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首先代表市委和市府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郁品方同志已经把学校的筹办过程以及对这个学校的办学要求讲得很全面了,赵定玉同志宣布了学校新的领导班子。现在我想借这个机会简单地讲一点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第一,刚才已经介绍了,这个学校原来是上海交通大学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现在改名了,今天正式成立,校名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因此,我们有没有这种想法,即现在的名字响亮呢,还是交通大学分校的名字响亮?我可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想法?我想,路是人走出来的。交大前不久举行成立九十周年的纪念,交大也不是一开始就成为这么样一个交大的形象的,也是在创办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的。那么,我们这个学校,虽然今天成立,我看名字还是很响亮的,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至于今后工程技术大学的威信究竟怎样,还是要靠我们培植,依靠我们所有的教职员工,也包括所有的学生的努力。我们大家要把她的信誉逐步地提高起来。 我想,我们任何一个有志气、有事业心的人,也不一定愿意用一种现存的信誉。如“交大”----她已经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有这么一个信誉。我们一挂,挂个“分校”,好象名声就大一点。我相信,如果我们真是想要干一番事业的,不会有这种想法。但这是个实际思想,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衷心地希望我们不要再想“我最好拿一个证书是交大分校的”。今天我听说,交大分校毕业的到了美国,人家对你就另眼看待了。照我看,最后究竟怎么样,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本事,这条是很重要的。假如真的自己本事并不行,弄了一个交大的名誉出去,将来久而久之,人家会想:“交大现在就是这个样的呀”?当然,如果你成绩是很好的,又有交大分校的名誉,那么当然也很好。反过来,你没有交大分校的名誉,只要你自己有本事,那末,你出国留学也好,在国内工作也好,我看,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就是不要背原来分校名誉的包袱。从今天这个大学成立起,我们全体职工,包括全体学生----今天来的是部分学生代表,你们回去可以向同学讲一讲----我衷心希望大家团结起来,为创立工程技术大学今后良好的信誉共同努力!我们应该有这种雄心壮志,为什么将来工程技术大学不可以比交大的信誉还好?事在人为呀! 第二,这个大学,我们经委,各个工业部门都在支持,因为她基本上是以工业为主,工业与管理结合的大学。现在九个系二十五个专业,学生有四千多,一千八百多教职员工。如跟过去比,这是一座很好的大学。我们市里毫无疑问会全力地支持这个学校。特别我们各工业部门----今天主席召上有各工业局的领导,都来了,大家都会支持。这个学校将有很大的百分比是直接为上海的工业建设服务,因为招生来源来自上海。所以,我就联想到一个问题,想对学生代表讲几点意见。 一点,我感到,我也听到,有的同志对我讲,现在的学生但愿你们没有这个想法,都是希望将来分配到一个环境比较好的,譬如研究单位、机关,即上海人所为的“到‘写字间’去。 这一点我今天要讲一讲。我们工程技术大学,我认为所有毕业的同学,首先应该考虑的,应该下工厂,应该下工厂!我是念的电机,交大毕业的。今天台上有我同班同学,华东电管局的陈钧中同志,陈局长。刚才碰到他,我说我们那时是什么心情呀?学校毕业的时候,首先希望到工厂。学校毕业后陈钧中同志到S.P.C----上海电力公司,杨树浦电厂。我毕业到杨树浦电厂以后,我看过他,而且我记得是夏天去的,我们好几个同志在那里。夏天锅炉温度高得很!那时到上海电力公司去,轮流要实习四年,锅炉房、汽轮机、总调度室、水泵房,统统都得去。这一转兜下来,那就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否则你只有书本上的知识。刚解放,我曾搞过一段工厂设计,那时是在设计院里,负责过一段电气工厂如上海电机厂、华通开关厂的工厂设计。当时,就有刚刚毕业分配到设计院来的大学生,我深切地感到,一出学校门马上就进设计院,你这个工厂怎么设计?你没有工厂的实践知识,怎么设计?你要设计一个吊车,吊钩究竟怎么考虑?吊钩高度究竟怎么考虑?你没有实际知识,出国考察,到人家工厂去考察,有经验的一看,噢,这个跨度九米,用不着去问,而没有工厂的实践经验的还要去问,外国话又不会讲,再要通过一个翻译,那就糟糕了,主要问题没问着,你去问它跨度多少,有经全的一看就看出来了,多少跨度!所以,工厂实践的知识、实践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交大的一些老师、系主任,譬如钟造林教授,有丰富的实践知识。“文化大革命”中,姚文元那篇《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文章里写念工的不会开机器,我当时看了以后就很反感。像我们×××(注:录音不清)教授,马达什么毛病,他一听违章就能回答出来。交大还有一个教授叫朱庭武,外号叫“小鎯头”。他专门带一个小鎯头,锅炉检验只要敲一敲,管子究竟有没有问题就知道。这种本领在研究单位就不能得到,都是经过若干次的工厂里面的实践,才取得的。 我就有个想法,恐怕我们念工程的大学生,要有这样一个志向,毕业出来首先要到工厂,取得实践经验,然后你要到研究所也好,设计院也好,你才有起码的实践的本领。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在实际工作中碰到,所以特地在这里提出这个建议。今天来的是学生代表,回去以后不妨座谈座谈,看我的话得有没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你们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果你们说学校毕业出来就是应该到‘写字间’,那么你们出提出理由来就服我。我感到还是应该先多取得一点实践经验。 再一点,一定要到比较艰苦的地方去锻炼一番。我不是提倡用“左”的思想来分析。我总感到你跟工厂在一起待一个时期,对于提高我们的一些思想觉悟,提高我们的一些思想水平,提高我们的群众观点,都很不一样。前天我到上钢一厂去,这两天天气还不是大热,该厂厂长就号召一些中层干部轮流地跟班做一定的劳动,其实跟班劳动。工厂们决无要求你车间主任下来一定要干多大的活,没有这个。人家首先感到你跟他心靠心了。这个天气,我去的那天还不是大热,走到钢铁厂里去,那里够呛的呀,烤得厉害呀,因为我们现大的钢厂毕竟还不完全象宝钢那样,辐射热还是很大的。你到那里一站,还没有怎么干活,工人就感觉到你是跟他心靠心。我不知道我讲得是不是“左”了,厂长跟我讲,就现在有人给他提出,“你又来这一套啦”?我想,怎么叫“又来这一套”?我们的干部轮流到车间里去参加一定的劳动,我想,没有什么坏处呵。 所以,我的意思,我念工程的人还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毕业后首先到工厂里去进行锻炼。 我衷心地期望这个学校是我们上海工业的台柱。将来是要靠这个学校来培养人的!靠这个学校输送人才到我们各个工业战线上去。工业战线不完全是工厂,我刚才讲的,不是说你们将来完全在工厂里面,你今后在工厂里待了一段以后,可能有一部分人还要输送到研究单位去,有一部分人要输送到设计单位去,都有可能。但是,我感觉到工厂,做到理论知识跟实践知识都相结合,这是很重要的原则。我讲的这些,不是给你们摆老资格,我们毕竟是过来人。你不要看我现在看起来有点胖乎乎的,好像不大灵光了,十几年前,在干校我还上电线杆啦,装电灯、拉电线啦,十几年前我干过这活儿。我衷心地期望,我们这个学校能办成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很好的,真正地对我们的工业战线能够起作用的学校。文凭固然重要,因为这是一个标志,更重要的还是在学校里真正地把本事学到手。名大学固然好,但是从来在名大学里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好得不得了,也有差别;反过来,不是在名大学里面,同样的也有佼佼者。何况,这个大学的信誉的提高是靠我们本身的努力。 我之所以要重三倒四的讲,无非为了表达这样一个心愿:我很希望我们工程技术大学办得好!能够真正对我们上海的工业建设,对我们上海的“四化”,振兴上海,起到巨大的作用。我祝贺你们取得很好的成就。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一九八六年七月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