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传来消息,该校今年将有多个科研新成果亮相即将召开的2013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多功能医疗救护车” 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设备瓶颈 医疗救护分秒必争,但在实际生活中,救护工作往往因为地形和路段受到限制,影响了救护工作的时效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王自强带领学生印朝杰、彭成祺努力攻关,改进了现有救护车窘状,将全地形车与救护车的结合,研发了“多功能医疗救护车”。 全地形车与救护车的结合恰恰弥补了普通救护车本身的不足。全地形车以它的高通过性见长,体型普遍较小,有很强的机动性,因而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全地形救护车正是将救护车中的基本医疗设备移植到全地形车的内饰中的一种新型汽车,以人机工程学为基础的储物空间设计使它能装载很多,根据医疗急救需求来安排车内有限的空间、功能性元件的布置,增强空间利用率,达到空间放大的效果,解决了救护车现有的难题,使医疗设备更快地送达更多的地方,也争取了救治的时间。 据介绍,在现今中国偏远地区,地形复杂且气候多变,遇到沙滩,森林,山地这样的路段,普通救护车只能望而却步。全地形救护车以其性能好且具有速度优势,更适合在这些地区中辅助救护工作,解决了偏远地区医疗设备瓶颈。 3D扫描助力轨道交通数据采集 轨道交通建设时,如何测量隧道截面?怎样分析隧道的墙面纹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周民立开发的“轨道交通沿线环境移动扫描3D数据与图像采集系统”,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建设安全。 这个项目利用高端定点式3D激光扫描仪,研发了人工推动式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可对城市轨道等交通道路沿线建筑空间或环境空间参数进行快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用于工程规划、运行检测、空间数据库、资产管理等数字化工程领域,典型的应用包括对隧道截面测量、隧道墙面纹理或湿渍分析、和轨道沿线空间地图生成等。该数据采集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集成,由3D激光扫描仪、可在铁路轨道或其它道路上移动的轻便车体、和同步定位系统组成。系统成本低投资回收率(ROI)高、装卸与使用方便、激光扫描仪还可以拆下它用。数据采集方法灵活,采集的数据综合应用性强,兼顾对轨道交通近距离建筑空间的测量和对轨道交通中长距离沿线场景的测形。 据了解,该项目是上海市科委2010年地方院校能力建设(科技攻关)项目的部分成果。已经申请“一种轨道建筑空间信息检测系统及方法”等发明专利6项。鉴定与查新正在进行中。 主动式智慧养老系统 家庭小型化和社会老年化程度的不断发展,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的照顾成为难题。老人在家中或是外出时摔倒、发病、走失或出现其他突发情况,子女很难在第一时间获知,失去很多挽回的机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刘翔副教授开发研制了《基于运动感知分析的主动式智慧养老系统》,结合运动感知与智能分析技术,为老人的安全与健康提供主动侦测与实时报警,减轻子女、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刘翔的研究分别针对“智慧养老”中常见的三种情况的判断、报警及处置。 首先,该系统可以帮助老人预警可疑人员闯入房间的危险。通过实时运动侦测与目标分析引入监控视频,一旦分析识别可疑人员从不寻常途径进入房间,监控视频将自动开启报警状态,将主动发现老人住所的异常信息发送给用户指定联系人的手机或平台,供用户快速反映、处理应急事件。 其次,该系统能让老人的家人或者社区平台第一时间发现老人摔倒、晕倒及发病等情况。家人只需要给老人佩戴犹如项链、手链的运动感知设备,设备轻盈,不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通过运动感知与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发现老人摔倒、晕倒或发病等异常。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送信息给用户指定联系人的手机或平台。 再次,该系统能帮助失智老人回家。目前一定比例的失智老人一般通过人员看护,严重的会通过活动区域的限制来防范其走失。该系统是通过行走轨迹定位与视频人脸检索相结合,既能快速发现老人走失,也能快速定位老人所处位置,尽快帮助失智老人回家。 目前,该系统在江苏泰州某养老社区和日本东京名古屋某养老社区试点,应用于普通家庭,实现对独居老人的安全与健康情况的远程看护;为社区养老建立远程智能服务中心,24小时主动关注老人的安全与健康;面向养老院所有老人提供主动式值守服务,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服装网络定制虚拟展示电子商务系统 选款式、选面料、试成衣是否合体、感受面料是否舒适,查看穿着效果,不久的将来,在上海纺织集团的电子商务网上,消费者足不出户只需点击鼠标、输入几个信息,就可实现服装网络定制。这套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胡守忠教授开发的服装网络定制虚拟展示电子商务系统,目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关键技术即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共性技术,也是本行业内急需解决的技术。 作为一种全新的服装生产及营销方式,服装网络定制虚拟展示电子商务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外服装生产领域研究的重点,并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服装生产及营销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胡守忠教授开发研究的此项系统,依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求,包括服装电子商务网络在线定制平台系统、虚拟在线试衣平台系统和虚拟动态展示平台系统等。消费者只需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身高、胸围、腰围、发型等信息,系统就可合成一个“虚拟人”,消费者可从款式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和尺寸,着装试穿,体现试穿效果,显示合体程度,同时,体现面料纹理、色调、条格的美学效果,显示人体三维试衣效果,满足客户获得真实试衣效果的需求,实现客户、环境和服装间的实时互动。 此项目被列为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项目以及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十二五规划重大技改项目,该系统平台的产业化应用推广将解决网络服装定制、虚拟展示电子商务系统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上海纺织集团旗下企业上海三枪集团、上海海螺服饰、上海民光的实施及产业化应用,对传统服装行业营销及零售升级,同时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服装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企业技术水平,逐步建设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链的电子商务贸易营销公共平台,促进上海纺织服装产业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和商业化运行发展,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测试防护材料性能填补行业空白 如何检测防护材料的性能,一直是个行业空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林兰天教授研制开发的低速冲击试验仪,弥补了国内此项研究的不足。 据了解,林兰天教授研发的低速冲击试验仪,有别于现有的材料试验机,不仅仅关注材料受冲击后的影响,而是关注被冲击的防护材料后面被防护对象的变化。科研人员在试验中发现,冲击作用于防护材料后,动能经转换,分解为材料的断裂功、压缩能、热能、沿各向传递的应力波以及剩余动能等,上述各部分的比例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及材料的结构。 工程大的科研人员从人身防护或者物品防护角度出发,其中的压缩能和剩余动能是项目最为关心的,而这一点确是传统材料试验机所忽略的。项目设计的试验机安排了两组传感器,用于测定在给定速度和总动能的前提下材料受冲击后,材料被冲击点和被冲击点背面,也就是贴近被防护对象一面的动力学参数。 原文链接: 上海教育新闻网: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10/31/5803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