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公开竞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开启了由高校作为独立第三方主持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评估工作之先河;上海电机学院“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的一项成果应用,预计将为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新增产值3600万元……记者从2月18日举行的2014年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了解到,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渐入佳境,协同创新正在促进上海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效结合,大力提升了本市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这也让“知识创新”成为会场热词,引发与会者的热议和思考。 紧扣民生热点对接重大需求 “知识创新”,这是2月18日举行的2014年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的一个热词。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丁晓东看来,热词折射出的是上海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内涵发展的新气象。 2013年5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悉喜讯:该校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 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取得了“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试运营基本条件认定”项目,开启了由高校作为独立第三方主持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评估工作之先河。 实现这一突破,与市教委推动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密切相关 上海市教委于2011年10月推出“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其中,支持高校培育和建设知识服务平台成为一项创新举措。上海市教委科技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鼓励高校构建知识服务平台的重要目的在于:既要使其成为支撑上海和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孵化器”,成为区域社会文化建设中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又要使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助推器”。 知识服务平台的打造,是对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的一次深层次改革,激活教育发展能量,获得各高校积极响应。 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节能环保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可信物联网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华大学上海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学研开发中心、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截至目前,无一例外的是,上海34个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全都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 到2014年,上海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将全部建成并试运营,届时全市轨交运营总长预计将超过560公里,达到世界第一的规模。丁晓东说,伴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轨道运营安全是政府重视、百姓关心的大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就是为了紧扣民生热点,主动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知识的溢出效应。” 2013年初,受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委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主持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并利用1年时间圆满完成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标准》初稿的制定工作,获得高度评价。2013年5月,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落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客运处处长郭海鹏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它们既反映出学校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也体现出学校在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创新体制机制 筑造人才高地 作为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0大重点发展项目之一,上海市教委计划在2012-2015年期间每年投入2亿元,为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除了资金扶持,积极的政策导向让各高校激发创新活力。据了解,为了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或自主创业,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各高校可保留3%编制专门用于支持教师流动。这一灵活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让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成为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高地。 上海电机学院不仅聘任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志强任学校机械学院企业院长,直接参与“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的建设,还聘用企业11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团队核心成员。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则专门聘任上海电机学院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团队首席研究员、大锻件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任运来教授担任副总工程师,负责企业大锻件成形工艺技术开发与管理,组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科成员就生产一线的大锻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而且学校保留其事业编制和正常待遇。此外,中心每年还会派遣2名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额外给予挂职教师津贴,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上海海洋大学的戴习林教授是虾类育苗、养殖领域的科研专家。在3%流动编制政策的支持下,戴习林担任了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技术总监。近三年来,在戴习林的技术支持下,上海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已成为上海市产学研基地、渔业示范基地、虾类研发基地、上海市水产良种场,在生产中创建的“申漕牌”罗氏沼虾苗种更是热销市场。最近3年,企业利润超过50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知识服务平台已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 上海电力学院“智能电网技术研究院”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上精心考虑。“智能电网技术研究院”知识服务平台除了常聘人员外,可突破传统用人机制,灵活使用“非学院编制的全职专家”、“非学校编制的兼职专家”和“非平台的校内编制兼职专家”,激励相关专家为平台出谋划策,平台给予施展空间,形成平台与专家的“双赢”。同时,学校还规定,为鼓励校内人才积极流动,学校“智能电网技术研究院”提供比二级学院更有吸引力的薪资收入,并允许相关人员退回二级学院并享受同级待遇和职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马子彦前往郑州地铁集团挂职,为产学研寻找创新突破口。2012年7月,身兼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研究员和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重身份的马子彦,凭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的科研成果荣获河南省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马子彦看来,通过这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高校科研人员可以更加及时、敏锐地把握企业需求,使科研更接“地气”,体现高校在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上的重大价值。 注重建设绩效 实现三个转变 成效如何,绩效考核是关键。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深化平台建设,加强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建设绩效,上海市教委于2013年启动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竞争性引导项目。该项目明确,在建的一流学科和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2013年度在全国性的相关评价中取得显著进展或在高水平人才引进、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和绩效者均可以申报。政策导向起到积极作用。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创意中心的“知识服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等依托平台的4个项目获得了200万至5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经过2年多时间,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013年,市教委对上海市属高校的19个知识服务平台进行了中期评估。令人欣喜的是,这19个平台在建设期间科研成果转化数为68个,涉及合同金额1.64455亿元,服务企业产生的增效达到2.909亿元;递交决策咨询报告186份;申请专利39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9项;共有186项专利被授权,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5项,获得其他知识产权44项。同时,19个平台与行业重大企业合作项目140个,合作项目经费达2.86202亿元;开设培训班172次,培训人员达11828人次,组织产学研沙龙187次,参与人员达9047人,共建立103个供行业开放使用的数据库。 参加中期评估的诸多专家学者感言,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实体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等措施提升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成了高校科技发展的三个转变:从重视论文发表到重视实际贡献;从重视物的增长到重视人的发展;从重视平台建设到重视体制机制的创新,有效支撑了上海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发展。 从“输血”到“造血” 激发创新活力 除了严格用好市教委的支持资金外,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还积极争取企业、政府等部门等的经费,其中,自筹经费达9856.9万元,其他来源经费达6167.7万元,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好势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院长、“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首席研究员柴晓冬教授表示,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的这一年建设期内,中心获得的产学研项目科研经费的合同金额达到1000余万元,为学校前三年轨道交通领域科研经费的总和,是往年的8倍以上,协同创新的成效引起国家交通运输部的高度关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刘志钢坦言,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慕名而来跟中心洽谈合作,不少还主动提出给予资金支持,学校有些“应接不暇”了。 回首学校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的历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丁晓东用“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来总结。在他看来,建设知识服务平台的最大价值在于:要通过平台的打造,使其成为校内机制与政策创新的“试验特区”和发展模式的“示范特区”。 “上海市教委在推动各高校进行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时,竭力倡导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充分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希望来自产学研等不同领域的人员因为任务、问题和需求而凝聚,协同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为看重高校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而不是论文。”上海市教委科技处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201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决定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上海2011计划”),将以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和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培育“上海2011协同创新中心”。显然,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承担着重任。 2月18日举行的2014年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传来信息,上海市教委今年将深入推进实施“2011计划”建设,通过健全协同机制来全力提升高校的知识创新与溢出能力。市教委将研究制订“上海2011计划”建设规划,推进上海高校张江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搭建一流学科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培育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争取若干中心进入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行列。 创新体制机制 筑造人才高地 作为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0大重点发展项目之一,上海市教委计划在2012-2015年期间每年投入2亿元,为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除了资金扶持,积极的政策导向让各高校激发创新活力。据了解,为了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或自主创业,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各高校可保留3%编制专门用于支持教师流动。这一灵活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让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成为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高地。 上海电机学院不仅聘任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志强任学校机械学院企业院长,直接参与“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的建设,还聘用企业11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团队核心成员。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则专门聘任上海电机学院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团队首席研究员、大锻件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任运来教授担任副总工程师,负责企业大锻件成形工艺技术开发与管理,组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科成员就生产一线的大锻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而且学校保留其事业编制和正常待遇。此外,中心每年还会派遣2名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额外给予挂职教师津贴,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上海海洋大学的戴习林教授是虾类育苗、养殖领域的科研专家。在3%流动编制政策的支持下,戴习林担任了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技术总监。近三年来,在戴习林的技术支持下,上海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已成为上海市产学研基地、渔业示范基地、虾类研发基地、上海市水产良种场,在生产中创建的“申漕牌”罗氏沼虾苗种更是热销市场。最近3年,企业利润超过50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知识服务平台已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 上海电力学院“智能电网技术研究院”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上精心考虑。“智能电网技术研究院”知识服务平台除了常聘人员外,可突破传统用人机制,灵活使用“非学院编制的全职专家”、“非学校编制的兼职专家”和“非平台的校内编制兼职专家”,激励相关专家为平台出谋划策,平台给予施展空间,形成平台与专家的“双赢”。同时,学校还规定,为鼓励校内人才积极流动,学校“智能电网技术研究院”提供比二级学院更有吸引力的薪资收入,并允许相关人员退回二级学院并享受同级待遇和职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马子彦前往郑州地铁集团挂职,为产学研寻找创新突破口。2012年7月,身兼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研究员和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重身份的马子彦,凭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的科研成果荣获河南省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马子彦看来,通过这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高校科研人员可以更加及时、敏锐地把握企业需求,使科研更接“地气”,体现高校在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上的重大价值。 注重建设绩效 实现三个转变 成效如何,绩效考核是关键。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深化平台建设,加强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建设绩效,上海市教委于2013年启动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竞争性引导项目。该项目明确,在建的一流学科和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2013年度在全国性的相关评价中取得显著进展或在高水平人才引进、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和绩效者均可以申报。政策导向起到积极作用。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创意中心的“知识服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等依托平台的4个项目获得了200万至5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经过2年多时间,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013年,市教委对上海市属高校的19个知识服务平台进行了中期评估。令人欣喜的是,这19个平台在建设期间科研成果转化数为68个,涉及合同金额1.64455亿元,服务企业产生的增效达到2.909亿元;递交决策咨询报告186份;申请专利39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9项;共有186项专利被授权,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5项,获得其他知识产权44项。同时,19个平台与行业重大企业合作项目140个,合作项目经费达2.86202亿元;开设培训班172次,培训人员达11828人次,组织产学研沙龙187次,参与人员达9047人,共建立103个供行业开放使用的数据库。 参加中期评估的诸多专家学者感言,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实体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等措施提升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成了高校科技发展的三个转变:从重视论文发表到重视实际贡献;从重视物的增长到重视人的发展;从重视平台建设到重视体制机制的创新,有效支撑了上海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发展。 从“输血”到“造血” 激发创新活力 除了严格用好市教委的支持资金外,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还积极争取企业、政府等部门等的经费,其中,自筹经费达9856.9万元,其他来源经费达6167.7万元,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好势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院长、“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首席研究员柴晓冬教授表示,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的这一年建设期内,中心获得的产学研项目科研经费的合同金额达到1000余万元,为学校前三年轨道交通领域科研经费的总和,是往年的8倍以上,协同创新的成效引起国家交通运输部的高度关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刘志钢坦言,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慕名而来跟中心洽谈合作,不少还主动提出给予资金支持,学校有些“应接不暇”了。 回首学校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的历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丁晓东用“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来总结。在他看来,建设知识服务平台的最大价值在于:要通过平台的打造,使其成为校内机制与政策创新的“试验特区”和发展模式的“示范特区”。 “上海市教委在推动各高校进行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时,竭力倡导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充分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希望来自产学研等不同领域的人员因为任务、问题和需求而凝聚,协同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为看重高校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而不是论文。”上海市教委科技处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201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决定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上海2011计划”),将以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和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培育“上海2011协同创新中心”。显然,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承担着重任。 2月18日举行的2014年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传来信息,上海市教委今年将深入推进实施“2011计划”建设,通过健全协同机制来全力提升高校的知识创新与溢出能力。市教委将研究制订“上海2011计划”建设规划,推进上海高校张江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搭建一流学科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培育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争取若干中心进入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行列。 原文链接: 上海教育新闻网: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zonghe/2014/02/19/6158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