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5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志愿者们结合长期合作的地铁志愿者活动,在9号线沿线的站厅内都设立了“雷锋岗”。在“雷锋岗”上的志愿者们都是来自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运营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市民、助人为乐,他们做足了功课。“舍己为人、勤俭节约、乐于奉献、诚信友爱”成为了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字眼。 雷锋岗上的“机器达人”——龚思远 “您可直接使用100、50元纸币为交通卡充值”、“请根据流程操作,选择你的起始站点买票”、“在闸机口插卡进入”……一个下午,在9号线七宝站进行志愿服务的龚思远忙的不亦乐乎。 龚思远说:“为了避开充值人员多的情况,有市民尝试使用机器购票、充值,但是首次使用免不了有许多疑惑和操作的问题,能帮助他们,也减轻了人工操作的压力,一天下来帮助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并存。” 龚思远平时就喜欢研究一些机械、机器方面的内容,愿意动手操作,为了做好地铁志愿服务工作,他早就把地铁里的充值机、购票机、闸机操作流程进行了了解和熟悉。龚思远还表示,自己是一个外地同学,原先自己对上海地铁不太熟悉,机器的使用、运行的线路都比较陌生,所以在服务前也是做足了功课,只要有乘客遇到困难,他就能主动帮忙,问题也能随之迎刃而解,“机器达人”的称号非他莫属。 雷锋岗上的“换乘达人”——刘莹 一张上海地铁的运行线路图,一直彩色笔,一叠便条贴……一系列的装备成为了“换乘达人”——刘莹的重要装备。上海的网状式地铁构架使得地铁交通错综复杂,已经投入使用的11条地铁线路,34个换乘站点,常常让一些过路人有些眼花,细心的刘莹则在志愿服务前就熟记在心。待有需要的乘客询问时,她就马上准确快速定位一条最快捷便利的路线,并写在便条贴上提供给乘客。 一个下午下来,他的地图上已经画满了记号,他的便条贴也用了不少,彩色的便条贴也成了大家认识这些地铁志愿者中最色彩斑斓,最美好的一部分。 雷锋岗上的“微笑达人”——周晓春 微笑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也是一种无声的感召。刚看到周晓春时,她正在展厅中,耐心地引导旅客进出闸机、引导旅客进站。她的微笑指引,给过往的旅客带去了一份匆忙中的舒心。在她的带头下,大家也开始微笑服务,让自己有一份好心情,也给乘客们一份好心情。 周晓春是浙江温州人,听说浙江马上要造地铁了,她对自己的专业也憧憬良多。希望能在上海多认识、了解、学习地铁知识,如果有可能在上海地铁工作多积累经验,然后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地铁奉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本学期参加地铁志愿服务的大一学生人数达230余人,占大一学生的61%,远远超过往年数量,大一学生也能通过志愿服务对日后的专业方向有所认知、了解。地铁9号线雷锋岗上 “学雷锋”事迹是同学们众多鲜活事例中的缩影,此次活动也只是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常规性地铁志愿者活动中的一次,但以这样的形式,“雷锋精神”——助人为乐已经深入到每个志愿者的心中。 活动结束后,在“雷锋精神 志愿心声”的留言板上贴满了志愿者们学习雷锋的体验,感悟,其中有便条贴上写道“助人为乐是一种道德品质,但志愿服务,奉献自我更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原文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web/Disp_416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