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凝心聚力齐抓内涵 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2013年新年贺辞 校党委书记 滕建勇 龙去神威在,蛇来春意浓。难忘的2012年即将过去,我们满怀感激和憧憬之情,翘首期盼崭新的2013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全体同学以及所有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 回顾过去的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上海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之年,是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要推进之年,也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学校在市委、市府、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稳步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 一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历次全会、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和九届上海市委历次全会精神,以喜庆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系列宣传教育学习活动;组织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加强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有效性;大力推进了学校实事工程,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年来,学校按照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产学研战略联盟,协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崭新的2013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切实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好的环境引才聚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升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深化改革。让我们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凝心聚力齐抓内涵建设,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衷心祝愿全校师生员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感谢师生辛勤努力 执着进取迎接新年 ——学校举行二○一二年迎新年答谢会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年。在2013新年即将到来之际,12月29日下午,学校在松江校区行政楼19层大厅举办2012年迎新年答谢会,对2012年为工程大的荣誉付出辛勤努力的师生代表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并向全体师生员工、外国专家、广大校友等传达最美好的新年祝福。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丁晓东,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副校长陈力华、程维明、史健勇出席活动。 在迎新年答谢会大厅,校领导与应邀前来参加活动的师生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热情鼓励他们2013年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场的师生纷纷填写心愿卡,把寄予工程大的最美好的祝福挂在了心愿树上。大厅四周展示着师生获奖作品,与会嘉宾纷纷驻足观看。窗外雪花飞舞,大厅里处处洋溢着新年欢乐喜庆的气氛。 丁晓东校长在致辞中对即将过去的一年,学校师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所取得的一系列突出成绩做了回顾,并代表学校表示感谢。他指出,2012年适逢党的十八大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学校凝结各方力量,汇聚师生智慧,为学校的内涵建设增光添彩,为工程大的社会美誉增添了新的诠释,在分享大家取得荣誉和成绩的同时,更看到了工程大人的激情和梦想、责任和信心、成长和发展。 滕建勇书记在祝酒辞中,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辛勤工作、奋发进取了一年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对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所凝结的全体教职员工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坚韧不拨的毅力做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携起手来,按照学校确定的“三步走”战略,朝着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目标,以无比的热忱坚毅和执着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共同为实现工程大人的梦想而努力。 活动现场,校领导们从心愿树上摘取心愿卡,邀请师生上台朗读对学校发展的美好心愿和诚挚祝福。一次次热烈的掌声,把活动气氛不断推向高潮。在场的师生纷纷表示,举办学校迎新年答谢会,这是工程大历史上的第一次,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回顾成绩,展望未来,在倍感激动、备受鼓舞的同时,表达着努力成就更大荣光与辉煌的自豪,和对工程大明天更加美好的祝愿。 (校长办公室) 教育部关工委专程赴我校调研“组织员导师”工作 12月27日,教育部关工委副秘书长郭春开、张勇专程来我校专题调研“组织员导师”工作开展情况。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项伯龙、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陈其昌陪同调研。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丁晓东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褚劲风就“组织员导师”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我校组织员导师、学院书记、组织员和学生党员代表参与调研座谈会。 调研汇报会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巡视员、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陈其昌同志主持,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项伯龙代表上海教育系统关工委致辞,他对教育部关工委领导专程到上海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希望我校将关工委组织员导师参与大学生党建这一做法继续推进创新,不断开创上海关工委工作新局面。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在致辞中就我校的办学状况和发展历史作了简要介绍,他指出我校在探索关工委工作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希望教育部关工委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促进学校将工作做好。校长丁晓东同志向教育部关工委赠送了学校logo纪念牌。 校党委副书记褚劲风同志作了题为《创新关工委工作方法,探索组织员导师做法》的汇报发言。她从背景由来、主要做法、初步成效和难点思考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组织员导师工作状况,总结了我校通过实施三项制度、开展“三个一”活动、进行三个层面工作,全面实施组织员导师工作的情况,并指出通过组织员导师的工作,放大了老同志的优势、助推了青年组织员的能力提升、加强了青年教师的思想引航。 在随后的调研座谈会上,组织员导师、学院书记、组织员和学生党员代表,分别围绕组织员导师对组织员、对学院开展党建育人、对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畅谈了感受和体会。组织员导师潘惠德谈到,组织员导师制是一种有效又贴近学生党员的培养模式。顾惠云老师谈到,自己担任组织员导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和交流的乐趣。党总支书记代表缪行外老师认为,学院是组织员导师工作最大的受益方。组织员丁红娟老师说,组织员导师不仅教会自己怎么做事,更教会了怎样做人。 在汇报和座谈后,教育部关工委领导进行了总结。关工委副秘书长张勇同志指出,工程大组织员导师的工作扎实,老同志参与党建工作敬业、热情,对学生的成长帮助很大。组织员导师工作法经过两年的探索,已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明年教育部关工委重点抓好高校关工委建设的部署提供了范例。 关工委副秘书长郭春开对我校关工委组织员导师工作进行了肯定,她指出我校关工委的工作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特色彰显、成效显著。组织员导师工作法是教育部关工委“青蓝工程”在党建工作中的体现、拓展和延伸。工程大关工委找准工作立足点和载体,以党建育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贴近老同志实际、贴近学生需求开展的系列活动将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拓展,将关工委工作做得更好。(党委组织部) 市委巡视组视察图书馆实验室建设 12月26日,市委巡视组余东升组长一行冒着寒风细雨,在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丁晓东的陪同下视察了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建设。党办主任王陈、校办主任叶峰随行视察,图书馆、相关实验室和学院党政负责人热情迎接巡视组,并对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 余东升组长一行首先视察了图文信息中心。在图书馆第三阅览室,余组长向副馆长张欣询问了阅览室的布局和建设,了解学生在阅览室的学习情况,并对学校党政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与了充分赞扬。在图文信息中心志宏堂,余东升组长对会场的格局和配套硬件设施及功能的开发利用予以了肯定。 在现代工业工程实训中心,余组长一边听取徐新成主任的介绍,一边饶有兴致地查看了现代化的工程实训设备,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机械工程学院柔性制造实验室,余组长听取了程武山院长的汇报,对学院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给予了赞许。余东升组长还视察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中心实验室、航空运输学院中心实验室及其相关实训设备,并在飞行学院丁兴国院长、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缪行外的陪同下兴致勃勃的试驾了飞行仿真模拟机和轨道列车模拟驾驶台。在视察汽车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过程中,余东升组长参观了汽车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听取了王岩松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周洁的讲解,观看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造模型,对我校人才培养特色予以高度认可。 参观结束,余东升组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对我校坚持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主动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表示赞同,同时也加深了市委巡视组对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进一步了解。(党委办公室) 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终期考评团来校实地考察 12月27日,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终期考评团专家莅临我校,实地考察我校两年来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丁晓东,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热情接待了专家组一行。校党委书记滕建勇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和师生员工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专家组来校检查指导,并简要介绍了我校两年来文明创建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 在特色展示阶段,考评团在行政楼406会议室查看了我校2011-2012年期间在党建、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获得的奖项和成果。之后,前往19楼展厅,参观了“2012年校文明创建优秀项目(候选)”展板,“2012年校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候选)”展板,中法学院服装展示,工博会展品,艺术学院优秀作品等。 随后,考评团分组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开展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组织部、工会、科研处、学生处与市教卫工作党委对口部门进行了交流。 我校高度重视2011—2012年度文明单位迎评工作,在校党委领导下,在校文明委的合力协作下,由校党委宣传部、校文明办牵头,全校各院系部门积极配合,协调落实相关检查工作。 本届市级文明单位创建考评分三个环节展开,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已于12月20日赴交大医学院向市教卫工作党委领导和兄弟高校汇报交流了我校文明创建工作。实地考察环节之后,2013年1月4日,我校还将参加文明创建网络在线检查和交流。(文明办) 答疑解惑 共谋发展 校领导与学生面对面 为促进高校管理工作人性化,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民主化水平,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推进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为学生搭建顺畅的参与高校民主管理平台,12月27日下午,由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发起的“我们与校长面对面”活动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成功举行,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丁晓东、副校长程维明、史健勇等校领导以及党办、校办、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科研处、团委、资保处、图书馆、信息办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与百余位学生代表面对面讨论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亲切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本次活动由校学生会主席卢秀萍同学主持。活动在行政楼大厅、教学楼D211、大食堂一楼等地同步视频直播,并首次在网上实现视频直播。 活动发起以来,相关部门通过各团支部、班级收集同学们所关心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1462条,内容既有学校办学特色、发展规划、产学研合作战略等重大问题,也有关于党建、教学、创新、考研、就业、就餐等实际问题。在活动现场,同学们踊跃举手,大家围绕学校发展的定位、食堂就餐问题、如何为考研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多校区办学资源如何共享、如何为同学增加出国交流机会以及增加讲座数量和品种等话题向校领导提问,各位校领导一一作了解答,同时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详细介绍了将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针对许多学生关心的食堂就餐紧张的问题,校领导表示非常理解学生和老师的需求,学校已经下决心改善用餐环境。副校长史健勇向大家宣布了一条好消息:我校有望在2013年得到市有关部门的批文,建造新的后勤食堂,其总容量将是现有食堂的3倍,并分设常规学生食堂、风味小吃、少数民族及飞行员食堂。 对于不少学生关心的复习考研环境的问题,副校长程维明指出学校鼓励我校学生报考本校研究生,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考研环境。在硬件环境上,学校开放多间教室、图书馆借览室供学生复习时使用,同时安排基础教学学院教师为考研同学进行补习。 谈到学术讲座、博雅讲堂等各种讲座时,校领导表示只要学生有需要就一定大力支持,届时会请更多的名人来校讲座,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想听的讲座类型反馈给学校,并期望学生可以主动邀请专家来校演讲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回答关于校区资源共享的问题时,丁晓东校长指出各校区应该共享总校的资源,总校应该提供服务满足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将全面实现多校区共享,对于个别课程也可以让其它校区的学生到松江总部来享用资源。只要学生有需要,学校甚至可以专门安排车辆提供服务。丁校长总结了工程大的几大特点:出身名门、本科起点、行业长大。他指出作为工程大人,我们要为自己的历史骄傲,更要抬起头为工程大的现实发展骄傲!工程大是自己的母校这一事实是大家一辈子的、永恒的烙印,大家要关心学校,关注学校,共同呵护工程大,要学会反哺学校,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活动最后,丁晓东校长对这次活动提出了高度的评价,希望以后增加此类活动,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更密切的沟通。 关于学校今后自身发展定位这个问题,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在回答时指出:我校的奋斗目标是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在未来几年中,学校将坚持“强化特色、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思路,在战略部署上分为三个步骤:一、201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特色大学;二、2020年建成现代化特色大学;三、2028年左右建成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特色大学,走在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前列。滕书记期望学生多自发组织活动,锻炼自己,培养能力;学会思考、提问,展现自己的思想;深刻认识工程大,对学校有认同感、热爱感,知道学校的现在,关心学校的未来,具有忧患意识。最后,校领导们希望通过到场的学生把书记、校长的问候带给同学们,也希望更多的学生关注学校发展动态,一起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校团委) 大字新闻 12月21日上午,在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先进材料创新创意大赛颁奖大会上,我校材料工程学院有3个项目获奖,其中杨尚磊老师指导的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大四学生刘胜团队获得一等奖,他的获奖题目是《轨道交通铝合金材料疲劳损伤实时观察系统装置与仿真的研究》。 日前,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评选出年度高校校报好新闻。我校校报选送的作品,多篇获奖。其中,刘江老师的作品《工程大掀起创意“热”》获二等奖,茅华伟老师的作品《YUE动申城YUE动生活》、陈文琼老师的作品《寒冬未至送暖先行 “冬季爱心屋”开张》和梅元媛老师的作品《真情与责任并重真爱伴理想齐飞》获三等奖。 第二版 为邮轮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丁晓东 编者按:12月19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探讨邮轮旅游热潮下,衍生的市场前景、引发的人才需求。我校作为国内首家开设本科邮轮经济专业的大学,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特别邀请校长丁晓东撰文,阐述我校在邮轮经济人才培养方面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促进邮轮经济发展,是世界港口城市、港口旅游城市提升形象、发展经济的重大机遇与课题,世界邮轮发展重心的东移,使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变得更加迫切。 面对百年一遇的产业发展机遇,人才培养更显紧迫。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邮轮人才的需求量将超过30万,而目前我国培养邮轮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不过10所,培养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学校更是只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所。 邮轮人才的巨大缺口,将成为制约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自己的邮轮公司,但天津、大连、海南等地,都在积极筹建本土邮轮公司。届时,邮轮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本土邮轮公司健康运行的重大障碍。能否拥有高素质、强能力的邮轮产业人才几乎是邮轮产业成功与否的核心。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重视人才,抓好有关专业队伍的建设。人才培养是邮轮业发展的关键”。随着邮轮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对邮轮专业人才“质”和“量”的需求已迫在眉睫,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的邮轮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的邮轮产业人才是我国今后邮轮产业能持续发展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直密切关注世界和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2005年9月,成为全国第一所开设本科邮轮经济专业并招生的大学;2009年6月,与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搭建“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国际邮轮人才培训基地”产学研平台;2012年6月,与上海市宝山区政府、市旅游局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合作,开办了“上海国际邮轮学院”和“上海国际游艇培训中心”。这些人才培养计划的步步推进,表明了我们的态度:积极地为上海、为中国、为世界培养视野开阔、目标坚定、理想远大、求真务实的邮轮高级专门管理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将通过构建多渠道的办学模式,政、产、学、研紧密结合,与宝山区人民政府、虹口区人民政府、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等单位合作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邮轮管理事务与规则的国际一流经营管理人才。 校长送温暖 慰问患病生 12月25日中午,校长丁晓东、副校长史健勇来到学生宿舍,慰问患病学生,丁校长亲手将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大学生助医项目救助款送到她们手中。 为弘扬红十字精神、体现红十字理念,上海市红十字会在人道救助基金中设立了青少年助医专款。我校红十字会为三位同学申请了“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大学生助医项目救助款”的最高金额,为她们提供爱心和帮助。 慰问过程中,丁校长仔细询问了同学入校以来的身体、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指出学校永远是同学们坚强的后盾,要求她们勇敢与病魔斗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学校都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同学们表示校长的慰问和鼓励给自己带来了一股严寒冬日里的暖流,在学校各级领导及老师的关心下,会积极、阳光地生活,与疾病斗争,并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校红十字会) 迎着阳光跑向新年 12月25日下午,一年一度的“迎新年师生阳光跑”活动在图文信息中心广场前举行,校领导、各学院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约500人带着对2013新年的向往和期盼踊跃参加了这次活动。 陈力华副校长在活动中发表了讲话,程维明副校长宣布活动开始,孙培雷副校长为健身跑鸣枪发令。校办主任叶峰、宣传部部长王一川、保卫处处长董大龙等部门领导也应邀参加了活动,体育教学部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谢敏主持活动。 为了提倡科学化运动,在跑步开始前,体育教学部汪涵煦老师在活动现场带领大家进行热身运动,从头部、肩部、腰部、腿部等关节全方位依次进行,引导师生正确健康地进行运动。热身运动结束后随着一声枪响,“迎新年”环工程大师生阳光跑活动开始了。活动由体育教学部教师王彦收领跑,校旗在他奔跑的过程中迎风飘扬并伴随着大家一起到达终点。 本次环工程大阳光跑展现了我校师生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健康校园”的校园文化气氛。活动中校领导和各学院的领导带领着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和学生一起奔跑在腾飞环路上,形成了全校共同锻炼身体、参与健身的和谐氛围,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的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热情、青春、活力在美丽的工程大校园围绕,表达了我校师生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褚昕宇) 校领导亲切看望六盘水交换生 12月25日下午,副校长孙培雷、陈力华来到学生公寓三期57号楼,亲切看望六盘水交换生。学生处处长徐阳、校办副主任张贵州(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挂职教师)、学生处副处长黄文洁、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东阳、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熊筱晶等一同进行了看望。 根据我校与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签订的帮扶协议,2012年9月,20名来自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学生来到我校学习。校领导对他们在异乡的生活十分关心,多次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并要求相关学院及校资助管理中心给与多方的关心与帮助。 近期,寒潮来临,松江地区气温骤降,校领导对他们的生活更加牵挂,指示校资助管理中心给予必要的生活帮助,12月初这些同学在学校爱心屋领取了御寒衣物,当天学校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牛奶、饼干、麦片等食品,副校长孙培雷、陈力华亲自将这些食品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并亲切询问同学们是否适应上海的生活及学校的学习环境,鼓励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勉励大家继续努力,考出好的成绩回报学校的培养和家长的期望。同学们纷纷对学校的关心表示感谢,要以刻苦努力的学习和优异成绩报答学校。(由馨媛) 2012年产学合作教育工作传来喜讯 安置学生8094名 到岗率97.8% 12月25日,学校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召开2012年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学期总结表彰大会,副校长孙培雷、陈力华以及相关处室领导、各学院党政领导、三十余家产学合作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学生处徐阳处长做学校产学合作教育总结报告。2012年学校顺利安置了8094名产学合作教育学生,学生到岗率达到了97.8%。新建基地65家,签约基地总数达到517家,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任务。 陈力华副校长宣读了学校关于《2012年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学期表彰决定》。并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孙培雷副校长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周伟明主任共同为新建基地揭牌,并对产学合作教育突出贡献单位表示感谢并颁发纪念奖牌。学生代表航空运输学院李坤洋同学、单位代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陈建民副总工程师、学院代表服装学院谢红副院长,就围绕产学合作教育进行发言。 最后,孙培雷副校长发表讲话,他对广大雇主单位给予学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谢。他指出,产学合作教育是我校重要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平台。依托产学合作教育平台,学校创建“预就业工程”和“知行大课堂”品牌项目,为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他强调2013年学校要实现“工学交替”向“工学交融”的转变,为我校产学合作教育未来工作指出方向。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对进一步推进2013年学校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使全校师生在获得成就和肯定的同时,也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激发了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陈翼然) 我校教师参与编写轨道安全运营地方标准 日前,受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委托,由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等单位编写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评价标准》总体组工作会议在龙门和一大酒店隆重召开。 来自我校、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处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研究院、上海现代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院,上海申通地铁技术中心、同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我校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刘志刚教授主持。 与会专家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评价标准》的总体大纲进行了讨论,对标准的总体结构做了论证。专家们和编委会其他成员通过总结多年来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并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标准,以满足安全、实用、经济及相对先进的要求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评价标准》,内容为:总则、术语、运营技术设备、行车组织、列车驾驶与运行、客运组织、调度指挥、维修和应急处置预案与救援。会后,行业专家分别与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老师通过组成各章节的研究小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工作安排。 参加讨论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老师分别是原萍、朱海燕、胡华、黄远春、陈文杰、尧辉明、汪磊等。 (陈文杰) 服装学院承担项目结题验收 12月26日,由我校服装学院参与承担的2010年与2011年“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技术开发重大产业化产学研专项预算项目”“派丝特纤维产业链开发和市场推广(项目编号2010-2-zx-1)”和“派丝特纤维及产业链深度开发》(项目编号2011-zx-01)”在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科研综合大楼会议室召开结题验收会。 本次验收会,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上海印染行业协会等7位专家参与了评审。我校服装学院院长胡守忠、副院长沈勇与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承担单位就课题情况进行了汇报。 派丝特纤维为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纤维,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一期、二期先后投入技术开发费用500万元以及设备改造费用2000余万元进行重点开发与市场推广。我校服装学院沈勇、周静、胡守忠分别独立承担“派丝特纺纱及染整关键技术研究”“派丝特纤维市场推广策略研究”、“三枪-PARSTER”联合品牌市场推广的战略研究,由学院联合组成产学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研究对派斯特新型纤维性能改善以及品牌市场推广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有力的推动上海纺织产业转型发展,强化上海纺织自身创新能力。(服装学院) 我校承办“娃哈哈”首届上海高教自考销售策划大赛总决赛 自考销售管理专业上演“真人秀” 自考生不采用大规模的书面论文考核,而以真实情景大赛形式考核,让考生们感觉到新鲜、惊喜。作为高教自考销售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改革创新的一项试点工作,“娃哈哈”首届上海高教自考销售策划大赛总决赛12月22日举行。本次销售策划竞赛活动由中国市场学会、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我校和上海行知教育促进会承办。 经过激烈竞赛,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聚力队从1263名学员组成的264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继续教育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次大赛名誉主任、专家组组长、我校陈力华副校长、中国市场学会秘书长赵宏达、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程倍元、上海市自考办主任汪成辉等出席本次大赛活动并作了发言,高度肯定了此次销售管理实践课程的改革方向。陈力华副校长表示,本次大赛同娃哈哈上海公司合作,采用真实情景的大赛形式代替书面论文考核,对于培养实践型、创新型销售策划人才,意义重大。他希望上海能做好这一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并在试点过程中,逐步完善,力创试点的典范。 出任本次大赛的评委是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梅清豪教授,捷中国际驻上海首席商务代表,中国市场总监学会常务副会长仲粤东等著名专家。评委专家们精彩的点评,也为大赛增添了鲜丽的亮色,让参赛的同学受益匪浅。 我校自考销售管理***学班学生肖南海在决赛中介绍到,他年近30,又有自己的公司。在未入学前便尝到了销售管理的酸甜苦辣,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今年暑假,他在完成了各门理论课程后,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在娃哈哈公司的支持下,参加了本次销售管理大赛。他和团队顶着酷暑炎热在校区社区、超市大卖场、广场商场,闹市集市广泛地为娃哈哈产品做市场调查、销售策划、品牌推广、营销销售实践等活动。“这次大赛是真正将系统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相信能使之后的职场道路更加通畅。” 此次大赛的成功举**明了校企合作,以大赛为平台的实践课程考核改革创新的优越性。因此,大赛受到了考生的欢迎,得到了企业的支持,展示了新的实践考核方式带来的丰硕成果,也为自考实践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杨国平) 第三版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掷地有声 完善责任制 管理抓落实 12月27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通报会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顺利举行。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党委副书记田信灿、褚劲风,副校长陈力华、程维明、史健勇出席会议。全体中层正职、第二次党代会代表、教代会代表列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主持。 会上,校党委书记滕建勇通报了2011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随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滕书记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通报:一是关于“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破解难题的能力”的落实情况;二是关于“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水平”的落实情况;三是关于“走基层、转作风,加强工作调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落实情况;四是关于“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人尽其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的落实情况;五是关于“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学科建设”的落实情况;六是关于“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的落实情况。滕书记要求,学校党委要以本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为契机,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广泛开展相互谈心,努力查找班子和个人存在的不足,提炼今年整改措施,务求实效,切实做好2013年度的工作落实。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褚劲风对2012年度全校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考核进行了总体部署。 (党委办公室) 598个组织生活“微方案”践行十八大精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校党委以组织生活“微方案”的形式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将党的理论、声音,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微言微语方式传递。目前,全校已征集组织生活“微方案”598个,在校内初步形成组织生活“微方案”库,供各基层党支部学习借鉴。 规范分类,拓展“微方案”内涵 “微”的特点是短小、精炼、紧凑,易于传播,可操作性强,普适性、移植性强。组织生活“微方案”切入点小,通过在一个个小片段以小见大,微言大义,达到对党员的思想引领。活动中,党员们提出设计的微方案包含“微学”、“微思”、“微行”等多个方面。 “微学”:选取一个微小的角度,深入地学习十八大精神,特别要学好十八大报告中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相关内容;设计个性小卡片,彰显大心愿——学习十八大,说说心里话;做个有心人,讲述身边党员的微故事,在细微和平凡中彰显党员的优秀。 “微思”:用现代通信平台交流身边感动的人,感动的事和读过的书带来的点滴思考;谈谈五年来身边的“微改变”,说说自己的新领悟,探讨在新时代中党员如何发挥先进性和纯洁性。 “微行”:坚持善小而为之,积少成多,坚持不懈地做微公益,让看似微不足道的爱心汇聚强大的社会力量;开展“寻访红色记忆”的组织生活,通过党员自主设计红色基地寻访路线图,汇总实地走访后的所见所思设计成明信片,与其他党员群众分享。 打破围墙,搭建“微交流”平台 “微方案”中由党员作为选题的发源地,鼓励师生党员将党的十八大精神、高校的中心工作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学习的实际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从身边人、身边事着手,紧密的贴合高校教师党员科研教学的需要,贴合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需要。比如机械工程学院实行“互学·分享——学生党员“微电影”活动,将同学们设计的垃圾环保分类箱的故事拍摄成小电影,加深了对“美丽中国”的理解,极大地调动了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组织生活的有效性。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支部创新组织生活,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服务社会,成就自我”为主题的共享微语录现场快速问答的活动,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变“长篇大论”为“短小精悍”,变“单一型”为“多样化”,变“灌输式”为“互动式”,提升了党内民主的氛围,增加了组织生活的多样性。 创新手段,丰富“微课堂”形式 各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出了时间短、内容精、形式活的“微课堂”宣讲形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微方案”中充分利用博客、微博、微刊、微信、微群等互联网络等快速便捷的现代化计划和多媒体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将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良好表现,组织生活的良好效果,群众的良好评价快速传播和反馈到党员群众当中,形成“党员——党支部——群众”构成的互动沟通联络体系。对于党员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党支部以微博、博客等其他互联网络途径予以解决和反馈,增强了组织生活的有效性。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党章,航空运输学院党支部实行了上下联动,覆盖到面“微党课”,给力党员教育,受到了好评。社会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实行了组织生活“微公益”主题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为人民服务活动中”锤炼党性。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学生党支部实行“党员追星,支部晋级”为主题的系列组织生活,通过“定方向,践行动,追目标”的党员自我激励和提升的过程,在支部内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部) 志愿者中心获年度“最具活力奖” 日前举行的2012年“牵手上海”年度总结会上,我校团委志愿者中心因一年来在儿童医学中心、莘庄阳光之家项目中的突出表现,荣获2012年“牵手上海团队奖”之“最具活力奖”。 今年以来,以公益服务社会、创新服务模式为宗旨,校志愿者中心不断加强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莘庄阳光之家的服务力度,定期选派经过培训的优秀志愿者,前往基地为弱势群体开展相关服务。志愿者们用心为儿童医学中心的病患儿送去关爱和温暖,陪伴他们阅读、游戏,帮助减轻孩子的病苦;用心为阳光之家的特殊群体带去简易生活科普知识,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欢迎和好评。 我校志愿者中心加强对已有服务基地的建设和完善,铁路上海站、上海科技馆、佘山登高等服务基地、项目受到高度赞誉,并创新出诸多新形势,内容不断丰富多彩。除此之外,志愿者中心继续思考结合学校特色,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效果、突出志愿服务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育人功能,以科普志愿、文化志愿为出发点,建立了上海铁路博物馆、松江区街道科普巡回服务等新基地、新项目,受到多方好评。 志愿者中心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做好服务基地联动建设,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团委) 第四版 我眼中的幸福 张桢铭 静谧的夜总是让人陷入深深的沉寂,然后追忆着、思考着、迷茫着。或是悲伤,或是喜悦,但一番躁动后,留下的除了寒冷,什么也没有。常常认为自己就像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更谈不上所谓的幸福。幸福,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或许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缝隙,只是我们从来没意识到它。 幸福是什么?曾在在歌词里这样唱到:幸福没有那么容易,才会让人特别着迷。这是在追寻爱情时的幸福,我一直坚信,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总会遇见那个属于自己的她,无论现在过得如何的窘迫,又或者是多么的失败,总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我相信这就叫幸福。追寻幸福的征程,是条布满荆棘的路,但又在深深刺痛你的时候,夹杂着醉人的玫瑰花香。要有收获,就必须无畏困难的付出,抱着即使竭尽全力也什么得不到的心,去努力。当自己最终达到这个终点时,那种喜悦,那种满足,就是我眼里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夏日的午后,惬意地坐在亭里,品一杯香茗,手握一本书,静静地品读,迎着温热的风,这就是幸福。简简单单的,就是幸福。经过繁忙的一周,有一个周末,可以在家休息,或者出去吃个饭,看看电影,找几个和朋友去KTV唱唱歌,这就是幸福。 一些人喜欢抱怨,自己有多么的不幸。其实他们已经比很多人过得幸福了,却依然不满足,让本来简单的幸福,变得复杂。其实,偶尔静下心来,去关注你身边的东西,就会发现幸福随处可见:可能是你喜欢的运动员,赢得了比赛;可能是你养的花开了。亦或,你收到了远方的来信,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几个陪你一起疯狂的朋友,这些看着细微的东西,充斥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小到你根本不会去在意,但当你去发现时,这就是幸福。 那些幸福是那样的近,但对我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有一颗能享受的心,去体会它的奇妙,有一颗平和的心与包容万物的豁达,那幸福就无时无刻的在你的周围。 在繁星点点的夜里,坐在田野旁,看星星的闪烁,或是等待流星划过夜空,开出绚丽的那一刻,看飞舞的萤火虫,看远方的霓虹,感受微风过处留下的泥土的清香。 这就是我眼中的幸福。 芭蕾舞观后感 陈玲玲 芭蕾,是唯美的代名词。 记忆里,只看过《天鹅湖》,也归咎于自己的孤陋寡闻吧。直到最近观看芭蕾舞《茶花女》之后,方知道芭蕾舞虽不像歌剧一样演唱出来,但舞者们优雅的舞姿,已将寓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为扩充自己的见识,还特意回去了解了相关方面的知识。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它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包括芭蕾舞剧、歌剧芭蕾、交响芭蕾、音乐芭蕾。 如此观之,其实艺术本就无明显的区分,因为自己的浅陋知识,一味地觉得芭蕾不就是踮起脚尖跳《天鹅湖》的代名词吗?眼光狭隘确实是件可怕的事情,但更可怕的是,让这件可怕的事情一直可怕下去。如何改变现状,以前师长们一直建议多读名人传记或励志的书,也许是很不错的方法,但常常感觉自己并不能以名人的思维去想事情,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后来想想,世上也无两片一样的叶子,而且是名人就会有其过人之处,强求不来的,自己用自己的思维解决就好。开拓自己的眼见,旅游、看书等都是极好的办法。俗话说的好,“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心想改变,终有一天会实现的,就算不能完全实现,照着自己的轨迹行进,也会接近目标。只要行动起来,不管结局如何,还是拥有的回忆,都将是美好的。 芭蕾舞《茶花女》不禁让人唏嘘,虽然女主角去上流社会走了一遭,但结局却是悲剧的,看多了美好的结局,总会为伤感的结尾而伤感不已。难道美好都会有消散的一天吗?可越是美好的东西越会让人留恋不已,也许就是物以稀为贵吧。动人心弦而又感觉如此真挚的旋律,舞者们优美而感觉无瑕的舞姿,感觉如情景再现,眼福自是大饱。 芭蕾舞,不仅是艺术展现,也是来自心底的唯美震撼。 写给那个少年 王 亚 去掉偏执,我懂得了。毕竟长大一岁了。 缘本是幻化,一些人在故事里,那就只在故事里安好,少年不悲不喜,生活,且过且珍惜。夜色依旧安好。 回想当初信誓旦旦的许下,我的18岁会在大学里度过,幻想着成年的快乐。可是最后的最后,什么都只成了泡沫。隔岸的灯火,温润着寂静,透过那淡淡的雾气,我坚强里带着柔弱,洒脱中带着恬淡,在执着中守候着自己,安静中坚守着岁月,等待年轮抵达时光的对岸,不急不燥。庆幸,那年闪过的很快。感谢有你们陪我度过。我不痛不痒。静好…… 蝴蝶为花碎,花却随风飞。不错,现在的我很是坚强。我无所谓我会被时间消蚀成什么模样,我只需在我的世界里活出自己的模样。称不上笑傲江湖,但也做得到独闯天下。一年的时光,把我从幼稚推向成熟,怀着对旧时光的眷恋,我背负了偌大的担子。要学会适应,要学会独立,要学会做到自己以前认为不可能做到的种种。有人说,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我想我该承认,我是个恋旧的孩子,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但有时却提不起兴趣。 有人说,很多事只有淡淡地看着才会明白。我们都是过客,生命不过是一场虚幻,更像是一部老片子,一场不着边际的闲聊,他往往把那沉重稀释成清浅,把深刻稀释成简单,把悲伤调和成寡淡,不悲不喜。其实看穿了,人生也只是所谓的单行道,偶尔会在某个拥挤的地方闪出一个转盘。 N年的岁月中,经历了太多太多。有欢喜的,有悲伤的。有过感动,有过愤怒,有过依恋,有过后悔,有过冲动,有过不理智……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电视剧中的忧喜掺杂安排好的,不由得你做任何安排。试想,如果可以,谁不愿让一切重来,不再让那匆匆的脚步匆匆地走过人生,不再让别离与邂逅写满期待与无奈?可是,时间总是不留任何情面。少年,你可懂得? 或许是因为感动,相隔五年的距离,那个女孩与我在拥挤的转盘处重逢。我感动,欣喜。回想到曾经的誓言,发现我们依旧很好。她说,“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想说,“亲,你若晴好,我便心安。”五年的距离,让我懂得时间冲不掉真挚的友谊。又有十多年的距离,在大学,我遇到了从小一起玩大的伙伴。这似是造化弄人,又像命中注定。会不会再几年以后,我们在某个转盘相遇? 想想,在大学里呆了足足一学期了,看到了大学里的人情世故,体味到了独在异乡的苦楚。原来,这里,是我当初坚定的说要呆四年的地方。可是我旁边的你们,到哪里去了? 曾想过要感慨些什么,如今也一股脑地倒了出来。写给那偏执的少年。 大学是个可以锻炼、磨练自己的地方。丢掉你的胆怯,丢掉你的软弱,去拥抱这个所谓的半个社会,去学会适应。少年,有时候你可以留恋过去,但不可以活在过去。少年,你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但要记得,你并不是自由了,可以随心所欲了,你还有一个说不出是什么的梦想要实现。加油。四年的路上,你会有以前的朋友,和现在的朋友。你不会无聊的,少年,相信自己。加油。 心之乐章 宋京锐 “幽咽泉流冰下难”。嘈杂的街上,突然传来一阵清冷的音乐,脑海里就闪现出这句诗。循声望去,是二胡! 经典的二胡演奏曲,要数阿炳的二泉映月了吧。不知道是怎样回旋往复的曲调,会让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甘愿俯身跪下,去用心聆听?相信那音乐定是有很强的穿透力吧。它穿透人心里那堵厚厚的墙,一直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正如此刻,这凄凉哀怨的音乐,穿越喧闹拥挤的人群,直抵我的内心深处。而后,整个人被这音乐牵引着,它让心忘却了周围的一切。霓虹灯闪烁的夜景,人群里的欢声笑语,川流不息的车辆,只留给心一份宁静。 我想,当阿炳用那仅有两根弦的乐器,弹奏出这让世人为之动容的乐曲时,他一定是倾其全部,用一颗历经坎坷,却依旧静如止水的心在演奏。想来这乐曲该是他颠沛流离,坎坷曲折的一生的缩影吧。 怔怔地站在那里,远远地看着那位专注地拉着二胡的长者,我不懂得如何欣赏这乐曲,也无法评判这一场露天音乐会的好坏,亦或是它的价值意义如何。但至少,我觉得,对于演奏者自已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演出。尽管身在露天广场,尽管他真正的观众寥寥无几。因为在这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里,是他一颗诚挚的心,而这,足以成为他今晚演出成功的理由,不是吗? 因为用心,阿炳弹奏出千古流传的绝唱,也是因为用心,今晚,那位长者拥有了属于他的舞台。心之乐曲。用心,你将演绎出你独一无二的精彩。 抬起头,看着偶尔有星星闪烁的夜空,长舒了一口气。停滞了好久的步伐,该继续了吧。此刻,心里满满的勇气。既来之,则安之。上海,这个繁华,生存竞争却又如此激烈的城市,真的是让人既爱又恨。尽管如此,我相信,只要用心,就一定可以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在浩渺宇宙中拥有自已的一片天空,演绎出属于自已的精彩的生命乐章。 我们要对社会负什么责 徐张唯 所谓的“社会”是什么?要解释这个抽象的问题,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在何种环境下产生了“社会”这个概念。 追溯到古时,那时,我们人类的祖先远远没有我们现在这么聪明,也没有强大的工具,人口数量相对其它物种也谈不上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生存。 我认为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最小的社会。因为我坚信,社会的功能就是使“1+1>2”。有人会提出质疑,那些狮子或者其它群居于地球的生物,也存在社会的概念吗?其实,动物的群居和人类社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1+1”所产生的附加值实在太少了。而产生这个区别的关键是,人类学会了社会分工,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我们细分出了各个行业,各个职业,使每个人的价值得以最大化。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人类的需求有这么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说最原始的社会是用来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那么显而易见的是,现在的人们所处的社会,由于人口的激增,社会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人们的共同需要,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其它的因人而异。但是,社会的附加增值效应,依然可以很全面地覆盖到所有的需求。因为其根本还是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组织创造财富,再反馈给个人。 最小的社会可以只由两个人组成,也可以是一个村子,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当然最大的社会就是现在地球上的这70亿人口组成的“地球村”。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往往也与社会成员的数量成正比。有一句古话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正因为社会给予其成员那么可观的福利,凡是大的社会越会也越容易产生依托于社会,却不做任何付出的人。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社会的新生力量,也就是我们九零后,零零后这一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开始缺失,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开始下降,这种情况在城市中的新生代中尤其明显。 每每看到新闻上那些漠视跌到老人,使得老人死去的事件发生,我总会无奈的感叹。你们要救的不是老人,而是你们自己啊!如果你对社会中他人的社会需求不加以帮助,长期下去,越来越多的人会淡忘社会责任,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漏洞百出。试想,如果哪一天你倒在街道上,不再有人来帮助你了;试想,哪一天我们的社会,所有人都消极工作,甚至没有人工作,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子?为了生存,你需要亲自种庄稼来获得食物,亲自编制布料,亲自教孩子文化知识,亲自搬砖,做生活所需的所有事情。这种生活你敢想象吗?我有些危言耸听了,但是由于社会责任感缺失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存在的。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去感激一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抛开那些虚伪的利益观,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社会分工,学生不再以拿毕业证书为目的,而是当作为社会储备动力,劳动者不再为金钱,而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拾为社会付出的思想,社会反馈给你的财富只会比之前更多。 末日钟声 周 超 清晨 你敲响在我甜美的梦里 把我从熟睡中唤醒 一下、两下…… 重击在我安静的心房上 让我惊恐不已 即刻而起 整装出发 去前方把希望寻觅 呼着寒风的气息 踏着清凉的晨曦 忽记起 开学典礼上的只争朝夕 天凉了、冬风起 雪花将至 支离的梦的碎片 如枯叶般散落满地 此时钟声响起 声声清脆悦耳 催人搏击 温床上的你是起还是不起? 中缝 恭祝全体师生员工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来校举办讲座 应材料工程学院邀请,12月21日,台湾清华大学龚正教授来校举办了题目为《从基本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谈纳米级CMOS器件的特性》的学术讲座。 龚正教授主要讲述了半导体器件物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并重点阐述了纳米级的COMS器件的结构及应用,及其针对特殊结构解决的对策等,最后通过理论和对实验结果的阐述给出了结论。 (郝惠莲) 航空运输学院培训东航员工 12月21日,飞行学院为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飞行技术理论及实践培训班,东航运控中心飞行性能部姚志刚经理等一行17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围绕飞行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飞行模拟器的操作方法进行。党淑雯老师介绍了飞行技术的相关理论,详细讲解了飞机机载设备的功用、原理、识读方式及使用特点。徐宝纲副院长为学员们进行了飞行技术模拟器训练,全体学员都认真培训了在不同气候情况和飞行状态下的飞行驾驶方法。 (党淑雯) 社会科学学院举办“考前互助” 12月26日,社会科学学院举办“考前互助”活动。此次活动主要以大二同学所学的《概率论》、《线性代数》两门学科进行考前指导。 参与此次活动的“指导老师”是大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赵俊伟同学。他准备充分,讲解中条理清晰,侧重点明确,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同时,他又针对性地找出历年真题进行讲解,台下同学不时举手提问,赵俊伟同学也逐一对其进行讲解。 (姚丁玲) 高职学院工会组织培训活动 12月22日至23日,高职学院工会开展了以“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推进服务型工会建设”为主题的学院工会组长、系部工会主席培训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柳如荣为与会人员作了“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报告”,他从十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国内外形势、环境、依据等方面的分析,来进一步推进高职学院2013年的行政和党委的各项工作。工会主席沈国平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总结。 (树长根) 低碳环保创建美好家园 12月24日,机械工程学院志愿者部的同学们在松江区檀香幼儿园开展了以“低碳环保,创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教小朋友认识植物、畅想未来美好家园、动手画一画我心中的理想家园三部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朋友在铅画纸上描绘起他们喜欢的未来家园,他们的想象丰富有趣,一幅幅可爱的构思跃然纸上。(翟世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