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第5期(总第750期) 第一版 校中心组集中学习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精神 3月18日上午,校院两级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在行政楼B301举行,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教授应邀在会上作了题为《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之解读》专题报告。校长丁晓东、党委副书记田信灿、裴小倩,副校长孙培雷、史健勇、鲁嘉华,中心组成员、中层干部、部分社科部教师、学生辅导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主持了会议。 严诚忠教授围绕着二次会议概况、大会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三个方面向与会人员进行了传达。严教授认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改革成为本次大会的热议主题。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涉及财税、金融、城镇、医疗、教育、卫生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内涵丰富,亮点纷呈,接地气,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全球视野和法治建设来推进改革的坚定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指示,希望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整场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使全体与会者较系统地了解、把握了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重大意义,有助于激发我校广大教职工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江先锋) 学校召开二○一四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 3月14日下午,我校召开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重要岗位科级干部及学院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校长丁晓东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裴小倩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市纪委十届三次全会、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信灿同志对学校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部署了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14年学校要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源头治理;严明党的纪律,坚决持续查究“四风”问题;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强化问责考核;加强宣传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开展新一轮(第四批)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加强信访举报工作,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学校纪检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能力。 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不断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第二,要从严管理,很抓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党性,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其他各项纪律,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第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班子成员既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各自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应负的领导责任,也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到下属部门,并明确工作要求,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 丁晓东校长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学校各级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思想认识要到位;要认真传达本次会议精神,并贯彻落实;要落实“一岗双责”,既要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会上,进行了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级和二级签约。会议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梅运笋) 机关党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3月13日上午,机关党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校长丁晓东、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裴小倩,校第一督导组组长张伟林,机关党委书记、党办主任王陈,机关党委副书记茅华伟出席会议。机关全体党员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机关党委副书记茅华伟主持。 会上,校长丁晓东作了重要讲话。丁校长指出,全体机关党员同志要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和拓展活动成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党性锻炼。针对如何加强和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丁校长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提高认识,明确机关在学校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机关作为顶层设计的制定者和政策决策的执行者,在学校的发展格局中起着关键作用,机关工作要讲求精简、灵活、高效,同时又要加强服务,提高活力;二是转变作风,发挥机关在学校转型中的服务作用。机关要带头转变作风,在推动学校转型发展中有效发挥职能。首先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做到管理与服务相融。要在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机关各部门要有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主动思考、主动谋划,做好顶层设计;三是改革创新,提升机关在学校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学校管理现代化。实现信息化首先应从机关做起,要积极打造信息化共享平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学校逐步迈向智慧校园。同时,各机关部处负责人要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机关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校,在法律框架下推进学校改革发展。要结合学校《大学章程》的制定,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 会上,校第一督导组组长张伟林同志作了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机关党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各项工作成果,指出机关党委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富有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领导带头示范、上率下行;二是狠抓学校教育、以知促行;三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态度真诚;四是贯彻整风精神、触及思想;五是突出问题导向、立改立行。在充分肯定活动成效的同时,对后续工作,他指出,机关党委还要进行全面的“回头看”,继续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一是克服松懈情绪,持续用劲抓好整改落实;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形成作风建设刚性约束;三是做好活动材料整理归档。要按照市委和学校党委的要求,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机关党委书记、党办主任王陈就机关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做法、主要成效、主要体会作了总结报告,并对下一阶段“回头看”和落实整改、建章立制工作进行部署并提出要求。同时,他传达了学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建立“公示制”、“销案制”、“沟通机制”“评议机制”来推进整改落实的工作通知精神。他要求,机关部处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门整改,加强宣传,积极落实相关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会议还进行了服务型机关流动示范岗授牌仪式,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资保处五个部门作为第一批示范岗位,主动践行服务承诺,接受师生监督。 (万慧琳) 丁晓东校长赴韩国东西大学、蔚山大学访问 为了切实提高学校“十二五”内涵建设,提升中韩合作办学实效,总结过去十年合作办学的成效,审视新十年中韩合作办学的发展定位,探讨发展途径和方法,3月10日,校长丁晓东教授一行前往韩国东西大学举行“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人才培养”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会晤。 当天下午,丁校长一行参加了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2012级赴韩学生的入学典礼。东西大学张济国校长首先致辞,他欢迎丁校长一行、欢迎赴韩交流学习一年的多媒体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张校长表示,东西大学多媒体设计学院将通过先进的教育环境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同学们提供最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丁校长在致辞中感谢为我校学子的到来投入各方准备的东西大学张济国校长、国际交流处、东西大学的教授们,并对赴韩的学生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珍惜在韩国交流学习的机会,相信同学们在韩国一定学有所成。 入学典礼之后,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在韩国东西大学会议室召开。合作双方首先向管理委员会汇报十年来中韩合作办学的成效,汇报成果得到双方校长及与会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高度认可。随后管理委员会就新十年的发展目标定位与开拓国际交流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委员会主任丁晓东校长认为,中韩十年合作办学非常成功,未来十年发展需要双方深入探讨。东西大学张济国校长表示,十分重视与工程大的合作项目,希望在十年合作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的合作可能性。会谈中,大家就合作办学发展事项进行友好的沟通,畅谈中韩合作愿景。 3月11日,丁校长与我校在东西大学学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交流座谈。同学们对学校、学院为他们提供的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表示深深的感谢,畅谈了在韩学习期间的感受体会,并对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未来发展提出好的建议。 3月12日,丁晓东校长率代表团到我校友好合作学校韩国蔚山大学(UOU)进行访问交流,并亲切慰问了汽车工程学院首赴UOU开展海外实习项目的师生。丁校长亲切嘱咐学生:“一定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实习机会,要发扬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努力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把海外实习活动作为人生的一次重要的历练”。在韩师生纷纷表示一定会以实际行动圆满地完成海外实习任务,不辜负领导的关怀和学校的期望。 在蔚山大学访问期间,丁校长与李哲校长进行了亲切会谈,代表团实地考察了该校工学院的部分实验室和研究所,双方共同探讨了今后开展合作的新途径。此次访问为两校间合作的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唐幼纯 马其华) 2014年就业暨产学合作教育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发展方向:就业效果、教学改革、产学合作三位一体 3月13日下午,学校举行了2014年就业暨产学合作教育工作会议。丁晓东校长、孙培雷副校长出席了会议,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学院党政领导,全体辅导员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还特邀了部分长期支持我校就业及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的用人单位代表。会议由孙培雷副校长主持。 会上,学生处徐阳处长首先作了2013年学校就业暨产学合作教育工作总结报告及上届毕业生跟踪调研报告。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2013年就业及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毕业生签约率达75.90%,就业率达98.10%,位列上海同类高校前茅。2013年,全校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总数为8300人,学生到岗率为99.6%,雇主单位满意度达97.3%。 之后,孙培雷副校长宣读了2013年就业及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并对这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丁晓东校长宣读了十佳用人单位名单,授予上海铁路局等企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十佳用人单位”称号。之后,丁晓东校长与上海奇亚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海涛先生,共同为2014年产学合作教育新建基地揭牌。会上,上海铁路局人事处处长王建、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岩松、化学化工学院学生李书潇分别从用人单位、学院和学生的角度作了交流发言。 最后,丁晓东校长作了讲话。丁校长首先对学校2013年学校就业和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向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和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随后,丁校长对推进学校2014年就业和产学合作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学校与行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当前,学校正积极推进完全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他希望各学院和职能部门要将毕业生就业效果反馈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就业与产学合作教育的协同联动,加快“一年三学期五学段、工学交融”产学合作教育育人模式改革,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李柳维娜) 大字新闻 为整合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推进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网”3月12日起正式建成运行,网站地址为:http://cxsj.sues.edu.cn,师生也可以通过学校首页快速通道中的“创新实践网”进行快速链接,及时了解学校创新创业最新动态。网站共设有6个一级栏目,10个子栏目,开辟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成果展示”、“下载专区”等栏目,对学校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进行了介绍和展示。网站还设有“联系我们”、“常见问题”等互动栏目,师生可以提交问题或联系我们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此外师生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登录“大学生创新实践网”后,可以查阅或下载相关文档。 第二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来校交流访问 3月14日上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二工大”)党委书记宋宝儒、校长俞涛率党办、校办、科研处、人事处、研究生部、学生处及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负责人来我校交流访问。校长丁晓东、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裴小倩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接待了二工大代表团一行。 二工大代表团首先参观了我校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随后与党办、校办、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处室负责人进行交流座谈,就学校内涵建设与实践、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丁晓东校长对二工大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我校的发展历史、办学定位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丁校长指出,工程大出身名门、本科起点、行业长大、工科传统、特色鲜明,着力说明了产学研合作的特色,详细解释了与行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介绍了以“三学期五学段”的方式打造“三协同”的升级版,实现“产学交融”的情况,及骨干教师教学团队激励计划、面向任务的科研团队建设的具体做法、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经验及体会。 二工大校领导将该校办学历史及特色归纳为工人出身、成教起点、校企合作、工科见长、劳模特色,详细说明了该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将该校的本科教学阶段定位为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着力培养具有职业技能、职业信誉和职业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二工大校领导还指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完整体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工程大与二工大均属以工科为特色的学校,都有与企业密切合作的良好传统,两校有许多经验可以相互交流借鉴。 最后,双方还就研究生培养、青年教师培训、科研激励机制、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此次交流访问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顾静、戴彬) 校科技园与海宁市签署海宁园区合作协议 本报讯 3月18日下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海宁园区合作签约仪式在松江校区行政楼208会议室举行。 签约仪式前,丁晓东校长、史健勇副校长热情会见了前来参加签约仪式的海宁市副市长曹毅一行。丁校长对我校科技园与海宁市的合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科技园能进一步开拓思路,积极进取,努力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创新资源集聚方面的优势,促进海宁园区健康有序地发展。 随后,在合作各方领导的见证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勤健、海宁市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濮新达和海宁市科技局副局长陈继彪分别代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和海宁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等三方共同签订了《关于建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海宁园区的合作协议》。 协议签订后,史健勇副校长陪同海宁市曹毅副市长一行来到科技园仙霞路本部,考察调研了大学生创业苗圃及视云科技、中瑞航空、智汇科技等三家高科技企业。在随后的座谈环节合作各方围绕下一步海宁园区的发展和工作安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此举标志着科技园海宁分园建设的正式启动。作为我校科技园对外开拓的第一个沪外分园,同时也是海宁市第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双方主要领导都予以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科技园将以此为契机,与合作各方精诚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互利互赢,共同发展。并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技术平台、培训平台,将园区建设成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为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品牌的辐射和提升,为海宁市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做出积极努力!(张健) 学校召开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研讨会 3月11日上午,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研讨会在行政楼306召开。鲁嘉华副校长出席会议,党委组织部、教务处、科研处、国际交流处、学生处和人事处等部门教师发展中心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处长缪行外主持。 缪行外处长介绍了我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基本情况和建设规划,指出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凝练和培育各类项目,促进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中心开展的各项培训活动。 鲁嘉华副校长阐释了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教师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各项工作的落实,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同时,对教师发展中心各项目提出具体要求,与会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发展工作项目计划,鼓励落地项目的申报,合理安排项目档期,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驿站”,逐步形成可持续的教师发展机制,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颜令帅) 博雅讲堂 潘建华教授解读中西民俗文化与内衣设计 3月18日,博雅讲堂在仙霞路校区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创意楼开讲。此次讲堂,借助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文广局主办的“艺汇上海——首届上海校园新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推介活动”的东风,有幸邀请到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大师潘建华教授为中法学院学生做了一次题为“荷衣蕙带——中西方民俗文化与内衣设计”的精彩讲座。 潘建华教授为上海戏剧学院服装与化妆设计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特聘专家,上海服饰协会副主任,著名内衣文化专家。曾获得2013年文化部中国服饰文化传承学术奖。 讲座中,潘教授从追溯内衣文化的起源开始,分析了中西方不同民俗文化对内衣设计形式与理念的影响,从价值观念、功能需求与外观形式三个角度重点对比了中国古代内衣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内衣的特点。“荷衣蕙带”语出屈原,代表的是一种俊逸、洒脱、浪漫的气质,此后历代文人更赋予了它一种精神、思想、文化上的内涵。潘教授借此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内衣文化的丰富内涵,它不仅饱含了女子自身的理想、社会对女性知书达理的要求,更深层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潘教授用大量的收藏实例,与同学们分享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内衣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和长期考析研究工作所获得的感悟。其风趣幽默的言语与形象的阐述赢得了台下一次次的掌声,同学们也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潘教授积极互动,讲座气氛轻松,反响热烈。(周颖) 建筑新锐倪量解析中外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皇家建筑、王府与普通民宅有何区别?欧式建筑尖顶与圆顶寓意何在?3月12日,本学期第一期博雅讲堂邀请到水石国际执行总裁倪量老师,他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的影像资料,为300余位同学解析了建筑之美。 倪量老师认为,建筑学是美学的第一大类,绘画、雕塑、装饰、园艺等都是附着在建筑艺术中的装饰物,建筑不但是空间的艺术,更是和技术结合的艺术,建筑要满足人的使用舒适性和心理舒适性。他从中国皇家建筑代表故宫入手,为同学们介绍了皇家建筑开间、进深和色彩的知识,并延伸到皇家祭祀建筑、江南园林、上海石库门等建筑的特色。之后,从雅典卫城入手,介绍了了尖顶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圆顶则是巴洛克建筑的标志。他还介绍了欧洲知名的教堂、博物馆的建筑历史、特色。 倪量老师是业内资深建筑设计师,水石国际执行总裁,水石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执行董事,上海第四届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一等奖获得者,设计规划了位于淮海路的红坊创意园。(才巍) “宝钢班”开班了 39名同学成为宝钢企业“预备员工” 3月10日,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联合办学的“宝钢机电一体化班”(以下简称“宝钢班”)正式开班。在双方合作下,企校共同从刚入学的机、电类专业学生中入选了39名学生进入“宝钢班”学习,并签订预就业协议,这也意味了这39名工程大学生将在新学期就成为宝钢企业的“预备员工”。 车广涛,系原高职学院13级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今年1月,得知学校与宝钢签约联合办学,一直非常关注。“我因为偏科问题,在高考时没能如愿进入本科学习,但在选择专科的时候已经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问题,宝钢就是其中一个目标。”车广涛的哥哥是从宝钢集团分公司成长起来的一名员工,现在已经是部门经理了,在报名前哥哥对车广涛影响很深。宝钢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员工的个人发展,这让车广涛一开始就对宝钢有了认同感,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海的学校,不远千里从吉林省来上海求学。 2月21日,学校和企业面向高职学院13级机、电类专业学生开展招生咨询,车广涛自然早早就加入了咨询的队伍,报名流程、面试情况、未来的“预就业”模式都是车广涛关心的话题。看完招生简章后,“对已加入宝钢冠名的合作班学生签订相关预就业协议,学生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符合预就业协议条件的毕业生予以正式录取,并签订劳动合同,直接进入宝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最打动车广涛的心,感觉自己离向往的目标又可以迈进一步,之后他很快填完并递交了报名表。 面对即将开展的面试,车广涛做了精心的准备,他自己说:“那些天感觉自己比高考还认真,感觉毕业招聘时候的面试提前了。正式的服装、流利的自我介绍还有专业方面的准备一一做齐,希望能顺利通过面试。” 2月25日,面试当天,企业方派出各部门具有资深现场经验的管理人员8人组成的专家招聘团进行面试和机试,机试有200多题,通过36个维度来考察学生的智商、情商、反应能力、价值观和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情况。据车广涛介绍,“和他一起参加的面试学生有近80名,都是来自机、电类专业,竞争还比较激烈。面试现场,8位从来没有见过的企业老师作为面试官向我们提问,我很自信,但心里还怪紧张的。”几轮面试下来,给车广涛印象最深的就是,面试的老师并不怎么关心专业方面的内容,相反更喜欢问他们,是否能吃苦、能否留在上海发展、学生眼中宝钢的形象等等这类的问题。据招聘专家团表示,在挑选学生时,他们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踏实勤恳的工作态度。 3月6日“宝钢班”的39名学员名单正式确定,车广涛成为其中一员,他非常开心,也非常期待之后将面对的学习及实习。“听说宝钢班在学习的时候就能跟着师傅学技术,还是很期待!父母、哥哥也非常支持我的决定!” 未来对于这批学生的培养,从课程设置到结业考试,学校与宝钢企业都拥有全程参与权力和义务,确保学生教学质量,且培养完全符合宝钢的用人需求的人才。校长丁晓东在签约仪式上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生在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学习时间要占到60%至70%,其余30%至40%的时间要到企业去学习。学生的考试也不仅是一张卷子,还要接受企业的动手考试。”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诸骏生则表示:“以往的冶金工业部,专门为冶金工业的企业提供人才,现在我们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不仅为冶金企业也为各类企业培养人才,所以我们需要一些订制化的人才。”(陈文琼、吴薇薇) 微评 人才定制 才巍 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与社会脱节。书本知识面临实践的考验如同白纸,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要学生与用人单位花相当大的精力来弥补。 宝钢班实行的人才定制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校园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换。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答案很多,途径也很很多,但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能与社会无缝对接的人才,应该最重要。 教学团队建设落实抓手 英语高阶课程成功开设 新学期伊始,在校领导和基础教学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高阶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为2000多名大二学生开设了一系列高阶核心课程,内容涵盖了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选读、科技英语翻译、中级英语口笔译、外贸函电、科技英语阅读、英语报刊选读、高级英语听力、高级英语演讲等,为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平台。 高阶核心课程的开设在我校尚属首次,高阶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各位老师严格执行弹性坐班制、坐班答疑制、校内自习辅导制、全程导师制,对该系列课程进行研讨、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确保拓展选修课程顺利开展。开课以来,团队各位老师充分利用上课和答疑时间与学生进行广泛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对系列课程的反馈意见,为该系列课程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高阶核心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拓展学习中培养了兴趣、发展了个性、提高了能力,能根据自身的基础、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拓展内容与方向,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在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增强;教师也利用该课程平台从单一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与建设者,有利于教师实现知识结构和文化积淀的更新和重构;从学校发展看,发展了学生个性和能力,培养了师资队伍,推进了课程建设,使多姿多彩的英语高阶核心课程成为学校教学的亮点,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巫元琼) 第三版 定岗位 定经费 定编制 勤工俭学引入审核制弹性工作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扩大学生在实际岗位中的工作机会,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意识和就业观念,加速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本学期起学校对学生勤工俭学工作进行了改革。 经过前期调研,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有效做法,此次勤工俭学改革以"定岗位、定经费、定编制"为基本思路,引入岗位设置部门党委(总支)审核制度,在部分岗位上实现勤工俭学学生顶岗工作,并在部分学院进行勤助经费下拨,勤助工作自管的试点。 在机关党委的支持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会同机关党委、人事处对机关各处室的勤工俭学岗位进行了重新核定,撤消了一批无实质工作内容的岗位,并对每个岗位的用工数量进行了核定。 此次勤工俭学改革在学校后勤实业发展中心实现了学生顶岗工作,后勤实业中心结合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后勤岗位要求,将宿舍维修工、行政楼19楼咖吧服务员、食堂水吧服务员、宿舍值班员、宿舍充值员等5个岗位进行顶岗工作试点。后勤实业发展中心对这些岗位进行了清晰的工作描述,制定了培训考核办法,并指定带教老师,实行弹性岗位工资。目前已有34名学生报名、应聘,后勤实业发展中心将举行聘任仪式并颁发聘书。 作为二级学院管理的探索,征得学院同意,学校选定,汽车工程学院和服装学院进行勤工俭学经费下拨、工作自管试点。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学院困难生数,往年参与勤助工作学生比例等因素,下拨一定的经费到学院,学院自行设置岗位、核定用工数量,并进行工作考核,津贴标准可以浮动,优先录用本学院学生。汽车工程学院本学期勤助招聘已顺利结束,经过培训后将在学院办公室管理助理、教学秘书助理、实验室助理、学生事务管理助理、就业工作助理等等岗位上开始勤工俭学工作。服装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勤工俭学工作小组,根据学院教学实际情况设置了科研类、实验室助理等岗位。在劳动报酬方面,不再采取每小时9元的固定标准,而是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以及勤工俭学工作考核结果而定,采取9元-13元每小时的弹性工资制。 在学校各部门的支持下,本次勤工俭学招聘共有51个部门参与招新,共收取683份报名表,其中90%贫困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及时跟踪勤工俭学学生工作情况,不断总结改革经验,积极促进我校勤工俭学工作,开展规范化管理,发挥勤工俭学工作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参加勤工俭学工作中实现知识技能的结合,综合能力的提升。 (由馨媛) “小甜橙”铁路志愿者受上海铁路局表彰 2014年上海春运志愿者工作表彰总结会日前在上海铁路局举行,我校在今年春运服务中有突出表现的10名“小甜橙”志愿者获得了“优秀春运志愿者”荣誉,铁路上海站团委为我校赠送感谢锦旗。 2014年是工程大“小甜橙”志愿者第六年服务于春运第一线,由150余名来自松江校区和高职学院的志愿者组成。今年,全市多所高校共计292名志愿者参与春运工作,作为“小甜橙”的龙头先锋,工程大春运志愿者队伍就超过全市总服务人数的一半。今年的工程大小甜橙独挑大梁,跨越铁路上海站和虹桥站两站服务,其中仅虹桥站小甜橙们就服务多达292.3万人次。工程大“小甜橙”逐渐成为全市铁路服务的典范队伍,受到上海铁路局、共青团上海市委的高度赞扬和典型推广。 在2014年春运服务期间,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楷模和感人事迹,有与死神争取时间拯救病患的志愿者、有放弃提早回家的外地志愿者、有每天4点多起床毫无怨言的郊县志愿者、有每小时对外宣传报道的宣传志愿者……小甜橙们的奉献精神成为践行工程大校训、诠释工程大价值取向的典范表现。六年来,团委志愿者中心携手各学院积极组织、培育“小甜橙”的铁路志愿服务项目已然成为我校培养青年公益品德、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和学生干部成长成才的实践“摇篮”,工程大小甜橙铸造起的“甜橙”品牌响彻申城。 总结会上,铁路上海站副站长吴振荣高度赞扬工程大志愿者六年来的精品服务,并对我校长期输送优秀一线志愿者表示感谢。铁路站团委书记陈浩播放了由志愿者们制作的三段视频,视频中的甜橙们各显才华,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在随后的志愿者工作研讨中,我校志愿者工作负责人对上海铁路局和铁路上海站长期以来对我校志愿者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将结合专业优势,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有专业背景的高年级学生不断充实铁路志愿者服务队,逐渐形成志愿服务与学生就业的对接。(王佳杰) 大学生创业之学姐爱上婚纱 毕业了四年的郁陈辰已经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婚纱店,如果让时光倒流到四年前,她一定想不到,自己可以成为一位老板,可以见证这么多的爱情;她也一定想不到,她竟如此的深爱着婚纱,深爱着服装设计。 郁陈辰,系2010届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学院学生。起初刚毕业的她在一家国企上班,担任设计师一角,一年多之后,郁陈辰发觉,公司在管理和制度上总是束缚着自己,不能完全展示自己,于是便开始潜心计划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设计出自己想要设计的衣服。 “起初开一家婚纱店是一时冲动,想做自己的老板,圆一圆儿时的梦想。”婚纱店是所有女孩的梦想,洁白如雪,高贵典雅,但是现实中没有多少人能真的坚持住自己的梦想,郁陈辰为自己能坚守一份梦想而快乐“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但没想到,在我的努力之下,梦想就近在咫尺!” 洁白如雪的婚纱在工作室里美美地陈列着,但郁陈辰也常常对着这些婚纱发呆,现实的创业之路并不易,资金筹措、产品设计、市场推广……每一样都是她的拦路石。 她盘算了自己几年的积蓄在浦东南汇租了家店面,虽然店面离市区有些距离,但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态,她坚定地选定店面,让“郁小姐婚纱屋”开了张。没有客户源,她就抱着自己设计的传单跑遍上海各地民政局,让新人免费体验尝试,继而接收订单。就这样的近500多个日日夜夜,客户开始多了起来,店面也小有名声。郁陈辰说:“在创业的路上,我一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相信自己走过这一关未来会很美好。正是这种乐观的心态,和父母朋友的鼓励,我才没有被那些挫折所打败!” 问起郁陈辰在创业路上印象最深的还是莫过于母校学院的支持和帮助。去年6月,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携手南京东路恒基名人购物中心,共同推出2013名人盛典时装周。郁陈辰作为“艺法之星”被学院邀请参与设计新人作品发布,这次经历让在能有机会在时尚之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推广自己的品牌的她激动不已。 现在的她不仅承接了各种礼服的租卖,还创造了可观、稳定的月收入。这位新晋“老板娘”非常懂得节约,她把积蓄积攒起来,扩大事业,为了更好地完成梦想。 回顾种种经历,郁陈辰说:“她想要更多的大学生知道自己的创业之路,希望可以借此鼓励他们,不管是准备创业的同学,还是正在创业的同学,都不要轻易放弃,微笑着面对自己所经历的,因为这将是你一生所珍贵的!”(汪媛媛) 绿色梦,我行动 ——主题活动之把绿色带回家 3月18日中午,一场“节水节电节能源,爱树爱草爱校园”绿色主题活动在我校开展。此次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办,绿茵节能环保社、机械工程学院志愿者部承办,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工程大根与芽社、同绿联盟:上外薄荷环保社、东华绿手印环保社协办,立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共同参与,吸引了大批老师同学前来把绿色带回家。 此次活动以“关注微信宣传绿色环保”的方式赠送出生机勃勃的绿色小盆栽。据相关活动负责人讲述:“我们这次的活动之所以选择赠送绿色小盆栽不仅仅是为了引起学校师生的关注与参与更是为了传播环保理念,重新点燃当代大学生对致力于节能环保的热情,感受到绿色生机的魅力……”当同学们参与活动手捧着自己心爱的绿色盆栽,所到之处便是绿色的存在,每天对小植物悉心的浇水更让绿色成为眼前跳动的频率,难道绿色的生机不该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颜色吗? 此外,参与活动的师生不仅可以将绿色带回家,还可以为宣传绿色环保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举办方更是贴心的制作了“节能环保合理垃圾分类”的宣传手册并发放给校内师生,让他们可以更加了解环保节能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最后,在大家的拥簇之下,机械学院分团委书记王雁老师亲自为学校道路两侧的大树挂上了一张属于它们自己的“明片”,好似一棵棵香樟树、樱花树、广玉兰、棕榈、红枫再一次拔地而起,激发了同学们对于节能环保的新的认识与重视,希望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传播的更远! (刘洋、张玉希) 二○一四级完全学分制下我校本科 学分制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蓝图,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为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建设,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已启动2014级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2014级完全学分制培养计划的制定与以往培养计划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和发展要求。为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学校在2012级培养计划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按专业属性搭建基础课程平台的模式,进一步优化基础课程体系,更好地为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创造条件。 2014级本科59个专业(方向)按关联属性共分为八个专业大类:机械能源材料类、交通运输类、化学化工类、电子电气类、纺织类、经管类、艺术类和飞行技术。各专业大类培养计划基本结构采用“模块+平台”、“必修+选修”的形式。平台分为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各专业大类共同搭建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切实打破相关专业基础教育的壁障,构建关联专业平台内适度贯通的架构。模块分为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第二课堂。在平台和模块中均设有必修课程组和选修课程组。必修课程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利于终身学习所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日后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选修课程组着眼宽口径人才培养,实现不同专业学科 基础课的交叉与互通,为学生日后转专业、辅修、跨专业选修等个性化学习需求创造条件。 2014级培养计划平台课的搭建,更加利于学生根据兴趣、就业志向和市场需求,灵活选择发展方向。学校将允许一部分优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理论学习、对专业发展有较深的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与爱好,于二年级下在专业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安排辅修、跨学科选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个性化学习活动。 目前,各专业培养计划初稿已定,各院部正在做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学校将有计划的逐步完善培养计划,以“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为原则,继续优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通过搭建扎实的基础课平台,促进对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为完全学分制的推进工作做积极的准备。 (张行) 第四版 《看见》那些未曾看见的真实与温暖 刘芸婷 要想“看见”,就要在蒙昧中睁开双眼。 ——摘自柴静《看见》 有多少大学生会每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去看《新闻联播》?有多少大学生仅仅是从登陆微信,QQ,微博上的一天一条新闻推送上知道最新,最关切的新闻?有多少大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去看看法制频道的守法栏目报道?有多少人会用刷空间、刷微博、刷人人的时间,去看一部有意义的新闻纪实片? 在当代大学生中,关注新闻,政治,法治的男生还有一些,但数量远远低于那些沉迷于“偶像剧”、“爱情剧”、“宫廷剧”、“古装剧”、“言情剧”等等泡沫型、超长连载型、等更新族的女生们。我承认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乐此不疲地等动漫更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不去关注那些时事新闻,而是聚焦在娱乐八卦上;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不在沉浸在图书馆,而是目光一刻不停地盯着手机。 铺垫了两段的议论,反思了大学的某种现状,略有领悟:我们缺少“看见”,缺少《看见》那些未曾看见的真实与温暖。我便是如此,复制一些文艺的,类似“非主流”的美句,在空间或朋友圈发发,装得像个文艺青年,懒懒散散地荒度着大学的美好时光。偶然,经朋友推荐《看见》这本出自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主持人柴静的书,翻了几页就颇有感触,她的文字简单平实,却真实可感,读者犹如亲身经历一样感人。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读完,没有全部每个细节看过一遍就记住,但是,《看见》让我开始去关注一些我以前从未投去目光的新闻纪实,让我的心慢慢敞开,让我去期待人性的美好,让我对生活充满考虑与憧憬。也许,这就是书籍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们,让我们给大脑留下一片净土,去阅读一些书籍吧!去把书籍带给我们的力量传承下去吧! “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乱石穿空,它要拍岸,遇上高山峡谷,自成江河湖海。此刻这水正在平原之上,促急的劲儿全消,自顾自地缓下来,一个温柔的转弯推动另一个温柔的转弯,无穷无尽,连石头都被打磨得全是圆润结实,就这么不知所终,顺流而去。”这是书籍、也是作者给我们传递的力量。我们这一代人的起点太高,梦想的太多,我们看多了太多的偶像剧和电影,觉得我们就该拥有那样的生活。但,回归现实吧,让我们相约一起去《看见》那些未曾看见的真实与温暖。 明天,你好! 刘 洋 无论昨天的雨多么滂沱,今天的天又是怎样阴霾,都不要忘了向明天问声“你好!”。 3月虽才过半,但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我们却经历了太多太多,世界好像并没想象中的那样和平,社会好像也没有期待的那么和谐。很多人因为“昆明事件”、“马航事件”开始害怕坐火车,乘飞机,甚至怀疑自己明天的生活是否还能否继续,明天好像会充满着荆棘…… 昨天,我们因为“昆明事件”的可怕、残忍而悲愤、恐慌,我们怜悯那些无辜的遇难者,诅咒那些如同恶魔的暴徒早些下地狱,煎熬在无尽的痛苦中;今天我们依旧因为“马航事件”的离奇失踪而困惑、担心,我们期盼那些失踪的同胞们早日回家,祈祷上天可以将那些善良的人儿们平安送回,早点结束这让人惊心动魄的玩笑,祈祷他们能够早点和那些牵挂着他们的家人相聚;而明天,我们又会经历什么呢? 明天也许天依旧不会那么蔚蓝,但是太阳却依旧会升起。 谣言有时候就是如同那些可怕的乌云,一句话可能就遮蔽一整个家庭的心甚至是蒙蔽了整个社会人群的双眼,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去辨别那些真假的信息,不去编造、传播那些并不真实的消息,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乌云早日驱散迎接光明。 明天应该依旧充满希望的光芒! 就像我们将美好的希望留给明天,希望明天马航上的乘客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家人的身边,希望明天昆明那些无辜的亡灵可以早些安息,他们的家人也可以早些从悲痛中走出来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明天,我们都希望世界、社会可以更好和平、稳定、充满阳光…… 也许只有经历了风雨洗礼过后的晴天,才会显得更加美丽,只有看过了夜晚的黑,才更加珍惜光明的可贵,不管昨天和今天的我们经历的是悲,是喜,是明朗还是阴暗,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对明天的期待,对未来的憧憬!就让我们把悲伤留给过去,把希望留给自己。生活也许就是这样,黑暗存在着,却始终不会丢失光明,绝望存在着,也同样不应该丢失应有的希望,不管明天乌云是否会散去,今天让我们对明天说声,“你好”! 两会对我们的影响 孙晶磊 为期两周左右的两会已经圆满结束了,可当我问身边的同学们,对于两会的看法时,很多人表示对国家大事不是很关注。其实,两会与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两会,“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于两场会议于每年3月份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大部分会议进程基本上同时进行,故简称做“两会”。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整理,传达给政府。“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我们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要求。可见两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最好体现。 通过两会我们可以了解国家发生的变化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也可以知道国际大局势的变化。我们大学生今后作为祖国建设的主力军,牢牢抓住祖国发展大方向,提高自我觉悟和能力,是今后融入社会更好更快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课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中提到“中国企业,你们可要尽力啊!”表达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信心,学习经济,管理,质量监控的同学就可以多多关注今后中国企业在出口方面的改革。 因此,关注两会,及时关心国家大事,对我们而言有利于确定自身发展的轨道,应该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 马航MH370,回来吧! 卢 敏 “马航,回家吧!千千万万世界人民在等待着你们!”这件失踪的客机里面总共有239名人员,但是其中中国人就多达154人,外国人73名,机组员工共有12名。这里面有才华横溢的少数民族画家,有热爱旅行的老年驴友,有幸福的一家五口,有事业刚起步的80后年轻职员,还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他们本该乘着MH370从吉隆坡回到祖国,但至今没有音信,生死未卜…… 人们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祈祷,泪水在你的脸上,也在我心里流淌。时间分分秒秒,付出最大努力,做好最坏准备。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一起担当。而现在各国纷纷派出飞机、舰船等全力配合马方营救,我们,想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家属,你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世界人民与你们同在。请放心,我们将用最大的努力营救失踪人员。我们能做的或许不多,仅仅是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但是我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定能找到失联的客机。 马航,回来吧,不要再玩捉迷藏了。回家吧,亲友正在迫切地等待着你们平安归来!回家吧,世界人民正在为你们祈福!回家吧,请相信,我们始终在一起,我们始终是一家人、一个整体! 用“理智”守候马航回家 许雨欢 3月8日凌晨开始至今,一架飞机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 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关于MH370的任何消息,希望能解开失踪飞机的去向,祈祷飞机上人员安全无恙。 而在这高度关注中,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的网络途径又再一次发挥了令人又爱又恨的作用。一方面,各种信息通过这些途径能及时让民众得到真相;另一方面,这些途径成为了各种谣言、猜测的摇篮,并且愈演愈烈。 谣言、猜测的迅速传播导致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各种自相矛盾的谣言使真相更加扑朔迷离,并逐渐有掩盖真相的趋势。其次,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有对信息真假自我分辨的能力的,谣言的传播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过激的行为。有的人会认为我们中国人受到了欺骗、欺负从而导致盲目的爱国心理而产生过激的行为。有一些人会带着一些目的来进行,其目的不是消息的传播,而是扰乱视线,或是想引发国际矛盾。作为我们这些真正爱国的人,真正希望我们的同胞安全回归的人来说,帮助这些目的不纯的人传播消息岂不是真的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最重要的是,切身体会地想想,各种谣言的传播对于那些焦急等待消息的家属是多大的伤害,会引起他们巨大的心理落差。在面临亲人生死不明的痛苦之中,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是与他们站在一起的安慰,而不是二次伤害。 作为我们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有明辨是非的头脑,应该更理智,更应该承担起责任。但是现在事与愿违,恰恰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实的消息,或是毫无分辨能力,或是跟风,或是哗众取宠,都毫不犹豫地转在朋友圈、转在微博上面。这绝对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如果我们都不能做到理智遏制谣言的传播,更何况其他人呢? 关心,不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祈福,更不是我们随手点的赞。 奉献让生活更美好 覃秋燕 古人有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许许多多水珠终将汇成小河,那么许许多多的小河必将会成江海。 既然蔚蓝的大海是如此的美丽撩人,那么滴水又岂能逊色分毫呢? 校园的美丽大师——环卫园林工作者,是他们每日打扫校园,处理垃圾。才会有我们如此干净整洁的校园;是他们定点定时的修剪花草树木,才会有我们这如此整齐的参天大树,才会有如此舒适大大草坪;是他们一年四季,给花花草草浇灌,才会有这如此花香弥漫的校园。 当我们躺在舒适的大草坪上沐浴着阳光,享受读书、闲谈的乐趣时,是不是会想到,是他们的奉献,带给了我们校园的美好。 小学的支教者——可爱的大学生们,当你从那老旧的教室走过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不同往日的声音?你是不是也听到了孩子们那稚嫩无瑕的童声?那么,你是不是也转身从窗口探看了一眼,看见了我们青涩的大学生们挥洒着他们的青春活力与爱心,让那些孩子们的脸上扬起了笑容,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份来自校园,来自社会的鼓励与关注。是他们的奉献自我的青春时光,带给孩子们快乐与求知。 当自然灾难突袭的时候,是五湖四海,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志愿者和慈善组织,第一时间去到前线,营救每一条宝贵的生命。带给一个个受难家庭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助与鼓舞。是他们的奉献,让一个城市重新复苏,让一个家庭重建,让一个人扬起希望之帆。 其实在生活中,奉献常常伴随着我们。它可以是地铁上一个小小的“让座”行为,也可以是拾起地上一片小小的纸屑,它还可以是一声浅浅的问候。 总之,让奉献充满我们生活的每一道缝隙吧,让生活美起来,让生命动起来,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也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意义。 中缝 汽车工程学院召开专业 培养目标及课程方案 企业专家研讨会 3月14日,汽车工程学院召开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方案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各企业人员对所需的人才岗位、专业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进行了介绍,表示愿意帮助学院一起进行全学分制下教学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并对车辆工程专业、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两个中美合作项目及汽车营销等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分别提出了建议。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增强了校企双方的合作,为学院发展、为专业发展、为学生发展构建了平台。 (李彦蓉) 艺术设计学院影像摄影 服务部开展社区采风活动 3月15日,艺术设计学院影像摄影服务部在永丰社区开展了一次摄影采风活动。 十多名永丰社区摄影爱好者在接受了摄影技巧与摄影艺术赏析两门理论课程后,在指导老师和志愿者学生的带领下来到了永丰街道仓城历史风貌区开展采风活动。大家行走在老城一街一巷,用心感受老城的气息,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历史的痕迹,活动中志愿者们与社区摄影学员同分享采风中的摄影经验与体会。(程昭) 宜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来校洽谈人才合作事宜 3月14日,宜航(上海)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在我校行政楼812同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进行了人才培养交流座谈。 据悉,宜航此次来校计划招聘的毕业生将主要从事机务维修岗位,同时希望保证公司今后的人员储备。宜航公司还和学院领导深入探讨了关于通航飞行员培养的各项计划,周慧艳副书记为宜航方面介绍了学院飞行技术专业的发展情况,双方还交流了数种培养模式。(杨彦炜) 基础教学学院 举行创新研讨会 3月12日,基础教学学院举行了2013级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创新研讨会,2013级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研究生李桂顺同学在行政楼1308会议室做了题为“Lanthanideions as spectral converters for solar cells”的学术研讨会。 本次交流会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教师融入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提高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凝聚了教学团队的科研力量。(张修丽) 遇见来自星星的你 3月12日下午,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行政楼19楼举行了“来自星星的你——我与师长面对面交流会”。 此交流会以“关键词”形式展开互动提问,其中包括了“梦想”、“成长”、“责任”,还有最近社会热点的“马航失联”、“两会提案”、“昆明***件”等。针对同学们的问题,柴晓冬院长为大家讲述了他在人生旅程中的信念与坚持,刘牧众书记介绍了“我与师长面对面”系列活动作为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项目之一,将每月推出一次。(吕晶晶) 社会科学学院 举行素质拓展讲座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上海文化的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月11日,社会科学学院花艳红老师举行了一场名为“霓虹灯下的哨兵文化到民间隐形结构”的素质拓展讲座。 花艳红老师的生动演讲令同学们收获颇丰,在了解了上海建国初期文化特色的同时,更是明白了看文学作品不能只流于表面,还要去挖掘其深层次的东西,进一步体会文学的魅力。 (邓利辉) 移动网络送机遇 专家指引创业路 3月13日,管理学院邀请到了浙江大学知名互联网培训专家团队的老师们为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主题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企业战略布局”的精彩讲座。 来自浙江大学知名互联网培训专家刘子俊老师首先通过生动幽默的话语向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有关微信,微网,微营销,微营销的知识。通过具体举例连锁经营企业,他令同学们看到移动互联网速度、空间跨区域、随时随地运用等方面的优势。(吴情情) 中韩学院入党积极分子 赴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学习 3月16日,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们经过精心准备,自发组织前往位于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历史文物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 同学们一次次驻足停留,一次次地被惊奇着、被震撼着,党的艰辛创建之路就这样一幕幕呈现在我们眼前。主题内容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党的发展历史又多了一些更具体的了解,同时也感慨党创建之不易,感叹党创建之伟大,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李志海) 畅游知识海洋 争做智慧女性 春光明媚、柳绿花红,机械工程学院举行以“畅游知识海洋,争做智慧女性”为主题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104周年活动,在学院党委及工会的精心安排下,机械工程学院的女教师们来到了上海市松江区图书馆。 在图书馆陈副馆长的热情接待下,女教师们对图书馆的基本建设、布局、各大阅览室和藏书室有了全面的了解。短暂的时间里,老师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吸取养分,更增添了知识女性的自信与魅力。(虞蓉) 资产管理及保障处 赴交大调研 3月11日下午,资产管理及保障处一行前往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习调研。 上海交通大学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张玉平副处长和实验室管理办公室李霞老师详细介绍了上海交大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的服务功能、工作职责与流程。双方深入探讨了资产管理信息公开、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实验室建设的改革与活力激励等方面的思路和方法。(黄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