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时装周2012秋冬拉开帷幕,以全新的推广形式带来最具前瞻性的流行资讯。本届上海时装周期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40余名毕业生作品,在静安800秀场上演主题为《控》的时装秀。 此次毕业秀充分发挥学生的设计能力,大胆演绎毕业生眼中的潮流服饰,最终精挑细选10个首饰及50套服装进行展示。以“控”为主题,分为“空”、“触”、“藏”三个板块,分别强调服装设计的廓形结构、面料肌理、科技元素。 



空:用光电元素凸显空灵色彩 服装学院毕业生余晨歌大胆构思,在衣服背面使用卢浮宫广场上玻璃金字塔造型,配以银丝和光电效果,使模特在走秀现场与周围的灰暗形成鲜明对比。“光电元素一直是服装界使用和尝试的焦点,但在大学四年学习中没有尝试,这次毕业设计主题为‘控’,我希望能‘失控’一次,尽情发挥个性化的创造力,用光电元素配以白色的面料,在灯光的映衬下更突显空灵色彩。” 触:用撞色纹理突出服装魅力 “桃红柳绿”的服装设计配以“桃红柳绿”的妆容,撞色、夸张成了这套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元素。段洁静同学在设计之初,希望“打破”红绿相撞不妥的传统观念,在服装中大胆选用“桃红柳绿”的色彩,配以碎花、褶皱等肌理,让“桃红柳绿”变得协调课用。 段洁静表示,用这样的撞色,超出了设计师的正常思维,也正好契合了这次毕业秀的主题“控”,打造一种失控的、个性张扬的服装效果。 藏:用服装明暗表现思想火花 圈圈圆圆、层层叠叠是这次服装学院毕业生苏珊的设计理念,谈起她的设计灵感,源于在人人网上看到同学分享的某欧洲建筑风格,在层叠处将彩色圈隐藏在白色圈内,隐隐约约又显而易见。苏珊介绍,圈圈圆圆、层层叠叠正是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现状——错综复杂,人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想法藏于内心,但内心世界的火花又随处可见。 毕业秀之后,由服装专业专家、教师组成的评委团,在展示的50套作品中评选出“最佳色彩搭配奖”、“最佳面料创作奖”、“最佳工艺奖”、“最佳设计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时尚风格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配件奖”、“最具视觉效果奖”、“最具潜力奖”共十项大奖。其中,毕业生武岑炜的作品获得了“绮丽杯”第17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优秀奖;毕业生李雨晴的作品还入围了“石狮杯”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 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专业教师、本次毕业秀指导老师徐蓉蓉介绍,毕业生的服装秀每年都会如期举行,这样常规化的平台,给学生、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的设计作品能通过秀有所体现,被社会认同;各大企业、专业人士也能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中不乏有已经和马克华菲、凌志(Vero Moda)等知名品牌录用的学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市场,最终力争将成为品牌孕育的摇篮、未来设计师的孵化基地。服装学院的同学自2009年就参与到国际时装文化节等多种文化节中,使得学生素质、学校声誉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通过毕业秀活动平台的搭建,实现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毕业班学生们能充分发挥四年来所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并全程参与采风、设计主题、服装分类、服装设计,到后期制作、配件搭配及舞台表演。 据服装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毕业秀的举办,不断激发了学生对于作品的创意,同时经过反复指导修正,极大地提高了其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并拓宽了国际视野。此项活动创始之初,旨在全面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能力,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在活动中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在文化活动中感受专业特色。通过参加上海国际服装节等国际性盛会,学生们的创意灵感将汇聚成一股改革新风,为时尚界“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学术性的风向标,以作品会友,以作品体现“工程大”特色,以作品发挥现代化特色高校的产业推动作用。 链接地址:http://www.cfw.com.cn/html/report/154003-1.htm?reportpo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