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要 目 ■ 新闻综述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李克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人”的位置在哪里 •郑新立: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贫困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李义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途径 ■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栏 •不断深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规律性认识 •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重视学习党的历史 •靳铭:延安时期我党是如何学习的? •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特征 •发挥好我们的学习优势 • “时刻以为不足”——徐特立的学习方法 ■ 理论探讨 •《求是》评论员:人才是强国之本 •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吴江:建设人才强国的宏伟蓝图 •创新体制机制 用好用活人才 •王辉耀: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 •胡鞍钢: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 •杨伟民: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 ■ 学习问答 •为什么要有忧患意识? •老实人与“老好人”有何差别 ■ 名词解释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 新闻综述 胡锦涛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建党89周年前夕,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向全体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1日下午就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向全体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他强调,要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落到实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前进,就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只有党的基层组织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都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体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吴杰明教授、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高永中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分布广泛、严密完善、富有活力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国际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国社会越是深刻变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是艰巨繁重,我们越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
胡锦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营造学先进当先进氛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中共中央30日在北京召开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座谈会。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会见与会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并作重要讲话。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向各条战线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胡锦涛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89年光辉历程。89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不负人民重托和期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胡锦涛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89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不懈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温家宝:我国经济正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和29日分别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意见和建议。 温家宝说,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我们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形势,特别要广泛听取企业和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冷静观察,科学判断,未雨绸缪,沉着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参加座谈会的有宏观经济、财政金融、人口就业、资本市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汽车、钢铁、造船、纺织、电子、银行、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大家认为,当前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市场驱动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全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实践证明,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大家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温家宝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要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 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今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其中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需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强调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面,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既是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巨大鼓舞和激励,也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再接再厉夺取抗洪救灾最后胜利 6月25日,刚刚出访回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与省委主要领导通电话。习近平在电话中说,在国外通过新闻媒体和中办信息了解到江西汛情灾情十分严重,特别是多次江河水位超汛限,十分关注。 习近平强调,今年南方雨水大,灾情罕见,防汛形势严峻。面对严重汛情,特别是抚州临川区唱凯堤发生决口,江西省委省政府沉着冷静,决策果断,措施科学,迅速组织10万余受灾群众大营救、大转移,无一人死亡,确实是少见的,也可以说是奇迹。在抗洪抢险中,广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证明各级党组织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在重大关头起到了中坚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汛情灾情严重,抗洪救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希望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再接再厉,夺取抗洪救灾最后胜利。有什么困难和问题,请随时提出。 李源潮:围绕科学发展中心任务 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6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前,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抓好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中心任务,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先进和优秀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征和追求 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就是“争先进、创优秀”,或者说“争当先进、创造优秀”,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聚集社会优秀分子、创造优秀发展业绩的先锋队组织。只有全党同志努力争当先进、争创优秀,才能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带领人民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争当先进、争创优秀也应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日常特征和追求。在平时,看一个人符合不符合党员标准,就要看他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是不是先进、是不是优秀。群众对党员满意不满意,也是看他在单位先进不先进,工作优秀不优秀。我们党作为中国优秀分子组成的先锋队组织,作为整个民族、国家的中坚力量,就应该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倡导创先争优的风气,而且以党的先进和优秀带动整个社会争先进、创优秀。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李克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赴河北考察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4日至25日,李克强先后来到河北石家庄、保定等地,走访冀中平原的城市乡村、工厂农田和基层单位,着重就当前经济运行、城乡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情况进行调研。 河北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经济区位非常重要,城乡发展潜力很大,企业在结构调整优化中逐步成长。李克强先后走进河北石药集团、长城公司、天威集团,深入生产、研发一线,对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实际了解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开拓市场、推进自主创新、改进经营管理等做法。他对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们说,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向好势头,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国际国内经济调整变革和转型对企业形成倒逼机制,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拓展外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河北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在石家庄规划馆里,李克强饶有兴致地观看模型、展板及图表,详细听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情况介绍。他指出,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使我国城乡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李克强说,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更好地带动广大农村发展。 [全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人”的位置在哪里 背景与缘起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命题,也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事实上,二战以来,人类发展理念已经历了由物到人的重要转变。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社会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人的发展问题逐步凸显,各国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多地有了人文关怀,开始把人类自身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1990年首次提出“人类发展”这一概念,并每年发表一份《人类发展报告》。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和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把发展的目标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人类发展上来,从对财富增长的关注,转变到对人本身的关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场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那么,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人”的位置在哪里?或者说,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京、沪、宁三地相关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聚于南京紫金山麓,就此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特邀嘉宾:常修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许崇正: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刘铮: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导 主持人:本报记者 孙明泉
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应当重视人的发展,从“单向度的增长主义”到“以人的发展为导向” 主持人:感谢常修泽教授、许崇正教授和刘铮教授百忙中拨冗前来参与讨论,也感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美丽的紫金山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讨论场所。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人”的因素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发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实的着力点或可操作的举措在哪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理论建构上,中国的理论界学术界应该深化哪些方面的研究?当然,各位老师也可以由这个主题进一步延伸开来。 常修泽:我认为,光明日报理论部组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的发展”这样一个主题的讨论,在理论上颇有价值,而且从现实角度看也恰逢其时。在我看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个人的观点是,研究制定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应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的发展,以及与“人的发展经济学”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这就很值得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来进行挖掘。 主持人:常教授前不久写了一篇内参,专门谈到了“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您为什么把“人的发展”提到了如此高度? 常修泽:确切地说,那是一篇内部研究报告,题为《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的《经济决策参考》上报给了有关部门。文中,我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前边加了一个前缀性的东西,叫作“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我感觉,目前在讨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似乎仍然存在着一种“单向度的增长主义”这样一个倾向。就是说,传统的以追求速度为特征的“GDP中心主义”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仍有一定影响。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的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个命题,很可能难以达到预想的结果。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文]
郑新立: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主讲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郑新立 核心观点 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更加凸显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开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本期看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本期《经济大讲堂》的主讲话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行了深入阐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我们要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全文] 贫困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在“加快”上下功夫,并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然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调研组围绕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课题,赴云南省昭通市、县(区)、乡(镇)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就昭通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做法与经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以及调研的启示与建议概括简要介绍如下。 做法与成效 着力调整结构,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在调优一产方面,充分利用气候多样性和资源多样性的特点,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加强现代种养业的培育,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天麻、魔芋、马铃薯现代农业生产区,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优质蚕桑基地,种芋繁殖基地和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在调强二产方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三年倍增计划”,优化工业布局和内部结构,大力培育烟草、能源、矿冶、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功能,促进工业集群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重点工业项目的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调快三产方面,充分发挥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加快旅游业发展。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是突出扶贫开发。两年来,全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5250万元,转移安置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农户10500人,使安置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大部分农户实现了脱贫或稳定脱贫。其次是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两年来,改造农村茅草房和农村危旧房屋6.1万户和4.03万户,建成廉租住房42万平方米,比较好地解决了61090户27.5万人居住条件和农村茅草房的问题。第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9年,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65.5万人,比上年增长54.1%,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由2007年的6%提高到16%。第四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2009年,昭通市普通初中和小学辍学率由 2007年的 3.36%、2.13%分别降低为 2.54%和0.85%;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2009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舍面积比2007年增长8.41%,达到466.8万平方米。医疗卫生方面,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新农合参合率从2007年的77.2%提高到2009年的91.1%。文化方面,组建了市文化艺术剧院,并要求恢复组建县(区)文艺演出团体,同时,成功开展了“农家文化大院”试点工作,并在全市推广;新建了市广电中心和市博物馆,开展了“百场演出进百乡”、“千场演出进千村”等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也明显提高。 [全文] 李义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途径 胡锦涛同志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怎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里从经济理论的层面作一些分析。 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一般以GDP、GNP等指标来核算和反映。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还包括经济结构转变以及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等的变化和提升。从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增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都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都在大力推进经济调整。例如,美国政府明确提出回归实体经济,加强出口;美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世界经济的调整和变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意味着国际贸易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那种高速增长状态,我国必须调整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事实上,过度依赖外需也不符合大国经济的特征。大国的国内市场广阔,具有巨大的内需优势,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 资源、环境压力使得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遵循比较优势理论,走低成本、低价格的路线。低成本模式把资源、环境、劳动力的成本压到了不能再低的程度,并没有反映这些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和真实社会成本,致使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不堪重负;而近年来一些地区陆续发生“民工荒”,可以说就是市场对既有发展模式的反应。低成本模式虽然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具有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其先天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一是经济增长靠的是低成本而不是创新,而且低成本的增长也不利于创新;二是长期实行低工资,直接影响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影响扩大内需;三是低成本战略通常适用于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领域,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地区和国家加入这类产业领域的竞争时,建立在低成本之上的优势就会被削弱以至消失。面对约束条件的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全文] | ■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不断深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规律性认识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应着眼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切实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成效。 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方向。鲜明的政治性是学习型党组织与一般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区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用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正确方向。为此,应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领导改革开放的经验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总结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自觉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夯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基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龙头带动作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职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和载体。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龙头带动作用。具体地说,需要做到“三同”:坚持学习同建设相结合,既抓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学习,又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促学制度,制定党员、干部学习指标体系,做到以学习带建设、以建设促学习;坚持学习同工作相结合,既学习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善于把知识的增长、认识的深化、观念的转变体现到推动工作中,以科学理论引领工作、指导实践;坚持规范同创新相结合,既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规范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以及考评办法,又积极探索与组织特征相一致的新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式、开放式、反思式等多种学习方法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积极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推动工作创新。 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同时,努力在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上进行新的探索,做到四个“善于”:一是善于向书本学习。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学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法律、文化、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知识,特别是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改善知识结构,以适应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需要。二是善于向实践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政策措施的认识,在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三是善于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把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四是善于向外界学习。既立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又不断增强开放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借用外脑,加强同兄弟地区、部门、单位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学习上的共同进步。[详细] 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总结研究全国各地探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实践和新经验,结合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 一、改革理论学习制度,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面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使命,必须把改革理论学习制度,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课题。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新创造、新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科学地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优秀的文明成果,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推进理论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另一方面要通过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群众所掌握。实践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要有理论指导下的大众化的新实践、新经验,二要在实践中产生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过去,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基本是“上下一般粗”,比如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学习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主要是以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为主,目的是解决一个基本的理论武装问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强化理论武装外,还为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建设任务。面对全新的理论建设的新使命,必须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积极推进理论学习制度的改革。不如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难以实现。 积极改革理论学习制度,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革理论学习制度,一是要解决长期形成的理论学习“上下一般粗”的问题,着力培养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意识”。要看到,新时期的学习与以往不一样,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武装问题,更重要的是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而要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围绕针对性、实践性、大众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学习制度的改革。二是要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所谓形成“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应是各级党组织首先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本地区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提出推动发展的科学理念、基本方略和规划,具体实施的策略、手段与方式方法等;进而,随着实践的发展,经过进一步的理论提升,形成“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再者,把创新的“大众化”理论成果循环往复地运用于本省、本市、本县、本企业、本单位和本乡镇的新实践,探索内在发展规律,再次创新实践和创新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通过党员和群众的“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党组织的“集成创新”,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二、加强学习与研究本职业务,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把学习和研究本职业务作为学习的核心。按照党章要求,各级党组织具有共性的职责和任务,但具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领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又有各自的本职业务,需要掌握相应的本领,而且本领高低决定党的命运。战争年代,如果领导革命的本领不过硬,我们党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今天,如果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本领不过硬,我们党就不可能实现长期执政。因此,必须把学习和研究本职业务,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来抓。【详细】 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重视学习党的历史 党的历史是一座蕴涵丰富的精神宝库,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生动教材。学习党的历史是《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借鉴党的历史经验为现实服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学习党史是坚定信念、增强凝聚力的需要。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进一步坚定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习党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借鉴党的历史经验,用以指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延安时期著名的整风运动就是从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和研究党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历史转折时期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借鉴和吸收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学习党史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我们党89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富贵的财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学习党史,并把学习党史作为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把“学习党的历史”作为学习重点之一,体现出党史在指导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通过学习党史,从中汲取历史营养,对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本领,更好地肩负起今天和明天的艰巨任务,是很有必要的。 学习党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89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更是以成功的实践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这些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 靳铭:延安时期我党是如何学习的? 作为学习型政党,我党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靳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有其历史的沉淀在其中的,因为我党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学习,在这一方面,是有很多优良传统的。靳铭结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实际工作,谈了谈延安时期我党是如何抓学习的。 靳铭表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扎根于延安这块革命的圣地,主要是利用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对广大干部进行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一是开展大规模的学习运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和开展了一场深入持久地的干部学习运动,这场学习运动从1938年10月起到1942年2月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运动兴起阶段,是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开展学习竞赛号召开始到1940年6月。第二个阶段是学习运动深入开展阶段,时间是1940年6月举行在职干部教育周年总结大会到1941年5月。这一阶段主要是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干部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对干部的策略教育,引导干部研究时事政策等当时的实际问题。第三个阶段是学习运动改革完善阶段。时间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到1942年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演说前后。在这个阶段,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和毛泽东的一系列指示,积极推进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和在职教育的改革。 在学习运动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自始至终都坚持带头学习。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就要发起学习运动”,他指出:“是因为干部担任着领导责任;是因为工作中的缺陷需要克服;是因为建设一个有战斗力的大党需要大批有学问的干部做骨干。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精读了《资本论》、《反杜林论》、《谈谈辩证法问题》等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延安成立了大量的学习研讨会、学习小组,中央领导同志都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另外还出版了大量的理论著作,推动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全党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当时在延安流行几句话,在一定方面生动形象的反映了这种情况。“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 这种学习的真实写照,是全党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加强学习的有力佐证。学习运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卓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详细] 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特征 一个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热潮正在军内外蓬勃兴起。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自身建设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科学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内涵和基本特征,对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学习型组织”到“学习型党组织” 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是西方管理学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破解“很多大企业的寿命很少超过人类寿命的一半”这一难题而提出来的,其代表性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者彼得·圣吉,代表性著作是其1992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圣吉认为“21世纪各类组织的竞争是学习的竞争”,强调“学习的速度小于变化就等于死亡”。因此提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一种灵活、有弹性、不断以学习创造持久竞争优势的组织。圣吉还对“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提出了具体方案,并亲自指导企业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又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进行进一步完善。一般来说,“学习型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内涵和特征: 是一种基于学习的创新型组织。圣吉说:“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来表述学习型组织,是创新;如果用四个字,是持续创新”。由此可见,创新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特征。它能够有效地将组织及其成员的学习行为转化为组织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组织成员的全面发展与组织自身的不断变革与持续发展。 是一种能够自我诊断、自我升级的有机体。学习型组织能够通过组织的学习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审视、反思和诊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对策,努力加以改进,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变革、不断完善、不断升级,使自己永葆生机与活力。 是一种能够敏锐感知环境、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进化的生命体。“学习型组织”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进行准确的把握、有效的应对,不断铲除组织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拓展组织成长的空间、突破组织发展的极限,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是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葆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团体。“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它在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纠错中实现自我完善;在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的不足中实现不断超越;在不断地应对挑战、化解危机中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从“学习型组织”的生成演变来看,其实质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概括地说,所谓“学习型”,就是指学习要成为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类型、一种状态、一种模式。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正是这种转型观念在政党及其组织建设中的体现。[详细] 发挥好我们的学习优势 发挥好我们的学习优势,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回应时代挑战、带领人民做好中国事情的根本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契机、保持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紧迫任务。 发挥好我们的学习优势,就要继承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丰富发展党的学习经验,进一步把学习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特质、共产党人的重要责任,把党的集体学习作为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任务 学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特质。马克思主义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南,是在学习实践中产生的发展着的理论。学习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重要特质。马克思曾指出: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尊重实践、崇尚学习的基本品格,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强大的学习精神、学习能力,这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今天,把学习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调学习的全局性、整体性、实践性意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学习实践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活力的高度自觉。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执政经验。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创造性开展学习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指出,“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邓小平同志强调,“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江泽民同志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方能做到日新日日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胡锦涛同志强调,“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这些重要思想贯穿我们党长期实践活动的始终,形成了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等优良传统和执政经验。今天,进一步强调学习的时代要求,正是对这些传统和经验的丰富和发展。[详细] “时刻以为不足”——徐特立的学习方法 作为我们党的“五老”之一的徐特立,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毛泽东称赞徐特立:“你对自己学而不厌,你对别人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他还这样评价徐特立:“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徐特立“学而不厌”、“时刻以为不足”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定量、有恒。徐特立自学成才,定量、有恒的学习方法是他成功的法宝,也是他一生都秉持的学习方法。比如,《说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徐特立在自学时每天只读两个,一年读完。他认为光贪多,不能理解和记忆,读了等于不读。在教中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本书,他要求学生每天课余记一字,两年学完,有些学生偏要星期六同时学6个字,结果,到默写的时候,多半人都写不出来。他说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经常学习的害处”。1961年冬天,一名记者邀约徐特立谈青年人的学习问题,徐特立首先说:“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们当记者的怎么学习?”这位记者说:“我学习没有计划,常常是工作一忙,就埋在稿子里面,把学习放松了。一时还不觉得怎样,一年过去了,觉得整天忙忙碌碌,没有扎扎实实读点书,学点知识。”徐特立说:“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他说:“每个人自己要有一个算盘,打算一天读多少?一年读多少?一生读多少?要有个计划。哪怕一天学一点,只要不间断,就能得到知识。问题就是要坚持,要持之以恒。这个‘恒’字,对青年的学习尤为重要。” 制定长远的学习计划。这与学习“有恒”是密切相连的。1919年,徐特立43岁。这时他已教了20年的中小学和高等师范,在湖南教育界享有很高声誉和地位。但他却积极地支持和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动身赴法国的时候,有人劝他:“年纪这么大了,还学得什么?何必一定要做扶拐棍的学生呢?”徐特立说:“我今年43岁……混到60岁来了。到了60岁,还同43岁时一样无学问,这17年,岂不冤枉过了日子?这17年做的事情,岂不全无进步了?到了60岁时来悔,那就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于是,他放下教师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的老年学生的姿态,和青年们一起奔赴法国,去学新知识、新本领。延安时期,徐特立出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仍紧跟时代步伐,制定长远的读书学习计划。1944年,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落时代后,年老才可宝……年老不足耻,所耻在自足……同时易自骄,堕落成顽固;我们不警惕,误党兼自误。”1947年 1月,是徐特立70寿辰。谢觉哉在致徐特立的贺信中指出:我认识你 22年了。你“天天求前进,索真理。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又必不是今天的我。年已七十,尚在作十年、二十年的学习计划。”曾三在贺信中也指出:“您今年70岁了,还是每天抱着书本,做十小时左右的工作,计划着二十年三十年。为了编写课本,对每一课内容,您都参考几本几十本书,甚至下决心重新学习。”徐特立这种年复一年、不断读书学习的计划,一直坚持到晚年,从未懈怠。[详细] ■ 理论探讨 编者按: 5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人才发展面临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指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这是我国人才发展思想的重要创新。 ·《求是》评论员:人才是强国之本 复兴伟业,人才为本。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科学总结人才工作经验,深刻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作出部署。这对于我国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培养和集聚了宏大的人才队伍。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才发展成就显著,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在人才使用上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武大郎开店”、“叶公好龙”、任人唯亲、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等陈腐落后观念和违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导致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清醒地看到,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真正强大起来,关键在人才。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全党同志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充分认识人才是兴国富国强国的根本,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切实增强靠人才强国、建人才强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围绕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目标,要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突出工作重点,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详细] ·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学习贯彻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必须把创新完善人才政策作为着力点,努力营造发展人才、服务人才、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国际人才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动力,对外产生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在人才发展环境的所有要素中,人才政策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人才政策对人才发展的导向作用、推动作用、保障作用,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和热情,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创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必须坚持服务发展,把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根本取向。服务科学发展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又要用服务科学发展的成果检验人才政策的成效。当前,特别是要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加快培养和集聚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要真正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坚决克服“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陈旧理念,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创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必须坚持以用为本,着力激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的问题同时存在,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紧缺,许多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平台,人才流动、配置、激励还存在不少限制和障碍。为此,必须把解决人才使用中的难点问题、社会关注和人才期待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制定出具有时代特征、对人才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政策。当前,特别要加快制定实施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创业创新扶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人才合理流动、人才公共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详细]
| | ·吴江:建设人才强国的宏伟蓝图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要求,立足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第一个国家人才发展的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我国人才发展现状的清醒估计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绘制了中国从世界人力资源大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人才发展事业已经步入了建设人才强国的新时代,也预示着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认真学习贯彻《人才规划纲要》,是当前摆在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要深刻领会服务发展 人才优先的重大战略思想 《人才规划纲要》的基本战略定位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我国未来10年必须下大决心打造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赢得发展战略的主动权。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是世界进入人力资本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人才规划纲要》的基本战略定位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这是在国际人才竞争的背景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分析和判断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准确把握人才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提出到2020年建设人才强国的宏伟蓝图。 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建设人才强国对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我国未来10年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要坚持以发展为前提,以人才为引领,用发展来开发人才,以人才来推动发展。要根据科学发展的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和调整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只有走服务科学发展之路,人才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和提升;也只有走服务科学发展之路,人才自身的发展才能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只有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实现科学发展才有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只有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才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发展才能获得不竭动力。 其次,我国未来10年必须下大决心打造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赢得发展战略的主动权。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各国政府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纷纷依托各自的国家战略定位制定和实施独具特色的人才战略,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人才战略已不再被作为权宜之计,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谋求国家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首要战略。各国人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这不仅为我国人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借鉴,而且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人才竞争力在全球范围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依然较低,但与此同时,在若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我国具有实现重点突破、取得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的实力与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在人才战略上领先一步,积极有效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瞄准发达国家,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整体优势的发挥,力争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为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详细] ·创新体制机制 用好用活人才 “在《人才规划》研究制订过程中,体制机制创新是其中反映强烈的一点。很多人认为,体制机制不活导致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告诉记者,此次纲要中对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阐述堪称一大亮点。 吴江认为,《人才规划》提出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这一表述强调了执政党必须坚持的群众基础和人才基础。他说,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党管人才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规划在坚持这四项要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即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吴江认为,要形成这样的工作格局,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政府管宏观、靠市场配置资源、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盘活人才资源的格局。无疑,《人才规划》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 “《人才规划》提出要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这里主要涉及一个人才管理主体的问题。”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指出,“调查显示,我国人才的70%最终是靠中小企业消化的,也就是说市场才是配置资源的主体。如果光靠党委政府下‘红头文件’来管理人才,很难落到企业、学校、医院、社区这些人才分布的角角落落里去。人才最终是用人单位在管,必须要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 吴江认为,目前人才管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体制内单位自主权不足,有的吸引人才还不如乡镇企业。他举例说,山东一个村办企业吸引了50多个博士,靠的就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道理,“用价值来体现价值,用财富来回报财富”,首先要解决体制内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二是监管不力,政府对转变为“宏观管理”的角色还不适应,要么管得太死,要么放手不管。“《人才规划》提出要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也就是说,政府要给自己定好位,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他说。[详细] ·王辉耀: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谁抢占了人才培养、吸引和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为此,制定人才规划,加快我国人才的发展,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 近两年,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高锟先后获得诺贝尔奖,激发了国内舆论对于有关诺贝尔奖的争论,而在争论中有一个事实显得尴尬:我国本土科学家至今没有一名诺贝尔奖得主。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取得了51枚金牌、总数世界第一的好成绩,然而,在堪称科学界的奥林匹克诺贝尔奖人才竞赛中,中国还需要实现零的突破。中国迫切需要加强实施在本世纪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的力度,中国急需一个人才建设的中长期的整体规划来把人才强国的战略落到实处。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选择。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世界前列,主要依赖的不是人才与知识经济,而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高投资的基础建设以及带来高能源消耗与高环境污染的低端制造业。我国成为了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火车头之一,却并没有成为全球化产业链中主要利润的获得者,这也正是因为人才建设滞后于国家发展。展望未来,这种高能耗、高污染、高出口、高投资基建、低附加值、低价劳动力、低端产业增长为主的“中国制造模式”将会难以为继。 庞大的劳动力基数或许决定了我国不一定会放弃“中国制造”的角色,低端产业可能会转移到中西部。但是同时,我国还需向占有大部分利润的高科技产业和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进军,发展知识经济与高科技、创新、创意等产业。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指出,当前世界工厂、土地、工具以及机械所凝聚的财富日益缩水,而人力资本对于一国的竞争力正变得日渐重要,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美国,人力资本中的人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比,重要性要高出三倍多”。也正因为人才建设滞后于国家发展,我国才会在国家创新、产业升级中遇到一些重要的困难,在国际社会中缺乏“软实力”的影响,企业走出去在智力竞争环节屡屡失利……[详细] ·胡鞍钢: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要求,着眼于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国家人才规划明确了未来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只有人才兴旺,国家才能真正兴旺。一个多世纪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少年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的变迁,“少年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兴旺。 只有人才众多,国家才能真正强大。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他还说道:“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中国人口众多,这对人才发展来说,是真正的极大好事。 过去60年,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世界人口大国到世界人才大国跨越式的历史发展过程。1949年的中国是“一穷二白”、“一贫如洗”、“文盲充斥”的传统农业农村社会,是世界上贫困人口和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1950年全球每日支出不足1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extreme poverty)为13.8亿人,其中中国占了40%以上,几乎5.5亿人口都是极端贫困人口。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各级各类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的4.76%;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仅为18.5万人,只占总人口的0.034%,当时国内仅有30多个研究机构,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不足500人,这是中国仅有的现代生产要素抑或人力资本;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1年左右;人类发展指标为0.225,属于世界极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正式发动工业化和现代化时,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当时最稀缺的资本是人力资本,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资源。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低起点下起步的。 中国6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人口不断实现现代化,即全国所有人口的现代化要素——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技能经验、专业化程度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变化。到2009年,全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9年,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足7年),相当于1949年的9倍;人类发展指标为0.772(2007年数据),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0.753),属于世界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全国大专及以上人口达到9830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531倍;全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2979万人(美国为1700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255倍;全国科技人力资源4200万人(2007年数据),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为1800万人(美国为1700万人);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折合全时人员为161.4万人年(美国为140万人年);全国各类人才资源总量1.14亿人(相当于世界第十二人口大国)。上述人才总量指标均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实现了从文盲充斥、愚昧落后的人口大国向名副其实的世界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大国的跨越式转变。[详细] ·杨伟民: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 人才规划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规划,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我国人才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物质要素的大量投入,靠廉价劳动力、廉价的资源和高昂的环境代价取得的,总体上看,科技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还不强、贡献率不高。由于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缺乏造就世界知名品牌的人才,使得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还只能处于国际分工的较低层次,只能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取微薄的利润,只能靠拼资源、拼环境为代价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这种发展方式,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难以为继、不可持续。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突破人才瓶颈制约,建设人力资本强国和人才强国。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总体素质不高,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各层次人才甚至技术工人都很短缺,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明显不足,使得我国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和掌控重大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特别是使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远没有形成。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投入和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转变。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就是人才,就是我们能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因此,必须把“人才优先”放到与自主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努力建设人才强国。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详细] ■ 学习问答 ·为什么要有忧患意识? 答:◎忧患意识是一种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成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保证。 ◎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正确认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我们要全面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 纵古览今品忧患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 ——忧患意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因此在千百年生存发展进程中,它始终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它认识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强调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它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它将忧患与勤俭和勤政相联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宝贵经验教训。 ——忧患意识凝聚着我们党深刻的历史经验。我们党是一个在忧患中诞生、奋斗并不断壮大的政党。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进京赶考”的问题,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不止一次地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决不能掉以轻心。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何时候都不能涣散革命意志,懈怠奋斗精神。党的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可以说,忧患意识始终贯穿我们党的建设历史。89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党是在忧患中诞生、发展和壮大的政党,我们党已把忧患意识深深地融入党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实践中。 ——忧患意识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球化视野中审视我们面临的形势可谓忧在眼前,患在脚底。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全球化时代条件下来自国际的风险和挑战。遏制中国发展强大,始终是西方国家的战略,他们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各种反华势力不断打出“人权牌”、“民主牌”、“台湾牌”和“西藏牌”等等,给我们的发展设置层层障碍。特别是近两年的人民币升值、全球金融危机,都引发了我国出口型企业受困、国内通货膨胀、股市低迷、房价攀升等一系列经济问题,不能不使人忧虑。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种种风险和挑战。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但代价高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的经济发展路子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分配不公、社会保障等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在持续增多。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应对和解决,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可能吞噬30多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甚至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详细] ·老实人与“老好人”有何差别 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强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李源潮同志提出党的干部要正气在身,“对不正之风和错误言行,要敢于批评和抵制,不当‘老好人’”。重视老实人、起用老实人、不当“老好人”,已成为当前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亮点,对于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老实人与“老好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干部队伍中这两种人却有着天壤之别。其一,老实人能讲党性、重品行、顾大局,凡事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不徇私情;“老好人”往往将个人利益摆在首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常为一己之私而不惜牺牲大局利益和他人利益。其二,老实人能坚持从实际出发,说话办事一是一二是二,眼中不揉沙子,敢于批评违反原则的人,敢于纠正不合规矩的事;“老好人”则八面玲珑、没有棱角,利害之处半睁眼,调和折中和事佬,只栽花不栽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甚至为坏人坏事说情开脱。其三,老实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只讲干事不讲会来事,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也不会看领导的脸色行事;“老好人”无心工作,善谋关系,对领导点头哈腰、阿谀奉承,对同事称兄道弟、拉“小圈子”,见人面带三分笑,不落选票有“人缘”。其四,老实人责任心强,作风扎实,对所承担之工作任务殚精竭虑、兢兢业业;“老好人”工作平庸,安官贪禄,营于私家,不务公事,没有开拓进取心和工作责任心,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其五,老实人公道正派,爱憎分明,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老好人”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最招贪官污吏欢喜。由此可见,老实人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维护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是真正的好人、好干部;“老好人”崇尚的是庸俗关系学,维护的是个人利益,终究会败坏党的事业。这种“老好人”干部多了,必然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颠倒人们的是非善恶观念,造成党性原则强、敢讲实话真话的老实人被排挤,使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正气不张,邪气升腾,活力减退,懒散成风,最终变成一潭浑水、死水。 对于老实人与“老好人”问题,古人早有深刻认识。当年孔夫子就非常鄙视不分是非、同流合污的好好先生,他说:“乡愿,德之贼也。”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为这种人作了画像:“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谐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那真正的好人应怎样呢?孔子认为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可见,老实人从来都受到人们的褒奖,而“老好人”自古就被钉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我党将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历来要求党员干部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全党同志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并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对“老好人”现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指出这种现象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腐蚀剂”,“革命队伍中不应该保留它的地位”。邓小平认为,无论做官,还是做普通公民,都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诚信为本。在谈到选拔干部标准时,邓小平明确指出:“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江泽民提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说话办事都应当老老实实,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胡锦涛也多次强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党的各级干部只有做到人品上老老实实,才能有工作上的求真务实,也才能有人格上的巨大魅力,当“老好人”不会真正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在我们党内,做老实人的干部越多,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越强,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越兴旺发达。[详细] 如果您有问题,请点击这里提问,我们将在线为您解答。
■ 名词解释 ·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刘少奇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他的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为党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新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依靠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其二,新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就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当前以及今后,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仍然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 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就要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善于化解群众中的不良情绪,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党群关系制度化,从制度上保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它要求党在一切工作中,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交给群众讨论、执行,并在讨论、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信中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此后,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在党的工作中更加自觉地运用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并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有机统一起来,表明党的群众路线达到了成熟。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党的工作中的应用,也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