部群众的实践经验,对“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进行了拓展和细化,先后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同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结合起来,同全省跨越式发展目标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这些发展思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统一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和兰州新区建设起步良好,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竞相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全省上下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奋斗的氛围日益浓厚。[全文] 掀起创先争优评先选优高潮迎接建党90周年 在我们的工作中,有些问题属于敏感问题,只能做不能说,或者要多做少说,不能够随意进行炒作,把人民群众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这些问题上来,引起混乱、不满和矛盾,最终酿成大祸。历史上的教训、最近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的事情足已证明:这是我们党必须牢牢把握好的执政艺术。而创先争优活动,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它必须又做又说,并且要大张旗鼓地、理直气壮地去做,去宣传,因为它是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正在做的事情、非常广泛、具有强大生命力、深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欢迎的活动。它是积极的、正面的、向上的,能够极大调动全党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彰显党的先进性。对创先争优活动,做得越多,宣传得越多,就越好,越能提高党的形象和威望。 现在,距离建党90周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也已将近一年。我们要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不断加大力度,以创先争优的热烈氛围来迎接我们党的这个伟大节日。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认真做好评先选优和表彰的工作。这是这个阶段掀起创先争优高潮,形成昂扬向上热烈局面的最有力武器。 怎样评先选优呢?除了坚持过去一些好的做法之外,还得要、也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应该大大增加评选“两优一先”的名额和比例,让更多的同志都有机会;应该采取自下而上层层遴选,并且横向上也要互比互看的方式,也就是说,要有“赛”和“比”的过程和平台,防止只是简单地由上面下达指标,然后凭印象进行推荐;应该对评选出来的表彰对象进行大力宣传,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增加奖励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可以探索按需设奖、人性化的奖励方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大大增加评先选优的名额数量,会不会降低表彰对象的先进性呢?不会。党的先进性不是人越少越好,不是只表彰那么极少数的一些人,才会显得这些表彰对象很先进、很过硬。如果是这样,广大党员和群众就会觉得这些先进典型离他们太远,可望而不可及,不是他们身边可以学的人和事,因此他们是不会感兴趣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了,因为干得再多也没有用,受表彰奖励的总是那么极少数的一些人,反正与自己无缘。应当说,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起不到很大带动作用的先进,不能算先进,或者说,这样的先进要打很大的折扣;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起不到很大激励作用的评选表彰,不能算成功的评选表彰,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甚至只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罢了,曲高和寡。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先进性要以创先争优为体现,创先争优要以党的先进性为灵魂,党内先进和优秀的同志越多,表明党的整体先进性的程度就越高。放眼望去,其实广大党员中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可歌可泣的同志,他们理所当然要受到表彰奖励。[全文]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清贫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杨善洲的一生,展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才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本领,不会因职位的提升而自动提升。反而可能因为权力大了,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不为权力、地位、名利、私情所累,才能经受住这些考验。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政几十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始终保持着“草鞋书记”、“泥腿书记”的本色。解民忧、济民困、保民富,杨善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身边的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里永远装着群众,却从来没有自己,杨善洲无声的人格魅力穿越时空,烛照世人。 领导干部也有亲情、友情、爱情,但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照顾亲戚朋友。杨善洲深深懂得,滥用职权对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伤害最大,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这是他始终坚守的信条。每年买一包补药煨给母亲吃几天,每次回家把要做的农活做了、把家里的水缸挑满,给女儿们几块糖、帮她们梳梳小辫……履行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义务,杨善洲尽己所能,但他更知道,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什么底线应该守住,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杨善洲的一生,在公与私之间为领导干部画出了一条分明的界线。[全文] ■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栏 全国百位市县委书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网上访谈启动 3月31日上午10点,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由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光明网、中国网、中广网、中青网、中经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共同承办的“百位市县委书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网上谈”活动正式启动。系列访谈的首场,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总编辑刘汉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委书记杨洪涛将就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及淄川区的典型经验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总编辑刘汉俊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全国各地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载体抓得好,效果好,鲜活而富于创新,尤其是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得很好。 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的提出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强烈反响。各地区各部门党组织是如何组织实施、有序开展这项工作的?刘汉俊表示,从总体来看,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中央指示精神的时候,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积极主动,工作扎实,目前态势非常良好,创造了很多鲜活的经验。比如淄川的经验,包括小喇叭这种方式,深受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欢迎。从总体上来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有些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载体抓得比较好,比如系列的报告会、形势政策的宣讲、专题的研讨班、培训宣讲骨干等等,这些都是面向基层。比如淄川的经验,还有的地方搞的万人大讲堂、党课学习日、星期天学院这些品牌,还有中央国家机关搞的部级干部文化讲座,这些载体非常好。包括浙江省委的专题读书会、湖北的领导干部读书班、广东的学习论坛等等,围绕着一定主题,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学习,这种方式效果很好。还有的地方搞读经典,比如重庆、湖南这些地方,读有所得、领导干部半月读等等。而且很多地方和部门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这也是一个创新。 [全文] “百位市县委书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网上谈”人民网首场启动 4月13日上午,四川省天全县委书记李维余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就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百位市县委书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网上谈”人民网组织的第一场访谈。 李维余表示,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现实工作,更是一项政治使命,其意义十分重大。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就是说必须长期学习、终身学习、反复学习。而且学习还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都非常爱孩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的家庭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以正是中华民族这种善于学习、长于学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流长,也是世界上没有中断的文明,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华夏文明。 今年是建党90周年,90年来,每当我们党经历重要的时期都会把学习放在首位,通过学习来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我们党历来号召全党同志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我们的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政党。 天全是西部一个山区小县,有两大特点,一是优势突出,二是劣势也比较明显。说到优势,我们退耕还林以后大力实施生态效益,大力实施生态工程,我们的发展转型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说到我们的劣势也很明显,因为天全经济总量小,人均GDP不高,工业高载能产业比重过大,耗能高,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难。要使优势更加突出,劣势变为优势,天全的县民和每一个干部都要坚持学习,学习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如果每一个细胞都活起来、学起来和动起来了,可以肯定的说,党的肌体就一定充满着活力,我们党就会显现出更加旺盛的战斗力。 赵洪祝:开局之年谈学习 重视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世界的新变化、形势的新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各级党委要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历史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安排,围绕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体要求,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和富民强省、社会和谐这一根本目的,以开展“学习深化年”活动为主要载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全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是一个已经拥有370余万个基层组织、7590余万名党员的大党。我们党的力量在于组织,组织的生命在于不断学习。广大党员干部是各级党组织的肌体细胞,党员干部的学习从来就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始终与党的建设、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知识在更新,加强学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背景下,解决好学习内在动力的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要从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经受新考验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强学习、推进学习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性。[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学习。创新学习理念,拓展学习内容,努力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党员需求、富有实际成效。近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社会的发展变化太快了,出现了过去大家都没有面对过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下子从各个领域的‘老手’变成了‘新手’,必须加强学习,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委书记刘刚谈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时深有感触地说。 “学习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发展空间,对普通群众如此,对党员干部更是如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益阳市委组织部长彭爱华说,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身陷“文山会海”中,很难静下心来学政策、学法律、学业务,迫切需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论素养、工作本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突出学习重点,创新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渠道,营造学习氛围,探索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建议,构建更加科学的学习内容体系,把政治学习、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建议研究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详细] 湖南大学:创新载体 形成长效机制 湖南大学有各级党组织机构325个,党员1.2万多名。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他们积极创新载体,先后推出了读书会、研讨会、名师博客、网络课堂、QQ党校等,供师生们学习交流。 据介绍,湖大环工学院党委利用电子平台建立了研究生党员和本科生党员两个QQ群,及时把党中央的精神传达给全院每个党员,并组织大家在网上开展讨论。遇有疑难问题,院党委便组织理论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们在线解答;湖南大学还组织23名全国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在新浪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等媒体上,集体开设“名师博客”300多个,面向全校师生广泛开展学习答疑和理论研讨活动;图书馆党总支通过QQ,打造馆员与读者学习互动的连心桥;外国语学院海外留学生支部创建了QQ学习交流平台,成为该校海外学子的精神家园。 为确保学习效果,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在制定完善学习考评制度的同时,会同组织部、纪委监察处等部门,形成指导检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随机抽取等方式,定期深入各基层党组织督促检查,形成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从2010年起,学校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校各类活动场馆,则免费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开放。 众多载体平台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湖南大学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去年,湖南大学党委作为全国教育战线的唯一代表,在全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学校党委还出席了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座谈会,并作了典型发言。 重庆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解决重大实践问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重庆市委高度重视,及时部署,迅速在全市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截至2010年底,重庆市委宣讲团共宣讲106场,直接听众达11.2万人次;各区县宣讲团宣讲1032场,直接听众42.8万人次。 2010年11月16日至17日,重庆市委召开三届八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在“十二五”规划中,重庆明确了三点,即基本建成“五个重庆”,大幅增进民生幸福、显著缩小“三个差距”,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即实现经济总量、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个翻番”,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5%以上;展望了“四大愿景”,即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西部开放“窗口”和统筹城乡改革“先行区”。 重庆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坚持民生导向、以民生改善促经济社会进步的发展之路。重庆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将留守儿童纳入“两免一补”范围,提前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在全市范围推行城乡医疗保险……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重点开展“两翼万元增收工程”,提出用3年时间让“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 为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活动载体,重庆还积极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红歌传唱16.2万场,整理编辑《读点经典》丛书26辑,讲了6万场15万个故事,手机转发箴言1.7亿多条。 [详细] ■ 理论探讨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和理解规划纲要,将保证我们的工作沿着正确的路径推进,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变挡减速”展现科学发展决心 全文16篇、5万余字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宗明义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即点出了贯穿整个规划纲要的“灵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无论是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或者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都闪耀着这个主题、主线的熠熠光辉。 7%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目标,清晰地折射出发展的新理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势头不减,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更是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这样的背景下,“十二五”规划却调低年均增长目标,与“十一五”规划相比降低半个百分点。主动“变挡减速”,充分展现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十二五’规划的适度降速,表明我国的发展将更注重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为经济转型和改善民生腾出空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是时代的呼唤。“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性机遇,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紧紧扣住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现实的要求。多年高速增长后,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面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是刻不容缓。早转早主动,晚转则被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十二五”期间,能不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仅关系到今后5年的发展,更关系到未来10年到20年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将“主题”和“主线”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方能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4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其中12个约束性指标都是与人民生活、科技教育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主题和主线的要求。[详细] 强农惠农,让农民更幸福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在第二篇,排在各项工作之首,再次体现了“重中之重”。让人们看到了,国家大政方针中,统筹城乡、反哺“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规划纲要中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建设新农村,首先是发展生产;发展现代农业,首先支持粮食生产。“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人口多、食品消费量大,恩格尔系数较高,农产品供给状况和价格对于物价的影响很大。国际国内形势一再提醒我们,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然而,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与此同时,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约束不断加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规划纲要提出,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为此,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详细] 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一篇,全面展示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路线图。强基础、增后劲,中国正稳步行进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老产业”也能焕发青春。 中国目前已是当之无愧的制造大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长期以来,制造业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大量传统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改造提升制造业”的目标,强调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给传统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让企业有动力去进行技术改造?规划纲要明确,今后将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与此同时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国家还将鼓励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两化”融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详细] 推动服务业跃上新台阶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并特别强调“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服务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的高低和水平,是衡量该国和地区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指标。服务业的发展,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经济发展,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瓶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说,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时,人们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工农业产品的支出将逐步下降,用于购买服务业产品的支出明显上升。当前,中国即将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消费结构的变动和升级,对通讯、旅游、文化、休闲等服务行业加快发展要求迫切。“中国的制造业还有一定发展空间,但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将逐步转变为服务业。”余斌说。 专家认为,未来要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继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哪儿转呢?第三产业!美国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比重是77.8%,日本是66.4%,德国67%,英国76%,中国现在只有31.4%。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拓宽城乡新增就业主要渠道的要求,这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详细] 区域协调构建崭新格局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在新形势下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积极扩大内需、努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现实要求,是加快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将更加合理、产业布局将更为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将呈现出崭新格局。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就开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一系列重大决策让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传统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正从主要依靠东部地区“单一推动”向各大区域“多级推动”迈进。 对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 上述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区域发展上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继续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另一方面继续着力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特殊困难。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区为单元推进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使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得到利用与优化布局;坚持解决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详细] 创新驱动人才强国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篇为如何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因此,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表示,作为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应为人才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有舞台才会出现领军人物和科学大师。规划纲要强调,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家表示,规划纲要列举的这些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相信随着一项项措施的付诸实践,将会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带来质的飞跃。[详细] ■ 学习问答 政府公信力“亚健康”与辟谣难题 能够与谣言竞争并胜出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叫做“公信力”。 谣言难防,但却可辟。建立政府在辟谣中的公信力,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重大命题 有人类社会开始,谣言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了。当社会危机产生,环境发生突变时,有的谣言可能借风使力,破坏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而且,当前以网络为代表的通信技术使谣言的交流和传播更加迅捷,其破坏力更大。所以政府必须时刻关注舆情,积极稳妥地做好辟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而辟谣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政府的公信力。 大道消息封闭不畅,小道消息才会兴风作浪。特别是在出现公共危机时,人们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和依赖尤其强烈和迫切,一旦政府的信息供给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公众这时必然会寻找并选择民间的信息渠道。这便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大好机会。 从谣言传播的源头来看,谣言信息与传播者有一定相关度和重要性,又易于传播,且处于非公开(即政府方面的公开)状态,就会有较大的谣传空间。无论是今年2月10日江苏响水化工厂传出爆炸引发的“万人大逃亡”,还是3月15日开始的抢盐风潮,都与受到影响的公众息息相关。这与“2012年世界末日”之类貌似重要却无多少可信证据的预言性谣传不同,响水化工厂之前曾发生过爆炸,人们的惊惧随时可能被激起;抢盐也与之前人们对日本核事故引发后果的诸多猜测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谣言传播前要防谣,谣言传播时要辟谣。无论是防还是辟,都需要政府提供尽可能权威的信息,消除疑虑或误解。而使信息有效传播并产生有效影响的,即能够与谣言竞争并胜出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叫做“公信力”。谣言难防,但却可辟。建立政府在辟谣中的公信力,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重大命题。 [详细] 如何看待和应对复杂的就业形势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在于,在普遍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不相同。 以“民工荒”形式表现出来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是由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增长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便导致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结构性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农民工尚未成为城镇户籍居民,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健全,面临周期性失业风险,仍然是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人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非由市场供大于求所造成,而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至于城镇居民失业和就业困难,既有就业技能不匹配问题,也有劳动力市场调节功能不充分问题。这两个就业群体面对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主要是结构性和摩擦性的自然失业。 以2011年为例,我们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城镇劳动力市场上需要关注的就业困难群体构成作出大体的数量估计:剔除在农村内部流动部分后,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的人数约1.46亿人;新毕业大学生约660万人,加上往年毕业尚未就业的150万人,总共超过800万人;按照近年来较高的登记失业率4.3%估算,城镇失业和可能失业的人数大约1600万人;假设8000余万灵活就业人员中有一半就业比较稳定,另外4000万则属于就业困难人员。这些人群之间可能有交叉,但总体而言可以反映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和构成,即全部城镇就业人口中接近一半经常面临明显的就业困难。 可见,理解当前的就业问题需要确立两个认识。其一,就业问题并不会因为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而缓解,应继续将其置于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位置,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其二,长期困扰我们并被作为就业政策重点的就业总量问题正逐步转化为就业结构性问题。政府需要顺应这种变化,及时转变积极就业政策的关注点和实施手段,面对各个就业人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战略和扶助政策。根据就业形势的新特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政策优先顺序和关注点。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保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应体现在产业政策中,继续扩大就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普通劳动者短缺现象出现,工资成本大幅度提高,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将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在加大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减少部分传统就业岗位。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需要假以时日。因此,为现有劳动者创造与其人力资本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以保持就业稳定扩大,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原则。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应与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结合起来,防止出现比较优势真空,造成就业岗位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差距都较大,这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较大空间,也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对就业吸纳规模的相对稳定,防止出现“无就业的增长”现象。同时,在制造业升级的基础上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分离出来,使其成为新兴服务业态,为大学毕业生创造适合的就业岗位。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一定变化,绝不意味着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不再以就业吸纳能力为基准。应从放松准入限制、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给予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其扩大就业的功能。[详细] 如果您有问题,请点击这里提问,我们将在线为您解答。
■ 名词解释 【党政分开】 十三大报告指出:“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所谓党政职能分开,就是根据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不同领导体制、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使之各司其职。党政分开是为了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理顺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而进行的一项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党政分开,有中央、地方、基层等几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中央层面。党中央要对各方面工作实行政治领导,即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内政、外交、经济、国防等重大决策方面实行领导,并向中央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二是地方层面。省、市、县各级地方党委应在执行党中央统一路线和国家统一政令的前提下,在本地区实行政治领导。三是基层层面。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的党委职能的相应转变。 具体讲党的职能变化的方面有:从性质上看,党是政治组织,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而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组织,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权是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不是上下级权力方面的服从关系,两者性质不同,不能互相代替。从职能上看,党由过去包揽行政工作,变为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管理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方针政策、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面来。从任务上看,由党政不分时的直接领导和管理经济活动等一元化领导,变为主要进行带全局性、层次性、原则性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从工作对象上看,由过去的人、财、物齐抓通管,变为侧重“人”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从领导方式上看,由过去直接具体的命令方式,变为间接的、示范的指导性领导方式。 党政职能分开,有利于使党从繁杂的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政方针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使重大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更有效地实现党的领导。有利于使党委从各种具体矛盾的纠缠中解脱出来,可以使党处在超脱的、驾驭矛盾和总揽全局的主动地位,从而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使整个国家各方面形成巨大的合力,为实现党的总任务而奋斗。有利于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原则,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组织生活】 通常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一部分。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使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组织措施,这既是党的一贯传统,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组织生活是制度化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党小组会应每月召开一次,汇报思想,学习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支部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总结报告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决定支部工作的重大问题。 【共产党执政规律】 共产党执政规律,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活动和建设的规律。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是执政的共产党自觉能动地开展活动和从事自身建设的依据;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党保持先进性的不竭源泉;是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必备前提。共产党人必须在执政实践中深入研究、科学认识、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规律。 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最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入研究、透彻分析和科学总结,依据当代政党的执政规律,突出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总结。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总规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的规律主要表现为: 一是理论创新规律。理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时代是变化的,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必须把握和遵循的一个执政规律。二是兴国要务规律。发展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三是执政为民规律。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全部执政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执政的本质所在,是共产党执政的价值取向,必须时刻认识到,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依法执政规律。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党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法执政,是从治国方略和执政规律的高度解决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问题,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执政,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成功探索,必须在执政实践中遵循和坚持。五是从严治党规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只有按从严治党规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在执政实践中坚持党的先进性,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