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历 周家樑,男,汉族,198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第六党支部书记,11级思想政治辅导员 。 自2007年起在管理学院工作,共带过2005至2010级体育班特长生,2007级,2011级学生共1500余名。负责过学生事务、就业、合作教育、易班、艺术教育、学生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等工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培训讲师,管理学院世博分站站长。2011年赴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挂职,担任县团委副书记。他从校知行大课堂的骨干教师一直到全国首批援藏高校干部,一路走来深知知行互动的重要性,深感创新育人的紧迫性。一直以来他始终将自我实践和育人创新相结合,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将传统知行教育加以升华! 2007.7-2011.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2011.4-2011.12西藏谢通门县团委书记 2012.1至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二、工作情况 选择做一名平凡普通的辅导员,是因为辅导员可以实现他的人生价值,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不平凡,他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教育,影响和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因为他相信:“真正的伟大在于平凡,平平淡淡才是真”。周家樑老师于2007年毕业后留校担任管理学院政治辅导员,工作积极、踏实认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热爱本职工作,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生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业务水平,并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责任感,多次在第一时间参与处理校内学生突发事件,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周家樑老师2009年起开始担任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一职,组织过多次大型的团组织活动。2011年赴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挂职,担任县团委副书记。在藏期间,工作得到了当地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西藏日喀则地区优秀挂职干部。 回到上海以后,继续担任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第五党支部书记2011级10个班的辅导员,他依旧延续着党团共建,建立立体的管理服务模式,继续发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始终不断探究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地去教育,实践,创新。成为同学们的人生导师。 行必知,知必行,知行合一共成长 2010年世博会,周家樑老师作为管理学院世博志愿者分站站长,管理学院VIP接待、园区、地铁、城市站点四块700多位世博志愿者的总负责老师,他一直工作在志愿者的身后,无私奉献,是志愿者的志愿者。在园区志愿者服务当中担任AB片区志愿者负责人,表现突出,多次受各级领导表扬。 作为世博园区AB片区学院负责老师,他能够在志愿者服务期间,以身作则,吃苦耐劳,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不仅做到100%出勤,而且带领385名志愿者团队的出勤率高达99.7%。服务态度始终耐心热忱,表现突出,受到园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的肯定,其中80名志愿者获得“世博志愿者之星”。 工作期间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狂风暴雨,他一直保持着一样的热情,一样的微笑。在AB片区近四十万的客流量下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除了晚饭时间,几乎放弃其余休息,每时每刻都在忙碌着,坚持每天3-4次巡岗,根据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需要,遵循上级指示,对五个地块岗点人员配置进行调整,通过团队协作来确保各岗点的正常运作。 同时,能够与志愿者们和睦相处,分享体会,交流经验,传承志愿者精神,做到每天坚持看每个志愿者的日志并且留言,了解每一位志愿者的感受和心得,关心每一位志愿者的身体状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等等,及时发掘志愿者中的好人好事,鼓舞和激励志愿者们,将疲惫和抱怨都化为忍耐、奋斗和坚持!每天耐心地与各个组长交流沟通,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向上反映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传达各种反馈,及时处理各种问题,起到良好的上传下达的桥樑作用。 除了负责人老师的工作以外,即使再苦再累也一定会抽空穿上白菜服,到各个小组最忙碌的岗点去支援,和大家一起奋斗,体验一线志愿者的经历,能够始终微笑着为游客提供帮助,不厌其烦地重复回答同一个问题,耐心,热忱地为每一位游客指明最近的道路,做到一丝不苟,助人为乐,无论何困难或者任何需要,都尽心尽力地去解决,坚持以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游客,感染其他志愿者。他有一个长期固定岗位,在台湾馆附近,每天无论多忙都会去站岗3个小时左右。以身作则为志愿者分担工作。 他圆满地完成了一名世博志愿者和一名世博志愿者总负责老师该做的一切,用周到服务与无私奉献践行志愿者精神,用善良和热忱、坚定和执着体现现代辅导员的风采。用实践来教育,用力行来感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行需践,践必行,行践交替普新风 2011年4月,时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的周家樑老师远赴西藏谢通门县,担任了当地团县委副书记工作,在此期间周家樑老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勤奋工作,把团组织的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充分体现在了基层。 由于西藏谢通门县海拔较高,天气恶劣,物产稀少,当地人民的生活非常贫苦,学生的教育资源稀缺,在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后,周家樑老师主动与管理学院沟通请求援助,管理学院在了解情况后积极号召同学踊跃向谢通门县团委中小学生捐书捐物。管理学院的同学们在捐赠活动中积极踊跃,管理学院的3000多名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了募集活动,总共募集到了23箱衣物书籍等物资以及2000元现金,总额共计30000元,并立即将捐助物资寄往了西藏谢通门县团委周家樑老师的手中。 除此之外,他下乡10多次,其中去的海拔最高的是4818的牧区乡,他走访幼儿园,小学,中学。他觉得真的只有下了基层才知道,基层的不容易和艰苦。这次进藏不仅在体能方面锻炼了他,也使他见到了在上海、在大城市里从没有见过、想过、思考过的很多事物,对他的影响意义匪浅。 另外他还参加和组织了和日喀则地区建党90周年、西藏和平60周年的广场红歌会,这是他们谢通门县有史以来做的最大的一次群众活动,并且它将会在7月通过电视向全西藏播放。他很荣幸参与了这次活动,从前期的准备到中间的协调再到最后的现场,他都全程参与并也负责了其中很多环节。 他来到西藏后觉得当地团的工作非常的薄弱,一方面的原因是这里地广人稀,有的时候要搞一次活动或要开一次会可能要坐半天,远的甚至要一天的车才能到县城;另一方面就是教育问题,虽然这里对学生的爱主义教育做的非常好,但作为共青团干部的他,他觉得对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团是党的后备军,针对这样的问题,他也思考了很多,也想了很多的方法。最后他发现的一个问题,在西藏,对志愿者的概念也非常的模糊。所以在和县委县领导商量后,决定成立谢通门县志愿者青年协会,希望所以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让他们的青年团员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而对于学生来说,也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各类的志愿者活动,更多的了解基层团工作,更多的可以接触社会,更大的可以体现自身价值和团的影响力。 一年的在藏生活,一年的在藏学习,一年的在藏实践,让他更了解了祖国的发展,人民的需要和自己的不足。从2012年开始,他成为了学校党课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感染和影响每一位同学,这样知行合一,知行交替的教育方式相信可以去指引更多的同学! 知需积,行必累,知行积累育人才 6年的工作时间告诉他,教育方法科学化、多样化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他一直在创建的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为了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通过知行互动的精髓来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地放到育人为本的这一个工作价值目标上来。 他将“激励理论” 合理运用在日常思想教育方面,在辅导员的各项实际工作中有机结合目标激励、强化激励、支持激励、关怀激励、榜样激励、集体荣誉激励等各种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干劲和努力向上的要求和行动,达到了有效教育的目的。比如,对于集体而言,有先进后进之分。采用激励的方法,既可充分肯定其进步,发扬其长处,同时又指出其不足,克服其短处,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变先进。这一做法对于个体而言,由于人们的阅历不同,思想基础不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等,也存在着后进与先进,也有长处和短处。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具体分析各自的长短处和优缺点,合理运用激励方法,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激励他们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奋发成才。 他本着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因人而异,注重实效,开展了学生的思想工作。集体教育主要通过新颖的集体活动、班会、学生干部例会、走访宿舍及班级校友录建设、针对专业特点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等方式进行。集体教育的优势在于涉及面大,可以对共性的问题集体探讨,集体解决,对于普遍的共性问题效率很明显。但是由于学生分化所带来的影响,这些集体教育的方式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针对性不强。而他主要通过不同地点的面对面单独谈话、单独布置个性工作任务,利用易班、微信、电子邮件、建立飞信群、手机聊天等新媒体互动用具进行立体式的沟通。 周家樑老师说:“辅导员不仅要教育学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自己也要做一个经常思考、善于总结的人。时刻提醒自己学会抬头看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努力使自己把握学生工作的最新动态、最新政策、最新方法。”他一边做好各项工作,一边专心学术研究,各种付出与辛苦难以记述,但他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坚持做到“双肩挑”,周家樑老师先后发表论文近10篇,2010年获校创新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机制的探索二等奖。 知需传,行必教,知行树人永创新 周家樑老师将心中的爱作为鼓励学生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真情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并且在实践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和能力,激励他们的进取心,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一个学生对学校而言只是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因此,不管他带的学生人数有多少,层次有多复杂,工作压力和难度有多大,他从来都是把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他对每个学生都要充分熟悉,努力做到认识和了解每一名同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谈话,对每个有特殊情况的同学他都做到心中有数,不让一名学生掉队。有一名来自西部偏远小县,并且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男同学,在刚入校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电脑开关都不会,也不敢与人交流,周家樑老师安排他在学生办公室勤工助学,并手把手的教他,这名同学在他关心和培养下迅速成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最后在上海找了一个十分称心的工作。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他主动和任课教师沟通,坚持每周4次听课,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召开班会促进班级学风建设;他在学生宿舍一住就是6年,就是为了能随时关注学生的生活动态,帮助学生解决远离家乡所面对的困难。记不清有多少次,半夜送急病学生去医院,陪伴学生输液到天亮,带给学生家人一样的关怀和爱护。“谢谢您!周老师”一句最朴素的感谢包含学生们对周家樑老师无限的信任和感激。他牺牲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多次走访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我确实很忙、很累、很辛苦,但是他很快乐,当他看到他的学生在健康地成长,我很自豪,很有成就感,我感到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更因自己能为学院和学校建设贡献力量感到骄傲。” 这是周家樑老师写在工作日志中的一句话。他既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也是学生生活上的益友,既是学生心目中的导航员,又是一个可爱的邻家大哥哥,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践行着一名辅导员的光荣职责。 如今的他,仍然在一个普通辅导员的岗位上努力着,将爱和温暖洒向这群幸福的孩子们。用什么去理解周家樑老师?唯有理想、信仰和爱的责任。当他不断地燃烧自己时,他已经用自己的平凡讲述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当他不断地燃烧自己时,他已经用他的执着感染了一群又一群优秀的学生;当他不断地燃烧自己时,他已经用他的一切诠释了“辅导员”——这个高尚的称呼。 三、所获奖励 校级 2010创新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机制的探索二等奖 2010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辅导员称号 2010年度管理学院产学合作优秀协调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培训师 2010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世博会志愿者优秀党员 2010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世博会先进优秀个人 2011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党员 2011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十佳好人好事 2012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老师称号 201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征文比赛第一名 201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演讲第一名 市级 2010年上海世博会市优秀志愿者 2010年上海世博会市先进工作个人 2011年西藏日喀则地区优秀挂职干部 2011年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 2012年上海优秀青年志愿者 2012年上海市高校征文三等奖 2013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原文链接: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4/18/c_12640320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