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21期(总第685期)本期四版 第一版 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我校召开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会议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广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班子的公认度,激发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和群众的民主意识,确保我校党组织换届工作的规范有序顺利推进,10月19日上午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校党委召开了2010年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汪泓、党委副书记田信灿、褚劲风、副校长郝建平以及全体中层正职,会议由汪泓校长主持。 党委副书记褚劲风同志介绍了基层党组织换届中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和党支部两个层面以及学习动员、党员大会筹备、党员大会召开三个工作阶段的主要工作要求,详细阐述了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政策依据、组织构成、委员任职条件、工作要求、基层换届工作程序等内容。党委副书记田信灿同志介绍了我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调整情况,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委员会,撤销中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总支委员会》等九个基层党组织调整的决定。 最后,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同志代表学校党委作了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动员报告,并代表校党委对本次换届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他强调:一要深刻认识党的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各级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换届选举工作,基层党组织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对于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要把握关键、严格程序,切实做好这次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要加强学习党的换届工作文件,提高对换届工作的认识,严肃工作纪律,抓住关键环节,扎实细致地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换届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加强领导,统筹兼顾,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在换届工作中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选好书记,配好班子,把党内外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把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党委组织部) 图片新闻 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10月18日上午08:30,我校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召开了全校岗位设置工作会议。汪泓校长解读了国家、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提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要求。并希望珍惜眼前大好机会,做好学校的十二五规划、明年预算、竞争性产学研重大项目等工作。党委书记滕建勇从四方面对岗位设置工作提出了要求:第一,摸清家底,合理设置各类别结构;第二,规范程序,把握好节奏;第三,把眼前情况与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并为将来发展留有空间;第四,校院二级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朱君璇) 自我认识 自我提升 自我超越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来我校传经送宝 10月14日下午,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举行于漪老师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殷一璀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于漪老师以高票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成为“每月一星”宣传活动的“第一颗星”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10月15日上午,荣获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于漪老师应邀来我校作师德师风教育专题报告,报告题为“学做教师”。在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81岁的于老师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她从教59年来的经验和体会。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中青年教师、辅导员、机关干部聆听了报告。 于漪老师首先告诉大家,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是传承精神文化的,她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她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自我认识。她以自己从教生涯中的两个失误为例,提出“老师们的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要想做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在实践中跌打滚爬,不断成长。于老师认为,教师就是人之楷模,因此,她以“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教育要以人格为依据,对学生产生影响靠的就是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两句话作为座右铭不断勉励自己。于漪老师给自己两把“尺子”,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既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又能“借别人的脑袋,博采众长”。她谦虚地说自己一辈子上的都是遗憾的课,因此每次课后都要做记录,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于老师始终这样认为。她提醒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她指出,清醒地认识自我是完善人格的前提,越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有前进的动力。 第二,自我提升。于漪老师回想自己的生涯中有两根支柱:“学而不厌”和“勇于实践”,两根支柱的聚焦点是“反思”。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老师们,教得好首先要学得好,教师要通过勤于学习补充“源头活水”,因为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而教育就是生产知识的生产力。她将学习经验归纳为以下三点:重要理论反复学;紧扣业务深入学;扩宽视野广泛学。我国的教育发展到现在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道远。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容易,因此我们一定要多学,广泛学,一天至少要花一个小时学习。学习之后还要勇于实践,教育重在启发、引导、点拨、开窍,作为语文老师的她要求自己在备课时将课本上的每篇文章内容以及作者的用心用意了解透彻,力求自己真懂才能教会学生,“课不能只教在课堂上,而是要教在学生的身上、心中,这样才能教有成效,成为学生的文化积淀,”于老师这样说到。她强调,育人为本非常重要,三尺讲坛是会影响孩子选择人生道路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性,要让他们在任何环境中都有很强的判断力,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她以自己全身心爱学生的事例引出教师要将心比心,以身作则,对孩子要丹心一片,要扶植他们的优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可以超越亲子之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都是于老师一生感悟出的道理。 第三,自我超越。于漪老师说:“人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超越自己。“教育的事业是紧跟时代的,教师的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教课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一切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考虑,教材要烂熟于心,她希望年轻教师不断锻炼,不断实践,一切要将知识传授、智力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熏陶融于一体。她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培育人的心灵,教师必须遵循师德师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漪老师用屈原的话做的结语,是对自己五十多年来热衷教育事业精神的概括,也是对在座教师们的真诚勉励。 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对于老师精彩而生动的报告表示感谢,并指出,于老师的报告是对自己几十年工作的一种感悟,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于学生的热爱,让每个在座老师都深受启发和教育。最后,滕书记同在座老师们再一次品味了于老师的经典名言,如“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上课是用生命在歌唱”……,于漪老师为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不断探索,展现了她高尚的人格和师德,给在座的教师以谆谆教诲。他号召全校掀起学习于漪老师的热潮,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报告后,全体校领导上台向于老师表示感谢并合影留念。 (新闻办) 汪泓校长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专题演讲 10月13日,在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的共同指导下,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2010中国邮轮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亚洲邮轮协会主席(SAACC)、歌诗达、皇家加勒比、地中海三大国际邮轮业巨头和旅行社、学术机构参加,共同探究亚洲邮轮业发展趋势及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的展望。论坛就如何进一步整合我国邮轮产业资源,积极打造国际航运中心,促进中国邮轮产业发展与建设、深化邮轮经济政策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我校校长汪泓、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忠、副院长邱羚、胡斌率学院教师、邮轮专业教师、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成员、邮轮专业学生参加此次会议。 汪泓校长代表我校和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在大会上作了“世界邮轮发展新态势下的中国邮轮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的主题发言。内容主要围绕世界邮轮经济增长极东移、新形势对中国邮轮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邮轮人才培养战略、邮轮学科建设思路等展开。邮轮产业作为上海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成为国内一流的邮轮母港和目的都市地位已经初步形成。而面对中国邮轮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国邮轮经济发展将面临严重的人才匮乏瓶颈。 学校在高级邮轮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中国邮轮人才教育前列。2005年,学校在国内最早开设邮轮经济专业,是目全国拥有邮轮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八所高校之一。2009年,学校与上海旅游局、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共同携手,联合创立“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暨“上海国际邮轮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学校又成功申请到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重点研究如何实现对国际豪华邮轮、都市旅游和高档酒店的现代化管理。2010年9月,学校邮轮专业师生登船考察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未来学校邮轮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将重点关注如何满足我国从邮轮新兴国家向邮轮大国迈进的需要,着力在邮轮上、中、下产业链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全方位联动,并在邮轮人才层次结构上实现高端战略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基层技能人才的交错互补。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未来也将重点研究邮轮产业动态、邮轮消费行为、邮轮管理模式、邮轮旅游对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环境、文化影响等方面,从研究上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最新前沿动态的信息支持。 (孙瑞红) 我校举办第23届敬老节老干部座谈会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体现党和政府对老同志的关爱,让老同志度过一个祥和、愉快的节日,10月14日上午,在仙霞路校区725会议室,我校举行欢庆第23届敬老节老干部茶话会。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汪泓、副书记褚劲风、副校长郝建平、孙培雷、陈力华、程维明、党委组织部部长张伟林与全体离休老干部、退休局级老领导及部分老干部家属等70余人欢聚一堂共庆九九重阳节。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褚劲风同志主持。 会上,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同志代表校党委向全体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衷心祝愿老同志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滕建勇同志向老同志们通报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今年以来我校党建工作,服务世博,创建学校科技园等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了32年学校所走过的路程和取得的可喜成果。他表示,在教育部和市政府、市教委的领导下,学校经过自身的努力,抓住了机遇,抓住了办学特色,学校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内涵建设、积极为企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学校的学科与上海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这与在座的老同志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他强调老同志是学校工作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可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请老同志在如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如何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多提建议和意见,衷心祝愿老同志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汪泓校长满腔热情的向老同志通报了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单位、学校的工商管理等四个学科学位硕士点的突破、学校在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她感谢在座的老同志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要把老同志关心和照顾好,并向老同志表达了节日的祝愿。 老干部们听了校领导鼓舞人心的报告后,感慨万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衷心感谢校领导对老同志的关心、爱护和尊重。离休干部李耀新当场作诗一首:一席话语暖心窝,工大多处作楷模,团队精神力无边,待看来年结硕果。校领导还向90岁的张剑方、黄子俊两位老同志、85岁的阮顺祥、季汉珍、贺庆仕、毛立、马捷五位老同志、80岁的张秉恕老同志分别赠送了生日慰问金和蛋糕。(老干办) 第二版 我校加入河南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本报讯 10月12日,我校副校长郝建平,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院长柴晓冬,学科带头人杨俭,应邀参加了河南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来自河南省内外的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西门子交通集团等18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了签约。副校长郝建平代表我校签约加入河南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联盟的加入将大大提升我校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地位,同时也将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基于郑州市地铁及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实施的前提下成立的,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关联度高,互补性强,有利于集中优势创新资源开展全面合作,对于突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瓶颈制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盟将充分发挥联盟成员单位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级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资源,以提升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推动河南省轨道交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形成长效稳定的新型产业研用合作机制,组织联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链接;建立人才培养平台和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建立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提升在轨道交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联盟设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3人,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任期3年。设立联盟秘书处,秘书处设秘书长1人。 (钱鲁斌) 基础教学学院举行外教合作签约仪式 10月12日,我校与上海蓝之杰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的“外教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基础教学学院会议室举行。基础教学学院的领导、国际交流处常务副处长钱慧敏老师以及上海蓝之杰公司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基础教学学院院长张子厚教授代表我校与上海蓝之杰公司的张丽慧总经理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此前,基础教学学院及国际交流处与对方多次沟通洽谈,最终达成协议。本学年我校聘用五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具有专业资质的外籍教师。他们将为我校学生开设《大学英语口语》等课程。此外,基础教学学院还组织开展每周一次的“英语沙龙”活动,以此创造外教和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举行教学研讨,提升学院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自2006年以来,基础教学学院因教学需要开始聘请外籍教师。现在学院已逐渐形成外籍教师教学规范管理制度。外教老师的教学态度严谨,备课认真,一直精心地去设计课内外活动,使得教学模式丰富多样,因此受到师生的广泛喜爱与好评。 (赵真) 数学教学部开展教学研究专项研讨会 10月8号,基础教学学院数学教学部在行政楼B207开展教学研究专项研讨会,基础教学学院院长张子厚教授,教学副院长李路老师以及教学部的全体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教学部副主任张颖老师主持本次会议,并作了题为《强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报告。张颖老师结合多年在教学和管理岗位的经验,从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及课程考核等环节对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张老师指出,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和课程的特点,认真备课,适时调整教案,因材施教;要发挥好备课小组的作用,切实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经验交流,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的互动效应,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随后,彭利平老师和沈亦一老师分别作了《加强课堂有效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学——任重道远》的报告。彭老师从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加强学生的自控力这两个方面作了经验介绍,结合栩栩如生的案例,阐述了鼓励、认同等教学技巧在课堂管理与激发学习积极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彭老师倡导的“教者父母心”、“享受教学过程”等观点得到了在座老师的一致认同。沈亦一老师着重从如何处理教材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示例分析。沈老师指出教师首先要做到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弄清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院长张子厚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开展本次教学研究研讨会的重要意义。他强调教师不仅要把每一堂课上好,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参与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要注重将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再指导实际工作。张院长勉励大家要抓住教书育人的根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使基础教学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飞跃。 (肖翔) 歌诗达浪漫号邮轮体验及专业实习圆满结束 9月27日至10月1日,我校旅游管理(邮轮经济)两个班级共58名学生搭乘意大利歌诗达“浪漫号”邮轮开始了为期5天4夜的邮轮之旅,为我校邮轮专业师生的邮轮综合实习的开展揭开了新篇章。10月1日上午11点,全体师生返航之际,校长汪泓教授率领校、院各相关领导,亲临码头迎接广大师生,至此,我校邮轮专业师生首次登上邮轮开展专业实习的邮轮之旅宣告圆满结束。 为了此次邮轮综合实习,管理学院的领导和专业教师们进行长达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学院通过与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及歌诗达邮轮公司的多次接洽,确定了邮轮具体行程。校、院等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从经费落实及教学计划调整等各方面给予了有力的配合与支持。 在5天4夜的航程中,该专业师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习项目,期间还特地邀请了“浪漫号”邮轮酒店总监为师生做了专题讲座。同学们通过这次报告,对浪漫号邮轮的整体布局、功能定位、各职能岗位分布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此外,邮轮专业教师在出行前就已经设计了调研环节,学生们在船上要完成400多份针对各类游客的调研问卷。因此,常常能在邮轮的各个角落看到我们的学生在忙碌着。不仅如此,根据各个小组不同的主题,同学们也有针对性的对邮轮上的餐饮、娱乐、服务等进行了解和考察研究。当同学们在体验邮轮各个新奇环节的同时,此次带团的5名专业教师也没有闲着,他们每天都会聚在一起讨论学生们的情况,与各小组长座谈,批阅学生的实习日记,并商讨未来几天的活动安排等相关事宜,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短短5天的邮轮生活为同学们体验邮轮、感知邮轮、观察邮轮和充分调动专业知识认识、分析邮轮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同学们完成调研问卷和实习报告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为我校邮轮专业的邮轮综合实习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 10月1日,正值我们伟大祖国生日之际,我校旅游管理(邮轮经济)专业的师生回到了上海,校长汪泓、国际交流处处长史健勇、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忠、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清、副院长胡斌,党总支副书记虞蓉以及工商管理系主任孟勇等特地来到了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出关口迎接回国的师生,汪泓校长在现场给师生进行了即兴演讲。至此,管理学院邮轮专业综合实习顺利落下帷幕。 (管理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大学生 素质修养系列讲座开讲 为了更好的对学院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教育,提高全院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更好的辅助学院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社会科学学院开设了大学生素质修养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由学院资深教师主讲,讲座主题涉及学习、生活、做人等多方面。 10月12日18:00,社会科学学院于凯副院长在教学楼F310进行大学生素质修养系列讲座第一讲,作了《阅读与人生》的主题报告,学院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于凯老师在讲座之前,先和同学们交流了关于阅读方面的认识,在了解到同学的阅读量以后,建议同学们要经常阅读课外书,增加知识面,开拓视野。之后,于凯老师进入讲座主题。他从人的塑造、阅读是什么、阅读的目标和层次、阅读与人生这四个方面来解读阅读与人生的关系。于凯老师引用弗朗西斯科·培根的名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引领同学们进入一个深层的解读阶段,于老师对同学们认真的讲道,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决定你以什么样的底色出现在社会面前,有些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但有些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读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经之途。 此次讲座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于老师精彩的解读使同学们受益匪浅。0319102班的李丹同学听完讲座后表示,读书,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即陌生又熟悉的,她认为,真正的读书不是一个文字通过你大脑的复制的过程,而是自己在看到这些文字和话语的时候可以形成一些感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会使自己认识到新的自我。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一场开启同学们心灵之窗的讲座,不仅让同学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做一个有内涵有思想有道德的新世纪大学生。(张强)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旅游学院 Shane教授来校做专题讲座 10月8日上午,在图书馆第三报告厅,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Shane Pegg教授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师生讲授一堂关于“旅游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来自管理学院旅游管理(邮轮经济)的大四、大二的同学都纷纷前来参与聆听的讲座。 Shane教授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其之前完成的一项专题调研“Tamworth Country Music Festival”相结合的方式,向在座的同学们讲述了调研过程中数据收集、整合、分析的方法、重要性以及作用,此外,Shane教授还教导同学们如何从一名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看待和分析调研所得出的数据显示结果、如何做出对企业而言最为恰当、最为正确的管理决策。教授生动的讲述方式加上结合是假案例的详细阐述,令在场的同学感觉浅显易懂,同时,Shane教授与同学间时不时的互动问答更让讲座的现场氛围显得轻松、愉悦,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方法的内容更是让同学们感觉到受益匪浅。 轻松、愉悦的氛围贯穿于整场讲座,Shane教授始终认真地讲述着多种重要的调研方法、耐心地回答每一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当讲座的互动问答环节内容谈及到“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该如何让自己更具备竞争力”的问题时,Shane教授更是通过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亲身经验、经历,让同学们更为感性、也更为真实地认识到在初入职场时该如何给定位自身的角色,明确如何增强自我竞争力,学会如何避免团队意见冲突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座的同学们都认真地聆听,积极地思考提问。 近一个半小时的专题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相信,同学们在认真地聆听完Shane教授的讲述,都获得了不少的启示与心得,更对今后自身的职业生涯有了更为清晰、深远的感悟。就像Shane教授所说的那样:“时代在不断变化,市场在不断变化,处事的方法也更应与时俱进”,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明确自身的定位,相信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讲座前,Shane教授与昆士兰大学旅游学院中国项目部主管丁培毅教授前往管理学院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忠教授,党总支书记吴清老师就昆士兰大学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开展相关研究进行了交谈。 (张吟) 第三版 我校学生应邀参与世博会上海活动周模特演出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活动周开幕式于10月8日上午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等市府领导、区县领导、各省市代表与国际友人参与了该项盛会。 作为本次开幕式唯一受邀模特表演队伍,我校艺术设计(服装表演策划)专业的40位学生承担该次时间紧、任务重的展示演出。为出色完成演出,学生们与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执行院长周晓鸣以及两位专业教师放弃了十一长假的休息,全力投入到演出彩排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表演专业的多名外地生更是放弃了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持参与上海周开幕式的彩排演出。 10月8日,早上六点女模们就来到化妆间,以饱满的精神为开幕展示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八点刚过,模特们准时到岗,定点向与会嘉宾、观众展示海派时尚魅力。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女模们获得了极大的媒体关注与观众喜爱,纷纷要求与之合影,而她们的辛勤也获得了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认可,俞书记亲切地向我们的模特们挥手致意。 据悉,上海世博会开园5个多月以来,全国各地30个省区市已在世博会上推出了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活动周,每个活动周为期5天。根据安排,上海作为直辖市,也是本届世博会的举办地,将在未来的四天里推出彰显“海派”文化神韵的活动周系列活动,我们的模特选手也参与其中,在花车巡游活动中献上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应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邀请,我校艺术设计(服装表演策划)专业的学生参加了为期五天的上海周花车巡游(10月8日-12日)。作为本次上海周花车巡游唯一受邀模特表演团队,我们学生的服装表演巡游方阵旨在向中外来宾传达上海海纳百川的精神,展示上海的时尚风采。 本次花车巡游以“创新”、“时尚”、“活力”、“多元”为创意主题,策划伊始即获得了市府领导的大力关注。作为东道主与除港澳台以外的最后一个省市自治区,上海力求能为省市活动周的巡演画上完美的句号。因此其参演方阵选角,经过了多层把关筛选,最终我校表演专业学生脱颖而出,承担了该次巡游里唯一的服装展示任务。 10月8日中午,世博会上海活动周花车巡游首演正式开始,虽然夸张的演出服装在他们身上勒出了一道道深痕、高跟鞋在他们脚上磨出了一个个水泡、长达一个小时的烈日暴晒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红色的晒痕,但她们始终面带微笑,坚强、出色的完成了演出任务。在艺术设计(服装表演策划)专业学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我校坚持的培养具有“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精神的人才成果。 (郭家琳) 伸出援助之手展现真挚爱心 构建和谐校园 ——校工会积极推进“爱心一日捐”活动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总工会关于“组织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的通知精神,通过互助互济的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壮大校教职工帮困基金会规模,帮助更多遇到特殊困难的教职工缓解生活压力,校教职工帮困基金会于2010年7月召开理事会会议,决定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一日捐”的捐款全部用于补充壮大校教职工帮困基金。 2010年8月,校工会四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讨论通过了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的提议,并在9月3日四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上,对“爱心一日捐”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向全校教职工发出了开展一日捐活动的倡议,并要求各部门工会在既坚持自愿捐款,又倡导奉献精神的原则下组织好“爱心一日捐”活动。 我校教职工帮困基金会成立于1999年1月。十多年来,在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基金会倡导互助互爱精神,在关心教职工、减轻教职工医疗负担、帮助教职工解决突发急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教职工欢迎;同时也为增强学校凝聚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基金会理事会每年召开二次会议,根据《校教职工帮困基金会章程》,集体审定帮困名单及金额,运作规范,操作有序,教职工受益。目前我校参加基金会的会员人数已达94%。 作为基金会的日常工作机构,校工会已建立了对教职工帮困的信息档案,使各类各层的慰问都能及时到位。每年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已成为对我校患病及突发事件造成困难的教职工动用帮困基金进行帮困补助的重要工作。学校领导带头参与、各级工会动员、全面关心慰问困难教职工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学校行政自基金会成立之日起,每年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基金会,校工会也积极投入配套资金,并将上级工会的二级援助金全部划入基金会。近年来,我校对教职工的帮困力度逐年加大,基金会已全面提高了帮困标准,使我校患病和遇到困难的教职工和家庭从帮困基金中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工的关怀。我校一位青年教师身患绝症,因医药费昂贵,加上病情的折磨,几度欲轻生,在学校和基金会的多次上门关心和帮助下,她顽强地与疾病抗争,在其生命最后一刻,给基金会写来一封信,感谢基金会对她的关爱,她说,我虽然不幸染病,但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感受着爱的温暖。感人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目前,各部门工会正在积极动员、认真组织教职工参加“爱心一日捐”活动。根据安排,各学院、部门将于10月19日前完成捐款工作,校工会将于10月22日下午组织全校集中的捐款仪式。 我们相信,教职工帮困基金会的一次次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个爱心涌动的善举,将把温暖及时送给患病和有困难教职工,必将在增强学校凝聚力、创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更大作用。 (校教职工帮困基金会工作委员会) 彰显技能奠基未来 ——高职学院高级技校第四届“技能节”隆重开幕 一年一度以“崇尚技能、促进教改、提升内涵、推动发展”为主旨的第四届技能节,10月18日中午在学院体育馆广场正式开幕。 院党总支书记柳如荣在主持词中说,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秋天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在高职学院不断发展的时刻、在高级技校即将迎来建校六十周年的时候,迎来了高职学院、高级技校第四届技能节,今天我们汇聚在这里,用简单而又隆重的形式,举行第四届技能节开幕式,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宁副院长在开幕式上介绍了本次技能节的主要内容安排。据悉,在承办部门的细心策划下,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本届技能节已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师生开展了国际交流,将要开展三维建模、模具镶块制造、数控车铣加工、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维修电工中高级等22个项目的选拔赛、决赛;组织与兄弟院校的校际交流;组织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将要开展企业冠名的“蓝鸽杯”英语歌曲演唱竞赛、“锐捷杯”计算机文字录入竞赛、“邮政杯”制图技能竞赛、“美华杯”全国单证员技能竞赛;组织教科研专题讲座与研讨;开展教科研成果展览与评比。通过各项活动,对在技能节总决赛中荣获车工、铣工、数控操作工、钳工项目第一名的选手,给予 “技术能手称号”,颁发奖品、奖杯、荣誉证书。对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显著进步奖” 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开幕式上,高职学生周圣超、中职学生楼俊杰分别上台发言表示决心。周圣超同学怀着三种美丽和感动的心情表达参加本届技能节的激动。“第一种美丽和感动来自于我院的领导搭建了展示才能、才华的舞台,没有这个舞台,是不会有才华横溢的导演和优秀的演员的!” “第二种美丽和感动来自于参与技能节的老师们。是你们在技能大赛和工作中的行动更好的演绎了什么是敬业、责任和奉献! 第三种美丽和感动来自于参加技能节的全体同学们。在技能节上我们定能诚实守信、展示风采,争创佳绩! 楼俊杰同学说,“相信梦想,相信奇迹!”是中国达人秀的精神,美妙的音符能够在脚趾间灵动,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同学们只要我们有梦想,我们定能成为技能达人,定能创造我们人生的奇迹,让我们为之奋斗吧! 裁判员代表江山老师代表全体裁判员宣誓,高职学院学生会主席黄伟代表团委在开幕式上向全体团员青年发出了倡议书。 本次技能节得到了不少企业的高度关注,纷纷表示热烈祝贺, 包括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卷烟厂、上海烟草机械有限公司、上海高阳国际烟草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向学院发来了贺电。 高职学院院长、高级技校校长刘启中在开幕式致词中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方式转变的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我院校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实践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培养学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较强综合职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刘启中院长最后宣布第四届技能节开幕,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沈德宝) 我校“创新实验项目申请预约系统” 近日正式上线运行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创新实验开放式教学, 2010年10月15日起,我校“创新实验项目申请预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面向学生开放。 作为试点,学校首批开放了“热力机械叶片材质热态冲蚀实验”等20个创新实验项目供2008、2009级本科学生上网选择,学生可跨学院选修,以团队为单位在网上进行申请,预约审批通过后完成创新实验项目,可获取相应的创新学分。 创新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进行自主实验并自主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首批开放的创新实验项目是各学院通过项目立项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今后教务处将继续组织各学院积极开拓更多的开放性创新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更多学生能在这个创新平台上得到锻炼。 (教务处) 点点滴滴热血浓 人道博爱处处情 10月11日中午,服装学院服饰与装饰设计专业的王丰杰同学一下课就赶往松江区血液中心,为一位AB型RH阴性特殊血型的病人献血。据悉,人群中拥有这种血型的比例只有万分之一,而在茫茫人海中想找到两个血型吻合的人更是难上加难。王丰杰同学平凡而饱含深情厚意的行为拯救了一个生命。 王丰杰同学是在学校组织的无偿义务献血活动中被检测到具有与病人刚好吻合的血型,作为珍贵的特殊血型被记录在案。就在今天中午,他接到松江区血液中心为病人输血的紧急电话。在献血过程中,王丰杰同学认为多一滴血就多一份希望,主动要求献出400CC的血量,但医生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婉言拒绝了他的要求,按规定抽取了200CC的血量。 王丰杰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一名困难生,一直以来受到了社会、学校、学院的很多帮助,我现在没有更大的能力、更多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回报一直关心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只能用自己的热血、这微不足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这是他半年内的第二次献血,松江区区长孙建平获悉了王丰杰同学的感人事迹后,充分肯定了王丰杰同学的奉献精神,感谢工程大培养出这么有爱心的学生。出差在外的汪泓校长也牵挂着王丰杰同学,多次打电话来关心慰问。校学生处领导,服装学院领导、辅导员、老师也在第一时间赶到血液中心看望,并送上慰问金,嘱咐他献血后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王丰杰同学表示,他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学院老师的关爱,他将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加努力,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10月14日下午13:30,松江区血站站长张建凤、副站长陆军来到学校,为学校送上“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的锦旗。感谢王丰杰同学用自己占人群中万分之一的AB型RH阴性鲜血拯救了一个生命。张站长一行受到了学生处处长王明复老师、副处长黄文洁老师、校门诊部张主任的热情接待。 张站长代表松江区区长孙建平、松江区血站全体同仁以及接受输血的病人,再次感谢王丰杰同学的无私奉献,感谢工程大的育人成果。张站长表示,每年的无尝义务献血活动,我校都积极参与,学生们也能积极响应号召。 学生处处长王明复老师感谢张站长对学校工作的肯定,他说,汪泓校长在电话慰问中高度赞扬了王丰杰同学“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工程大“奉献”的校训。我校也一直致力于对学生道德价值观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我校学生能用自己的热血无私帮助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学校也将一如既往的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王丰杰同学无私献血的事迹被传颂开来,他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赞扬。松江电视台、松江报也专门就王丰杰同学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王丰杰同学会无私奉献、人道博爱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服装学院) 第四版 道不尽的爱 陆锦帅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相遇。”不知道我前世回眸多少次才能成为你的女儿。曾经开玩笑说:“你不是我女儿。”我当时吓哭了,可是,现在我认定了你,不管我在哪里,不管我多大了,我依然是你的女儿,永远都是你的女儿。你,是我的母亲,是我的朋友,是我的知音。成为你的女儿,是我的幸福;成为你的朋友,是我的幸运;成为你的知音,是我的幸事。在你的面前我的任何言语显得苍白无力,但是现在请让我用文字转达我对您的深深地感恩之心。 很多事,我已记不起,但是你却历历在目,因为那时的我是你的至宝;很多事,可能你已渐渐忘记,但是我仍清晰记得,因为那是我记忆的开始。小学四年级,面对老师对我品德的质疑,你的一句“我自己的女儿难道我不知道吗?”震撼了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热泪盈眶,因为你从不怀疑我,毫无条件的信任我。每次你去家长会,都信心满满,虽然偶尔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发脾气,这都因为你想多多关心我的学业、我的未来。你没有那些守旧的思想,不忌讳称呼,和你可以畅所欲言,谈政治,谈学习,谈恋爱观,谈人生观……都是那么得轻松自在,偶尔你也会为我打抱不平。高考前,听到电话那头你的声音,我放声哭了,因为你是我的依靠;高考那天,你捧着大西瓜在校门口等候,为的只是陪我一起去考场;高考后,你在宿舍里帮我收拾东西,看着你那忙碌的身影,一股莫名的幸福感涌上我心头。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通电话时,我把情况悉数相告,其实,我更想知道你的近况。母亲节到了,我想和你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你知道我为什么把昵称改为“依然”吗?那是我想告诉你“我依然是你的女儿”,女大十八变,但是心不会变。或许有一天,你还会戏说我是你捡来的,但是女儿我想跟你说“我爱你,母亲!” 世博诗歌 赵汉衍 在五月的春风中,做一名小小的志愿者;指向卢浦大桥的边上,指向黄浦江边,让各国通过它展现自己的风姿! 千年文明统一,万众一心迎世博;知荣辱讲文明,落实发展观、创新思维;美轮美奂世博会, 上海打造黄金台。 2010年请你别忘记我,我会为你增添一片绿叶,这也是我对你最真诚的祝福。 2010年请你告诉我,我要用我沸腾的热血,为你写一首最美的歌。2010年请你呼唤我,我要用我抒情的歌声,唤醒每一个角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乡 恋 郭亚云 当你无法招架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时,拥抱大自然无外乎是最佳选择。放慢自己的步伐,试着聆听自己的脚步声,你会欣喜地发现原来那曾深嵌于黑暗中的匆匆竟能踏出如此欢快的韵律。 “十一”长假历来是人们出游的好时机,否则何以对的起“黄金周”的美誉。关掉手机、离开电脑屏幕尝试用另一种方式生活,简单而又舒坦。有时想来或许正是这些高科技的产物在无形中禁锢了我们的天性,让我们不得不在生活浪潮中随波逐流,久而久之便忘却了我们所要的只是一种闲适的生活。 虽说大隐隐于市,但陶渊明若非有那旷达的处世情怀何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慨?霓虹闪烁的都市曾是多少人期盼之所,但仿佛只有置身于田野间才发现自己的心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平静过。 正如父亲所说,倘若不是他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想必我们这辈是不会再回到那与现实脱节的村野农舍了。“回乡”这个对出生在上海的我的父亲都稍感生疏的字眼,更何况是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我呢?显然落后、闭塞早已成为它的代名词在我的心中竖起了一道围墙把那儿远远地隔开了,但那儿曾是祖辈们爱得深沉的土地啊!想来似乎心中有愧的我竟主动向父亲提议:“要去的话,就带上我吧”,看着父亲诧异的神情我知道,这一举动无疑拉近了我与那儿的距离,那本不该有的距离…… 不知何时高速上行驶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窗外快速闪过的景物也随之放慢了步伐,回头望去“上海”已被我们甩在了身后。顿时,我的心开始不安起来:如果没有垃圾桶我该怎么安置手中的杂物?如果没有红绿灯我要怎么才能过马路?当走下车的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一切的顾虑根本是自寻烦恼,“入乡随俗”则是一切疑问的归结点。 静得安眠的夜,净得沁凉的水,淳朴的民风让出门不上锁成为了常事。如果能多停留一天,哪怕是一会儿让我能贪婪地汲取着纯净的空气,我想那所谓的压力必将无处遁形。时间是不会为了任何事而驻足的,回程时心中的不舍道出了我曾一度极力想掩盖的事实——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凌晨三点犬吠,五点鸡鸣,那初来时扰人清梦的嘈杂此刻竟成了津津乐道的谈资,一如相机中定格的画面都将成为我挥之不去的一抹记忆。 或许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的血液中流淌着那一份深深眷恋的情愫,那“乡”虽无法见证我的成长,却孕育了我的祖祖辈辈。无法道出爱得深沉,但在我的心中却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你是我的根之所在,梦之所系,没有乡愁,只有乡恋。 我校青年教师聆听 于漪老师报告后有感 用生命在讲台上放歌 张可菡 “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一个满头银发身材瘦小的长者口中婉婉道出的话语,让坐在台下的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于漪老师,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教师的使命,也让我深深明白,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一个借以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信仰,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信念。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永远不会是零,要么为正,要么为负。在这个社会价值观愈发多元的时代,校园成了盐碱地,教育工作者应当也必须做的,就是一遍遍用教育的清泉去冲刷去洗涤去净化学生们的灵魂。我想,对教师来说,一遍遍用爱去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同时,何尝不是对自己心灵的涤荡呢! 在从事学生工作的日子里,也遇到过很多顽皮的学生、令人头痛的案例,好多时候,也会近乎绝望地认为没有办法把我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而于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每每遇到“差生”,总是能以超出常人想象的耐心不厌其烦地跟学生沟通、交流,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不能让她放弃,在她的教育下,很多学生得到了转化,被引上了正路。当年的“问题少年”再回来看她的时候,流露出的那种由衷的感谢正是对一名教师最高的赞誉和褒奖。 学做老师 罗 娟 10月15日上午,于漪老师应邀来我校作师德师风教育专题报告,报告题为“学做教师”,听完于老师的报告后,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为她崇高的思想境界,二为她广博精深的文化素养。比照她的思想境界,我是那么渺小;在她的文化素养面前,我又是那么浅薄。 听于老师的讲座,是一种享受,那独具匠心的“导入”,发人深思的“设疑”,精当独到的“分析”,都让人回味无穷。她凭借灵活自如的讲解,顾及众多侧面又能突出重点,成语、典故、史料信手拈来。语言生动亲切、词采丰美,追求鲜明和谐的语言节奏更注重内在的逻辑性,追求严谨。于漪老师的讲座使我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专业知识的讲授,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以及他的潜能。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个简单而朴实的道理,如果要传授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 于漪老师告诫我们青年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要有两根支柱:第一根支柱是勤于学习于老师把“勤奋学习”和“勇于实践”这两个支柱聚焦在“反思”上。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步子迈得是否正确?留下的脚印深不深?是不是符合教学的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只有坚持不断反思,才能提高自己总结经验的能力,提高自己教学及改革创新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素养,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 于漪老师就是一面镜子,让我在镜子中重新审视自己——做教师是历史、国家赋予的使命。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对学生的大爱?如何做到为人师表?……这都将是我一辈子探索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将不断地探索,学做教师,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争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创先争优 你的微笑 我们的世界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王柳丽老师 2002年的12月3日,空气中弥漫着欢庆的味道,人们那焦躁不安、急切溽热之后的欣喜若狂、尽情宣泄仿佛还犹在眼前,承载着几代人亟待的夙愿终于可在百年的世博历史上烙上中国的印记,世博会将在美丽璀璨的东海之滨、黄浦江畔展开那盛大的瑰丽画卷。 白驹过隙,短暂的七年已经逝去,上海滩上的时钟都在倒计时,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等待这举世瞩目的时刻。作为东道主,如何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真切体验到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使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呢?在世博会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上海市礼仪协会和上海师范大学,积极配合上海市世博会筹办工作领导小组志愿者组,认真严格地做好种子培训师的选拔工作,确保志愿者礼仪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以塑造世博志愿者良好形象,提高志愿者的文明礼仪素质,使他们以更加专业的态度迎接2010上海世博会! 2009年的岁末,申城暮色微白的天空挡不住那彻骨的寒气,一个身影在这白曦蒙亮的拂晓中穿行,她就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党员教师王柳丽老师,她即将如约出发,接受一次“全面考核”——世博志愿者种子培训师选拔。 为了实现世博梦,为了圆世博的心结,为了把“种子”播向更多志愿者,从1月份“心缘”世博志愿者培训师选拔以来,她一直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脑海里只有两个字“世博”。再没有了寒假的悠闲,没有了春节的团聚,只有电脑、书本、椅子的陪伴,还要同时处理好培训工作和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的矛盾关系,但她克服心理上的焦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能行的,我是最棒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去。 要知道礼仪训练的任务重在训练,塑造“快乐、阳光、优质”的志愿者形象。“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虽然她早已把培训内容熟烂于心,但依然不断地反复地机械地练习着,力争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讲解做到“自然、亲切、大方”。她早已记不清楚,讲了多少个90分钟;已经记不得接受过多少次“考核”。有一次她身体不适,感冒发烧,依然带病培训,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从初次选拔、再次选拔到最后确定,她终于顺利通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门槛”,成为一名光荣的“世博志愿者种子培训师”。 2月27日,王老师与第一批志愿者候选人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在场志愿者热烈的掌声再一次激发了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同时也给她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首先学员不同的地域、工作岗位、工作性质、文化素养差距,其复杂性,多元化是培训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培训中,她备课详尽,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将自己所有的热情,所有的能量,在90分钟的时间里绽放。在以后4个批次的志愿者培训中,尽管是同样的内容,她仍不敢懈怠任何一个环节。不管是在电梯、走廊里,还是在教室里,她都时刻牢记“世博礼仪培训师”的职责,时时处处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文明世博的内涵。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以王柳丽老师为典型代表的世博先锋志愿者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世博会最有效的帮助,以自己无私的付出为世博会这卷绚丽的画卷抹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世博的脚步近了,我们和世博的约会即将来到,文明的呼唤更是犹在耳边,展现自我的平台也紧紧跟随而来,更重要的是在于一种无论何时何地的心系世博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对我们的一种内在激励,更是上海世博志愿者的共同信念与灵魂之所在。 突然发现冬天不知什么时候已悄然退去,第一枝玉兰花已绽露蓓蕾。原来春天已经来了,百花树木享受着阳光的尽情挥洒,感受着春风的温柔摩挲。 “你的世界,是我们的微笑;一起勇敢坚持,让回忆成为骄傲的事;当心和心靠近,城市的脉搏更强劲……” 中缝 留学生看世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实用口语初级班 大泽久美子 五月二十八号我们到世博会去参观了。上一次在爱知举行过世博会。爱知是我的家乡。那时我也去参观了世博会。爱知世博会的话,刚刚开幕的时候,到场人数比较少,后来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上海世博会的气氛比爱知的热闹得多。我又能去世博会了,我很幸运的。 那天虽然天气不好,下毛毛雨了,而且很冷,但是很拥挤。听说那天的到场人数达到了35万人。我们能进去看的是摩纳哥馆、爱沙尼业馆、土耳其馆、克罗地亚馆和非洲联合馆。 摩纳哥馆里展览着F1赛车。F1赛车是用最先近技术做的,我对F1赛车很有兴趣。从没那么近地没看过F1赛车,我很高兴。 印象最深的是土耳其馆。我一直对土耳其很有兴趣。我们排了一个小时队。我们排队的时候,聊得很愉快,所以我没感到时间那么长。土耳其馆是红黏土色的建筑,这个颜色表示古代土耳其建筑的特点。我们一进去就看到两张圆形的画,一张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一张是土耳其的十二生肖。土耳其也有十二生肖,这是第一次听到的,我很惊讶。中国的十二生肖和土耳其的差不多。我觉得土耳其也属于亚洲,而且那个表示古代中国和古代土耳其通过丝绸路交流。这个地方中国和土耳其很像,很有意思。土耳其馆里展览着古代地下城市的模型,地下城市里有厨房,卧室,仓库什么的。那个样子和蚂蚁窝一样,很有意思。 非洲联合馆里有四十三个国家的展出室。这些国家多半我都不认识。各国都有特点,很有意思。我想更了解非洲各国家。 多亏上海举行世博会,不出国就能认识到全世界的国家。我希望认识更多的国家。只去一次的话,很多馆我看不了,我一定再去几次世博会。 世博游记 初级1班 桑原美和 你好,谢谢,再见。来中国以前,我知道的只有这些汉语,中国的事情我什么都不知道。来上海以后,我吓死了。高楼很多,堵车,街又宽又大。我觉得中国人很有精神。中国人用手机说话时声音很大,显得像在吵架。我什么都听不懂。我觉得害怕。我马上就开始学习汉语了。 我学习汉语以后,我说的话中国人听得懂的时候我很高兴。我去世博会的时候,下雨了而且有点儿冷。很多人来。排队排得很长。我们先到浦西的会场。门口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了。我们坐船去浦东的会场。码头也排队。我们排队排得很累。所以我们只去不用排队的国家馆看了看。 我们先去卢森堡馆。在门口有一个金色女子像。这个是1923年创作的,是和平的象征。这个是卢森堡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第一次走出卢森堡的国门。我觉得很精美。然后我们去了马尔他馆……什么的。我了解了欧洲很多很小的国家,也知道了不认识的国家。那个国家有丰富自然资源,而且风景很漂亮。 我觉得世博会最有意思的是,在世博会工作的欧美人汉语说得很流利。黄黄的头发,蓝蓝的眼睛,高高的鼻子的欧美人说汉语的样子很有意思。不过,很多中国人在路上吃黄瓜、番茄、橘子的样子很奇怪。 我想再去世博会,下次晚上去。世博会的会场风景很漂亮。我想坐船想看夜景。我现在才开始对中国感起兴趣来。 世博游记 初级2班 岩木爽 5月28号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世博会,早上八点半从学校门口出发了。我带了一台照相机、一张地图和一些零食。我们的校车九点半到达世博1号入口,我觉得排队的人比较少,等了一会儿就进去了。 我和同学远藤一起参观,我们打算先去D片区看日本产业馆,然后去C片区欧洲的地方馆看看。可是排队的人告诉我们,看日本产业馆的话要两个半小时,所以我们断了去那里念头了。我们第一个进入的是国家电网馆,因为没有排队。但是这里很有意思,我感觉到了影像技术的发展好得很。我们很满足,然后向第二目的地去。 园内的交通方便,有免费公交车和地铁,也有江轮。我们去C片区时,选择乘江轮,乘船的时候我看见中国国家馆,又宏伟又漂亮。C片区内充满了热闹的气氛,我很喜欢这样的。虽然那天雨一直下个不停,但是我越来越开心了。 远藤说,听说西班牙馆里有小宝宝的偶人,所以她想去看看。西班牙馆排队的人很多,但是等候时间不长,等了半个小时就进馆内去了。小宝宝非常大,远藤高兴地说“很可爱,我感动了!” 到中午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德国餐厅里的座位。前一天我看了一个电视实况转播,广播上介绍世博会,广播员去德国馆吃饭。我看了德国特色的菜,看起来很好吃。所以我们在德国馆吃饭了,点了两杯黑啤酒和一盘香肠和色拉菜。这里的菜有点儿贵,不过又好吃又香,我们很满足。 吃饭后,我们去了意大利馆。馆内有很多展示品,特别是展示意大利菜的房间很有意思。屋子正中摆放着直达屋顶的橄榄树,树叶繁密。天花板上种着很多小麦。四壁被打造成书架的格局,书架里摆放的都是红酒和意大利面。我对意大利菜感兴趣,因为我打算今年十月跟爱人一起去意大利旅行。看了以后,我更想去意大利旅行。 园内各国的建筑,每个都有个性,都漂亮,也有很多餐厅。所以能吃世界各国的菜,也知道各国的特产。对我来说,去世博会是了解世界各国的一个好方法。我住在上海的时候正在开世博会,我碰到了这样的好机会,所以一有时间就想再参观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