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复合涂层的组织具有怎样的特点?激光束作用于材料表面改善其力学性能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对复合涂层疲劳开裂行为进行测试?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李军教授的“复合材料”课上,这些问题并不来自教材,而是李军在实验室所做项目的总结。李军运用“实拍还原”的方式,把最前沿的知识和实验过程带入课堂,牢牢吸引住学生们的目光。
在工技大,李军是学院的“教学明星”,但他自己却从没有任何“明星感”,反而对三尺讲台抱有敬畏感。“我很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尽管多年来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每次上课前我还是会很紧张,担心上不好。”正是这样一份“敬畏感”,让李军在教学上不满足于现状,总是不断反思,想方设法创新。李军说,有些课程他已经上过五六遍了,但下一次课他依然会像上新课那样充分准备,不断给课程注入新的内容。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李军在讲授难懂的知识点前,往往先通过一些案例的讲解来让学生“入戏”。“同学们,你们知道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材料疲劳破坏在其中占到多大比例?”李军在课堂上循循善诱,“那我们该如何分析测试疲劳性能,以求把机械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提出问题后,李军让学生们先开展讨论,再根据师生互动的内容深入讲解疲劳破坏的有关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千万不能照本宣科。”从教7年来,李军始终坚持着这一点。每次上课前,他都会翻阅各种参考书,还在网上下载和课程相关的内容及最新科研进展。“生活中的例子、科研中的实验案例……各种知识的合理穿插,就是为了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熟悉李军的同事和学生们都知道他有“手写”的习惯:上课喜欢板书推导公式,备课始终手写教案。“我的大部分课,都是以手写板书为主,幻灯播放为辅。这样虽然多费精力,却能给学生清晰的逻辑推导过程,适合理工类学科的教学。”
在校园里,只要看见上过自己课的学生,李军都能正确叫出他们的名字。“教师也要重视和尊重学生,”李军说,“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学生就更愿意敞开心扉。”
【新闻拓展】
上海工程大:教授治教 全体参与
为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遵循“教授治教、全体参与”的原则,重新修订了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重视知识、素质和能力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计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通过“研究生助教制”“基础课教学名师任课制”“教学团队制”和“小班化教学”等措施,并开展一年一度的“教学质量月”活动、两年一次的“教学工作会议”“教学名师评选”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不断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形成了同行评价、专家督导和学生评教等各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原文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web/Disp_4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