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要 目 ■ 新闻综述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栏 •张玉台等: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层矛盾及其影响路径 •国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和战略举措 •厉以宁:我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九点看法 •王会生:自觉融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局 •孙春兰:转变发展方式要把握关键统筹兼顾务求实效 •决定国家未来的重大行动——透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李慎明:七大资源匮乏呼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栏 •李景田:良好学风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要保证 •徐崇温:建设学习型政党 推进思想理论建设 •南振声: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周文彰:让学习成为责任 •高新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事关党建大局的创新举措 •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 ■ 理论探讨 •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李景田:改进文风,要有点过硬的办法 •鲁昕:在改进文风中提高素质 •李东东:把改进文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钟秉林:转变文风关键在领导干部 •叶笃初:文风、党风、政风本为一体 •叶小文:改进文风的要害在改进作风 ■ 学习问答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何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 名词解释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 31 •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 新闻综述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习近平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培养和集聚了宏大人才队伍。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 胡锦涛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刘维涛)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全党全国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新疆工作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和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新疆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不断开创新疆工作新局面。 温家宝就新疆工作部署作了讲话。周永康在会议结束时作了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 胡锦涛:希望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5日表示,希望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发挥更大作用。 胡锦涛是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时作上述表示的。 胡锦涛说,两天来,克林顿国务卿、盖特纳财长与王岐山副总理、戴秉国国务委员共同主持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围绕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取得许多成果,他对此表示赞赏,并对四位特别代表的辛勤工作和高效率表示赞赏。 胡锦涛说,他同奥巴马总统共同倡导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自从去年4月建立以来,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两次对话成功举行,充分表明这一机制的生机和活力。希望四位特别代表和双方团队认真落实对话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机制建设,使战略与经济对话发挥更大作用。 温家宝: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玉树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有效组织下,各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消防干警以及来自不同方面的专业救援队伍,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拉网式人员搜救抢救已经结束,所有伤员全部得到救治,群众的吃、住、医有了基本保障,通讯、供水、供电设施基本恢复,部分学校复课,废墟开始清理,灾区人心安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尤其是在玉树这个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各方面条件都十分困难的地区,抗震救灾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充分说明我们抗震救灾反应是快捷的,指挥是有力的,工作是有序的,运转是高效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当前,玉树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基本结束,进入到进一步安置好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秩序、加快恢复重建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与前一阶段相比,头绪更多,任务更重,持续时间更长,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精心的组织、更加细致的工作,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科学依法统筹,有力有序有效做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让灾区人民满意,让全国人民放心。下一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李长春在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欧洲政党领导人表示热烈欢迎。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意义非同寻常。这充分表明中欧政党交流与对话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欧战略性沟通和全方位合作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重要平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建设取得巨大进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出口总额为世界第一,钢铁、粮食等很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已列世界首位。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衣食住行及卫生、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事实证明,经过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肩负执政重任的执政党,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排在世界一百位之后。按联合国标准,我们仍有一亿多贫困人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在一个比56个高收入国家的全部人口还要多出3亿多的国度里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前进中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长春: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人民网北京5月30日电 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李长春在讲话中总结了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功经验。他指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也要看到,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周永康:肩负起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责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19日下午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有关部门和新疆负责人会议。他强调,要立即行动起来,把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抓紧抓好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肩负起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责任,为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作出新贡献。 会上,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先后汇报了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基本考虑。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会议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的职责分工和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周永康指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成功召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团结一致、扎实工作的结果,同时凝聚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每一位同志的心血和汗水。7个多月来,同志们认真贯彻中央指示,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新疆城乡各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族干部群众的意见,对有关政策措施反复研究论证,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亲切慰问! 李源潮: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从基层来要到基层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这是党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我国古代用人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承担着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领导机关的干部只有熟悉基层,才能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只有经过基层历练,才能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创新举措,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干部工作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大都源自基层和群众的创造。基层是实践的前沿,是思想创新、政策创新的源头,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如果各级党政机关没有一批来自基层、了解基层的领导骨干,出主意、作决策就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所以,领导机关的干部需要从基层来。 我们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战胜强敌、取得胜利,靠的是干部与群众一起出生入死。解放后,我们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靠的是干部与群众一起艰苦奋斗。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加了。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都反复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部与普通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靠共同奋斗、共同生活培养起来的。光在机关大楼里成长起来的干部,既不了解农民,也不了解工人,很难与普通群众有深厚感情。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干部,才能深刻地了解人民群众,才会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才有基础成长为一名自觉执政为民的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王伯祥、沈浩等人民群众衷心爱戴的好干部,都是在基层这个熔炉里锻炼成长起来的。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栏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重磅推出系列专题报道:齐心协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5月份以来,《人民日报》陆续推出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看地方”,“央企负责人访谈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等专题报道,派出多路采访小组,深入城乡、基层、企业,了解一手情况,捕捉鲜活事例,解剖典型案例,报道成功经验。我们整合了人民日报近期的系列报道,从理论的高度出发,系统地解读了从中央到地方如何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和理论参考。 [全文] 【特别关注】人民日报理论版特别推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系列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涉及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改革与创新,又涉及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与调整。如何加深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如何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人民日报理论版特推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系列谈”,着重从认识论、方法论的层面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 [全文]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矛盾及其影响路径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矛盾主要包括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社会性规制不到位、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不完善以及国有企业现行制度安排存在缺陷等。这些矛盾与其所导致的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需要准确把握这些深层次体制性根源,深刻分析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找到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国际资源环境变化挑战,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之一: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 ■总负责人: 张玉台 执行负责人: 刘世锦 本报告执笔: 张军扩 侯永志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内外部经济不协调、储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的同时技术进步推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既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与我国的国情特点有关,但最关键的,还是与我国经济体制存在的缺陷有关。因此,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实质性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准确把握这些深层次体制性根源,深刻分析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找到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研究分析导致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上述五个方面问题的体制性因素,可以发现,每个问题都不是由某个单一的体制性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个体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每一种体制性因素,也不仅是构成一个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原因,而是构成多个问题的原因。换句话说,经济发展方式的多个问题与导致他们的多个体制性因素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为了叙述的方便,下面我们首先说明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四个主要的体制性因素,然后分析这些因素与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因果关系及影响路径。 一、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四个体制性因素 (一)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和市场供求状况 我国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甚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其价格却低于国际一般水平,远没有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我国矿产资源总体上人均储量低,相对贫乏,但长期以来却普遍存在矿产资源税费过低甚至被无偿开采的现象。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异常珍贵,但长期以来土地价格被低估、土地资源被粗放使用的情况却十分普遍。直到现在,在一些地方的招商活动中,还常常出现低地价或者实质上的零地价现象。再比如,我国水资源不仅总量不足,而且时空分布相当不均衡,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和价格形成体制,致使水资源低价甚至零价格的现象普遍存在。 [全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和战略举措 从现在起到“十二五”时期末,要着力消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体制性因素,努力构建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产业中高端竞争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实施四大战略,力争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要着力在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社会性规制、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国有企业和垄断领域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引导合理消费等方面,深化改革,完善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国际资源环境变化挑战,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之一: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 ■总负责人: 张玉台 执行负责人: 刘世锦 本报告执笔: 张军扩 侯永志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要求 适宜的发展方式所应具有的性质及特征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是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环境高度相关的。也可以说,发展方式没有最终形态。在不同的阶段上和不同的环境下,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不同,推进的条件不同,发展的路径和手段也不同。如: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加快发展往往是首要任务,这时,增加物质资本积累通常成为促进发展的主要杠杆;而在工业化的高级阶段,提高发展质量往往是首要任务,这时,鼓励技术创新、积累人力资本通常成为推动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所要努力形成的发展方式,应是与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一致,与我国现代化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相适应,全面、协调、高效、普惠、可持续和应变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分阶段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相当突出,不仅已严重影响当前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对未来经济持续发展已构成潜在威胁。转变发展方式业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且其各部分内容和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项综合系统的艰巨任务。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既要有紧迫感,又不可操之过急。通过分析发展方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影响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及其制约强度,我们认为,实现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这一目标 [全文] 厉以宁:我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九点看法 将发展寓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或将环境保护寓于经济发展之中,这两种提法都是对的 谈到低碳经济,首先讲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在面临着两难选择:一个是要保护生存环境,一个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为什么说是两难选择呢?因为假如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生态环境,那么可能本代人都难以生存;而如果只顾环境,那么,发展中国家该怎么发展呢?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经过多年探索,找到一条道路,就是把二者兼顾,实现经济的低碳化,实现绿色经济。下面两种提法都是对的:发展寓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或环境保护寓于经济发展之中。对中国来说,当前应该怎么办?从二者兼顾的角度考虑,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第一,在工艺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上要有重大突破。要使我们的新产品实用、安全,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路,就是在工艺产品方面有创新,有突破。如新能源运输车辆、新能源交通工具,等等。 第二,要抓紧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开发中的瓶颈问题。为什么把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列为瓶颈问题?这是因为,假定新能源能够突破的话,那么,它会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很大。新材料要符合环保的标准,又是实惠有效的。新材料的突破,会让我们整个装备制造业完全走上一条新路。这些都是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 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有和民营企业要合作。国有企业的优点是技术力量强,资本雄厚;民营企业的机制灵活,自负盈亏。民营企业敢于创新,而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困难较多,特别是连续多次失败以后,它怕承担责任。所以,要么是国家出面,要么是双方利用各自的特点来从事新能源开发的问题。 第三,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尤其是资源再生行业。前段时间我在广西梧州进行调研,梧州正在建一个废金属回收工厂,把原材料用集装箱从国外运来,到那里以后,在梧州的场地经过全面筛选、分类,就可以把铜等有色金属分离出来,也包括钢材,这样就可以少采一点矿。为什么国外不自己搞?因为中国有很多优势,比他们强: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有广大的国内市场,在这里出产后,国内直接就销售了。金属回收完全是符合环保标准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环保产业。广义的环保产业还包括绿化、园艺、造林、土壤改良以及治理沙漠化和石漠化,治理荒滩和沿海的滩涂,等等,这些产业将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既有利于中国的环保建设,又解决了中国所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 [全文] 自觉融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局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同时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难得机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战略重点。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自觉将企业发展融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局,以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模式,调整发展节奏,突出经济效益,通过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手段,在推进结构调整中转变发展方式,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科学发展。 把握产业调整态势 完善企业发展战略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企业调结构、转方式,首先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国投努力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态势,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 确立规模和效益同步发展的思路,在不断做大的同时着力做强。规模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源环境和节能减排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会越来越严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的规模必须是一个均衡的结构——资本实力与企业规模相适应,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匹配。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在不断做大的同时着力做强。 确立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拓展发展空间。调结构、转方式是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对的挑战。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应对这个挑战,就能保持发展的连续性、拓宽发展的空间;否则,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为此,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与市场协调。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二是与自身协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量调整,就是从企业实际出发,一企一策,不可照搬照套;二是增量调整,就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特色,发挥优势。三是与国家经济和产业政策协调。国家经济和产业政策调整必然会影响企业结构调整,企业必须依据国家经济和产业政策来调整发展布局。 重新审视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模式。企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和调整发展战略。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调整的现实情况,迫切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企业发展战略,将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承担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任务中发挥独特作用,着眼于未来5年或10年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谋划自身发展。国投提出了“为国家发展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三个投资重点:一是投资于国家要求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行业;二是投资于基础性和高新技术项目,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三是投资于资源性项目,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文] 孙春兰:转变发展方式要把握关键统筹兼顾务求实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什么,怎么转,中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福建省考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五个着力”的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责任感,紧密结合福建省实际,坚持辩证思维,统筹兼顾,遵循规律,把握关键,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新跨越。 一是加快调整优化结构,着力突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和难点。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要从解决对经济发展全局影响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扩大内需中实现转变。福建经济外向度高,在稳定拓展外需的同时,要着力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外需结构,而且有利于改善投资与消费、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结构。要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占内需的比重,发挥消费对优化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从福建省的实际看,既要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扩大增量,优化存量,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又要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的重点转到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上来,最大限度发挥投资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在推进产业升级中实现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现代工业,提升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着眼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突出总量扩大和层次提升,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积极培育和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海洋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软件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在强化自主创新中实现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要加快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构筑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产业,打造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进新产品新项目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向产业聚集。充分发挥“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各类科研中心基地等平台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举措,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全文] 决定国家未来的重大行动——透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正孕育着一场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变革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着现代化发展的全局,决定国家的未来。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重要的部署。“两会”以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幕已经拉开,变革正在持续,效果开始显现。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发展方式的缺陷 对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今天更有切肤之痛。 浙江绍兴富润集团董事长赵林中的话形象生动:“浙江能制造服装,但有的服装不如一些品牌服装的纽扣值钱;浙江能制造眼镜,可有的产品不如人家一个眼镜盒值钱。有的企业生产100双袜子才挣1美元。这样的发展没有希望。” 有人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爬上一座山可能需要10年,从山上掉下来也许只需10秒。危机冲击之下,成千上万家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很快沉没,大批工人失去工作。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还危及社会稳定。[全文] 李慎明:七大资源匮乏呼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编制好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我们抓住国内外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应对国内外世所罕见的挑战十分重要。国际国内,国内工作是基础;经济政治文化,经济工作是基础。正确认识国内经济形势,是科学判断我们所处历史方位、科学规划未来的重要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不容置疑的巨大成就。同时,在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一是我们绝不能把新出现的相关情况看得过于严重,对前途丧失信心,甚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倒退都是没有出路的。二是一定要居安思危,绝不能看不到存在的问题,盲目乐观,拒绝与时俱进。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宁可把风险、困难估计得足一些,也千万不要因为估计不足而在风险发生时手足无措,陷于被动。 一 在未来一些年内,我国所面临的所有新情况、新困难中,可持续发展的七种资源可能出现相对匮乏的情况是最重要、最基础性的。 一是土地资源。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3%,占世界总量的8.4%,人均仅有1.4亩左右。30年来,全国耕地净减少了2亿亩左右。2亿亩左右耕地进入房地产商品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拉动全国GDP的增长,增加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收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如果今后农业科技没有较为重大的进步,就不可能再有较多的耕地资源进入商品领域,否则就会与确保粮食这一战略性资源的安全发生根本性矛盾。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政府宣布,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而且这一指标要坚持到2020年。截止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亩,守住红线本身的任务相当艰巨。2007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只是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但人口却增加了一个亿。2020—2030年,我国人口可能达到15—16亿,每年需要粮食5.6到6亿吨,若无大的科技进步,每年我们仅能生产5亿吨左右,但现在国际上每年商品贸易粮不过是2亿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粮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物品。在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其粮食的生产与供应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 二是政府性投入资源。截至2009年10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共有25万多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长期国债、银行直接贷款,绝大部分已经投贷出去,并且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的项目回收投资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时间。政府对经济建设的投资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一资源在今后也会明显减少或受到限制。[全文] ■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栏 ·李景田:树立良好学风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加强学风建设,树立良好学风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 一、学风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风建设,这是我们党从血的教训中总结出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积极研究中国国情和革命斗争状况,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从理论上解决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中国革命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但是,由于当时我们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国社会状况以及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缺乏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虽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难以在短时间内真正全面了解中国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作出了许多错误指示。正是这些影响,使党的中央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特别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这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主观方面的主要原因。 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不仅坚持了下来,还一度走向复兴。但是,由于党内一些领导同志和共产国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主义的理解,对中国情况和革命实际缺乏正确认识,党内部分同志“左”倾急性病逐渐滋长,“左”倾冒险主义甚至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不利形势,把“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推向顶点,导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失败。 这两次革命斗争失败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主观上则主要是领导中国革命的共产党人对怎么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没有很好破题。沉痛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中国革命必须由熟悉中国情况的人来领导;二是中国革命绝不能照搬别国模式。也就是说,不联系实际,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搞教条主义,或者照搬别国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决议,都不可能成功。这样,在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紧急关头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胜利后,我们党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从1942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从思想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历史上历次“左”倾和右倾错误,使全党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此后,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重大转折时期和重要时刻,党都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加强学习和学风建设,督促党员、干部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详细] 徐崇温:建设学习型政党 推进思想理论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的历程中,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作出了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党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战略部署,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运用和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我们党从来就有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传统,而且善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特别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不断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和建设发展到重大转折时期,在全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更是如此。正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能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战胜艰难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幼稚走向成熟,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威力,是因为其中蕴涵着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引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蕴涵着代表人民利益和愿望、体现人类发展正确方向的理想信念,蕴涵着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和意志的精神力量。反之,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要是没有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理论的武装,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强大的精神支持,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谈不上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我们国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腾飞,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运用和创新不仅关系到广大党员干部个人的进步,更关系到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命运,因而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早在抗战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要领导革命就要学习,这是我们发起学习运动的原因之一”,“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1978年12月,在中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在1985年9月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他更要求全党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给我们揭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学习,并把学到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用于中国实际,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决心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的优良传统,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巩固和发扬光大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详细] 南振声: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决驳斥各种歪曲和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思想观点,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 强调实践第一,善于对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总结,注重用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注意在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不断丰富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立足中国国情,注重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然而,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就必须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具体国情、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经验智慧。比如,其中所蕴涵的实事求是精神、以人为本情怀、统筹兼顾方法和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平发展理念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时代不断进步,实践深入发展。对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要求作出准确判断和科学回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根本所在。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深刻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问题、引领时代潮流,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详细] 周文彰:让学习成为责任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强调学习。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都有许多关于学习的精彩论述。胡锦涛同志发出了建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伟大号召。与许多同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有那么一些同志没有把学习的事儿处理好,对此,习近平同志最近概括指出:有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些党员干部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这种情况听起来让人感到痛心,也感到着急。 与过去比,现在领导干部的学习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党的组织不时邀请名人大家来作报告,送教上门让我们学;单位订报纸杂志发图书资料,免费让我们学;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每年都办好多班,脱产让我们学;自主选学正在试点并逐步推广,让我们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如果想在职读个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机会也多的是;电脑、互联网、电子书、3D手机等现代科技成果为我们创造了极大的学习便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不学习,真对不起党号召我们学习时的苦口婆心,对不起想方设法安排我们学习的良苦用心。我们应当尽快实现五个转变。 首先,变“不愿学”为“酷爱学”。怎么变呢?多想想学习的好处:学习就是充电,电足了,眼界阔、思路多,工作顺手,政绩显著;学习比喝酒健康,比打牌高雅,比喝茶聊天虚度时光能更好地熏陶后代;比不学无术更能引领下属,比上歌厅下按摩房更能有效地躲避糖衣炮弹……想来想去,就会认定:在一定的可利用的闲暇时间内,做什么都不如学习好。想着想着,不愿学的情绪就渐渐弱了,想学习的愿望就渐渐强了。学到了甜头,尝到了好处,学习就更带劲、更自觉。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了一种生活,就成了一种追求,就成了一份责任。[详细] 高新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事关党建大局的创新举措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学习型政党正式写入大会报告,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政党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更准确深入地了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高新民教授。 高新民教授接受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学习型组织就其原本意义上所说的“五项修炼”而言,实质上是一种自组织管理理论,是提升组织力的方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型党组织,实际上是一种管理理念的更新,一种提升党组织整体素质、提升执政能力、领导能力的管理方式或机制之一。因此,把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事关党建大局的事项看待,本身即是创新举措。 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学习型党组织并不能单独构成党的建设的一个方面,而是蕴含在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内含在党的建设整体过程之中的。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融为一体 ——学习型党组织可以促使思想理论建设的功能更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记者: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理论建设,这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思想理论建设有哪些基本功能?思想理论建设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间的连接点是什么?学习型党组织对于提高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有何推动作用? 高新民: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功能一是保障党的指导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党情相结合,保障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符合实际,奠定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路线的科学基础;二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形成党内团结、和谐的政治思想基础;三是形成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理念,用以凝聚全党和社会。[详细] 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 把学习作为党组织的基本属性、鲜明风格和行为方式来认识 重视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 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我们党是靠学习起家、靠学习立党、更是靠学习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以学习立党、靠学习执政兴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从西柏坡移驻北平。毛泽东深有寓意地将其比喻为“赶考”。赶什么考呢?总的来说,是赶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考试。当代中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面对三个“世所罕见”,不学习,就有一种“本领恐慌”、“能力恐慌”,就不可能科学执政。 既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为什么现在又要强调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第一,是由学习的重要性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推进理论创新,最有效最管用的办法,就是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胜利,更加需要我们加强全党和全民族的学习。 第二,是由学习的现状决定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有一个估价,执政60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的,与党肩负历史性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还存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不适应、不符合的第一个表现就是理论学习不深入。[详细] 附:本期《小测验》栏目答案 1.D 2. C 3. B 4.A 5.A ■ 理论探讨 编者按: 5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做了题为“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重要讲话。他强调,积极倡导、大力弘扬优良文风,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身体力行、勉力而为,在弘扬优良文风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5月13日,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联合召开改进文风座谈会,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求是杂志社社长李宝善出席并讲话,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主持会议。座谈会上,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杨衍银、山西省副省长张建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张文忠、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等同志围绕为什么要改进文风,应当提倡什么样的文风,怎样大力改进文风等问题发言。 近期,对不良文风的讨论愈加深入,《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推出了一系列权威专家的文章,重点分析不良文风对党事业的种种危害,探文风不正的深层次根源,寻标本兼治方略,倡求真务实精神,兴求真务实之风。 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今天正式开学了。我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对全体新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中央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倡导马克思主义文风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到中央党校来学习的同志,大都是党的中高级干部,有些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骨干,讲话、写文章、参与文件起草,工作中都会遇到文风问题。因此,今天我就改进文风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为什么要大力改进文风 文风不是小事。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
我们党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延安整风以来,一直为培育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文风而努力。延安整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整顿文风。毛泽东同志对党八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在这方面,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翻开《毛泽东选集》,鲜明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的论述让人茅塞顿开。邓小平同志历来注重务实,反对不实风气,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带头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党的优良文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大力倡导并率先垂范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他反复强调:“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明确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重要思想,一再强调要纠正不良文风。他指出,有些文章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同样重视文风建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 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全党抓文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优良文风逐渐得到恢复,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新的发展。文风与党风同社会风气是紧密相连的,弘扬优良文风、纠正不良文风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详细] 李景田:改进文风,要有点过硬的办法 近平同志作了一个切中时弊、振聋发聩的讲话,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我和大家一样,听了以后深受教育。今天上午的座谈会开得很好,很及时。以改进文风的实际行动,开了一个改进文风的座谈会。看来,大家对要不要改进文风和怎样改进文风,都有共识。受宝善同志和刚才几位同志发言的启发,我也讲几句个人的学习体会。 反对党八股、改进文风,是延安整风的重要内容。如果从毛主席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算起,到现在已经整整70年了。“人活七十古来稀”,不正的文风活跃了70年,按说也该寿终正寝了。这70年里,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被打败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了,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可毛主席尖锐批评过的这个“又臭又长”的“懒婆娘裹脚”式的文风却还没有被甩掉。怎么说也说不过去。说起八股式的文风,大家都深受其害,咬牙切齿,口诛笔伐,但仍有不少人乐此不疲,简直成了顽症。人们每谈及此,都是满脸的无奈。看来,文风的改进,确是一件难事。按常规,不管什么事,只要领导带头就好办。可这个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讲长话、讲套话的大都是各级领导干部。“自己革自己的命”,向来不容易。因此,改进文风,光靠一般的号召和提倡,可能奏不了效,非有点治本的革命的措施不行。 第一,要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这是治本之策。为什么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经常讲长话、套话?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是这些领导干部“学习、经验都不够,功底、能力达不到”。对某一个问题、某一件事情、某一门学问,他没吃透,让他用短短的几句通俗易懂的话,把道理说明白,他做不到,就只得翻来覆去,或故作高深,或套话连篇。“文如其人”,话讲得如何,是这个领导干部的素质使然。因此领导干部要把话讲好、讲短,首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肚子里有没有东西,讲出来话的质量截然不一样。但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不可能事事都精通。领导干部下去调查研究或出席各种会议,所遇到的事情不少自己不熟悉。不懂,又要讲,那就或者捉刀代笔、照本宣科,或者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真的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你实事求是地向大家表明“这个事情我研究不够,所以才来调查,才来向大家学习、请教,我今天就不讲话了”,并不丢人。丢人的是,“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所以,增强党性,多一点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提高素质的题中应有之意。[详细]
鲁昕:在改进文风中提高素质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我深受感动,也深受触动。30分钟的报告,谈观点直截了当,指问题切中时弊,讲措施精炼具体。这个报告本身就为领导干部树立了改进文风的榜样,也为我们今后在改进文风中提高素质指明了方向。 一、文风不正使党失去感召力和凝聚力。文风不是小事,事关党的执政形象,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文风不正会影响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认同感,会破坏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须把解决文风问题放在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 二、改进文风必须摒弃长、空、假。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了当前文风不正的三个表现:长、空、假。这样的文风我们既身临其境,同时也身受其害。指出这三种表现不仅说出了群众的心里话,也说出了不少干部的共识。改进不正文风,需要提倡正确的文风。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提倡短、实、新三个方面下功夫,要求我们学会写短文章、讲短话、开短会、讲实话、讲新话。这三个提倡为我们改进文风指明了方向。 三、改进文风从自我做起。第一要从素质上解决问题,改进文风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要追求以德修身,要增强党性修养。 第二要从感情上解决问题。实践党的宗旨,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学会短、实、新的本领。必须深入实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群众创造出来的,不解决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就解决不了文风问题。 第三要从行动中解决问题。学习讲话精神关键在自觉的行动,让这种行动成为我们日常的自觉行为,在工作中落实这三个提倡,在自己的周围起到好的影响[详细] 李东东:把改进文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我们深切体会到,当前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思想浮躁,能力不够,学习不足等表面层次的原因,更有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的原因。从长远来看,文风的改进应当是全党、全社会的综合治理系统工程。 一是从自身来说要提高思想水平、学习能力,带头讲短话,讲明白话,要少而精、管用。讲话的价值并不在篇幅的长短,经典的思想不一定诞生于鸿篇巨制,古往今来流传于世的美文大都简短精炼,毛泽东的“老三篇”、邓小平言简意赅的政论文章,都脍炙人口。当然,这需要不断深入学习,需要学养的提高,学识的跟进。 二是从学风建设来讲,要倡导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好风尚。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精力用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中,切不可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召开会议、滥发文件上,要克服文山会海,改进文风。大家一方面陷于文山会海,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制造会,必要的会不仅要开,而且要开好,达到既精又廉。一个文件发的好不好,对不对,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政治观念、党性观念的试金石。 三是从制度建设方面来看,要建立文件会议管理和评价机制,努力改进干部政绩评价体系。文山会海的深层动因一定程度上源于不健全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从而产生了“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编的”消极现象。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政绩评价体系,建立政绩治假防假机制、民主公开的选拔机制和监督机制,形成德才相统一的干部考评体系。上有好之,下必甚焉。上级如何评价下级,下级就如何努力。如果上级对搞文山会海的干部说不,下级就会逐步追求务实。这有利于改进不良文风。[详细]
钟秉林:转变文风关键在领导干部 当前,在制定政策文件、撰写文章讲稿、会议报告讨论、组织会议论坛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冗长、空泛、作假等不良文风。这些现象如不加以克服,必然会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凝聚人心、搞好各方面的工作造成危害。还需指出,就教育领域而言,不良文风对学生成长成材、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小视。 要切实转变文风,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关键在于领导干部。 首先,转变文风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个人修养。不系统学习基本理论和新知识,不具备开阔的视野和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所谓创新,所谓提出新观点、凝练新思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也就只能是一种奢谈;而更加严重的是,如果领导干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会涣散人心,贻误事业的发展。 其次,转变文风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作风建设。文风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问题,实质上更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表现。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敏锐发现新情况,及时研究新问题,才能言之有物。另外,克服惰性和暮气,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激情和锐气,也是转变文风的重要方面,正如南朝文人在《文心雕龙诐风骨》中所言:“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其三,转变文风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文风不正,往往与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得过且过等不正确的政绩观相关联。要坚持出以公心,表里如一,敢于负责,将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本单位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新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也才能真正讲好实话、讲好新话。[详细] 叶笃初:文风、党风、政风本为一体 从根源上讲,现时存在着的不良文风、话风、会风,其实是“官风”的表现,是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少数领导干部“做官当老爷”积习的派生物 改进学风和文风,党的十七大就进行强调,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整治”二字显然已经具有“剑指”意味。最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提出文风问题,要求克服“长、空、假”,倡导“短、实、新”,受到广泛关注,反响强烈。 “文如其人”,中外古今似有普遍共识。我们党的辞典中,不但不把文风、话风、会风截然分开,甚至认为文风、党风、政风本为一体,且与国家道德精神互相关联。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地把保持自身优良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作风,视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一种高度严肃的政治使命。 执政党的党风,对社会的影响岂能轻视?从根源上讲,现时存在着的不良文风、话风、会风,其实是“官风”的表现,是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少数领导干部“做官当老爷”积习的派生物。 如果领导干部不能真正懂得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官气不改、官风不改,树立良好文风的任务就会非常艰巨,这不是危言耸听。 弘扬优良作风、倡导良好文风,党中央、国务院率先示范,已经为各部门、各地方作出了榜样。密集地到现场、到基层、到事发地点的调查研究,已在社会各个层面留下深刻印象。 笔者注意到了许多属于“短、实、新”的讲话,或许可从中窥见一斑。现实生活中的若干俗语、外来语和大众媒体使用较多的时尚语言,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高层讲话中,如警惕权力“寻租”现象蔓延,党的纪律中碰不得的“高压线”,将有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在阳光下运作”,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等。 可见,一个政党,其伟大生命力不但表现在行动中,同时还表现在话语中。符合社会进步趋势的健康的规范的新的话语,会使人们交流更加通畅,会使社会思想道德更加充实提高。不应一概拒绝新的包括在网络中的流行语言,不要惧怕原来习惯语言行将逝去。[详细] 叶小文:改进文风的要害在改进作风 前几天,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大声疾呼改进文风,切中时弊、振聋发聩。 改进文风,兹事体大。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 改进文风,难度挺大。毛主席《反对党八股》已发表近70年,文中痛斥的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式的文风,却总也甩不掉。“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的讲话,“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的书本,乃至没味没用的空话、言不由衷的假话、万人一腔的套话总也少不了。 改进文风,务须重新开始。 改进文风,应该从改进作风开始。 心无点墨,说话就长。不用心,不学习,不调查,难免“茶碗一端、说话无边”,讲空话,讲大话,讲一些似是而非漫无边际的套话。就算去学习去调查了,如果不用心,也是“葫芦掉在井里——到下边漂着”,等于没下去。惟有上了心劳了神用了心尽了力,甚至殚精竭虑调查研究,夜不能寐学习钻研,群众意见听懂了,实际情况摸透了,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里东西装多了,才能厚积薄发、言之有物、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地讲话、写文章。 心无底气,说话就空。似乎决心很大,道理很多,但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还在屋里”。有些提法,或是肤浅,或是猎奇,处于若明若暗、似明白又糊涂的状态。文章一二三头头是道,一较真就糊涂了。讲话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是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 心无群众,说话就假。某地野猪糟蹋庄稼,乡村组织民兵驱赶,花费了很多人力。后来有人想了“高招”,用录音机录上狮、虎的声音和人声、枪声,用高音喇叭播放。开始果然有效,但几天后,野猪试探着往庄稼里凑,结果发现仍然只有叫喊而没动作,于是甩开嘴巴,把绑喇叭的杆子给啃倒了。当地人说,讲假话、说空话、唱高调,连野猪都骗不了。目中无人,心无群众,自然“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就会“讲话没有不重要的,肯定没有不充分的,大会没有不隆重的,闭****胜利的,群众没有不拍手的”。其实,对这样的“八股干部”,群众没有不笑话的![详细] ■ 学习问答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这些重大课题中发展和形成的。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基础的一致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二是基本立场的一致性。它们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三是理论品质的一致性。它们的理论品质都是与时俱进。四是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一致性。根本任务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共同富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况,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时代特征和世界形势做出了科学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体现,而且必将接受未来的实践检验、指导未来的实践。毛泽东曾说我们要超过马克思,意思是要比马克思更能解决现实的问题。江泽民也说过,我们要不断地超越前人,后人也会不断地超越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能够不断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也必然愈加丰富。 为何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搞好学习,首先需要科学把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研读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结合起来”。不久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正式出版发行,中央强调要认真学好这两部文集。可以说,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途径就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长期以来,许多党员、干部十分重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研读经典著作是专家学者的事,自己没有这样做的必要,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啃那些大部头,于是更愿意读一些普通读物和第二手资料。这种认识显然有失偏颇。不可否认,普通读物和第二手资料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也是大有裨益的,但其内容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都无法与经典著作同日而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心血和智慧,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可谓博大精深。可以说,每一部经典著作都是一座金矿,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都可以为人们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宝贵的精神滋养。实践证明,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就要研读经典著作。1884年,恩格斯在致福尔马尔的信中就指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列宁也曾告诫大家,要花些时间多读几部马恩著作。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须真学真懂、掌握精髓。但是,经典著作有的篇幅较长、内容抽象,读起来有一定难度。这也使一些人产生畏难情绪,不敢去读、不愿去读,或者虽然初步读了却不知其中真味。这就需要调适心态,掌握科学方法。对此,毛泽东同志的一段精彩论述很有启发。他说:“再一个问题是看不懂。这种情形的确存在,有的同志‘宁可挑大粪,不愿学理论 ’。忙可以‘挤’,这是个办法;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读马克思主义就是攻马克思的道理,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非把这东西搞通不止,这样下去,一定可以把看不懂的东西变成看得懂的。”学习经典著作是一件苦差事,不能期望眼到就懂、一劳永逸。但是,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同时也是选择吃苦。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尤其要有这样的心态,发挥“挤”和“钻”的精神。 还要强调的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要精通它,还要能应用它;既要用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还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背得滚瓜烂熟,但思想境界、工作方法却毫无提高和改进,这样的研读并无多大意义。因此,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一定要把学习与思考统一起来,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如果您有问题,请点击这里提问,我们将在线为您解答。
■ 名词解释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内容,根据需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通报或向全党通报。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一般应当向下属党组织和党员通报,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会议的内容和本地区的重要情况,根据需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通报或向本地区的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需要将有关决策、重要情况向本次党的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党组织对于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以及重大问题,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或请示。同时,地方各级党委应当在职权范围内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政府和有关方面独立负责地处理好有关问题。对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干扰和阻挠如实报告或不按时报告、请示的,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对下级请示不及时答复、批复或对下级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不及时处置,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制度。《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对重大问题决策征询意见作出规定(详见“全委会和常委会重大问题决策程序”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的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有组织地广泛联系专家学者,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