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进一步提炼体现项目教育理念,人才观和发展战略的办学宗旨,促进中外合作双方、教职人员、学生及其家长的理解和认可;建议明确管理委员会的职责(目前只是中方自己制订了管委会的工作条例),规范管理委员会的例会制度:建议中外合作双方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特别是考虑更多地对学生及项目授课教师开放澳方的网上学习资源库和其他图书资料;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增加和改善项目的专业实训条件,加强本土化和专业特色化建设。” 这些有针对性的口头建议,实在2011年10月18~20日,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组织的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专家组一行专家7人对上海市医药学与澳大利亚博士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举办的药剂(药品物流)专业与制药技术(药物制剂)专业两个中等职业教育项目进行了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现场考察后,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除口头建议外,还有书面建议。一是进一步改善课程结构,并适当增加外籍教师教授专业课程的比例。二是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处理好学生就业与升学(含出国深造)之间的关系,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项目的课程教学体系等。 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医药学校国际部主任常光萍与中外双方教师团队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比如对于书面建议,一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梳理与修订;中澳制药技术专业外教教授专业课的时间由原来的8周增加为10周;中澳药剂专业外教教授专业课的时间由原来的4周增加为5周。另一方面,2个项目均新增“制剂基础”专业课,该课程与药物制剂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即参加资格证说的鉴定考核。到目前为止,10级、1级共176名学生完成“制剂基础”学习后参加了上海市药物制剂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获证率达97% 对于口头建议,学校也同样重视。一是责成办学团队在教职员工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及校训等;二是对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的职责进行了梳理,明确只在讨论重大事项时,管委会成员参加。属于项目具体的实施及质量保障等活动,以国际部为主体单位,开展工作;三是合作外方很重视专家意见,开展了针对项目学生及教师的网上资源建设工作。双方已就网站内容,板块布局及链接形式等做了多次沟通讨论。针对教学具体需要,购进了一些图书资料;四是学校人力资源部牵头制订学校2013~2017年师资建设发展规划,学校正在申请建设约 15000 平方米的教学楼及改建学校英语学习中心等项目,若得以批准,将会大大改善学生英语学习及专业学习条件 专家组认证的过程,绝不是走过场,这不仅仅体现在规范办学建议的针对性上,更是指明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对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院长、服装学院副院长周晓鸣感触很深。中法学院是在2012年3月通过认证的,经历这一过程的周晓鸣直言不讳地说:“认证有别于教学评估,认证过程对合作办学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在周晓鸣看来,目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很快,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中外合作项目。然而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进行认证和鉴定,各项规范和指标的却是不利于这种合作的发展。因此,以专家组的贤妻指导、现场考察,并在考察中依据认证办法、认证标准等系列文件,采用了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参观、随堂听课、个别谈话和组织座谈等方法,全面收集项目各方面信息,针对各个机构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能够及时有效地促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