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第8期总第676期 第一版 以申报“085工程”项目为契机 加快学科专业内涵建设 本报讯 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上海高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上海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启动,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五大工程,即“综合建设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知识创新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鉴于此项工作启动于2008年,简称“085”工程。 4月16日上午,我校在仙霞路校区行政楼725室组织召开了“教委085工程项目”论证答辩会。校长汪泓、副校长郝建平、孙培雷、陈力华等出席了会议,汪泓校长致辞并对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学科专业工作表示感谢。 评审专家组由原上海市政协主席蒋以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首席教授苏东水、原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志毅、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干观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徐亚非及我校方集林教授、张健明教授、徐菁利教授、胡守忠教授九位专家组成。专家组组长蒋以任主持答辩会。“现代载运工具(车辆)运用工程”、“现代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管理”、“社会保障与政府公共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基地”、“天然源化合物研究及产品工程创新团队”、“现代艺术设计学科创新工程”“艺术创新平台”、“大学生创新课程与实验体系建设”和“经管类专业创新平台建设”八个“085工程”项目负责人就建设规划、队伍建设、管理措施和预期目标等方面向专家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对学校项目给以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最后,专家组对该批项目立项进行了投票表决,并一致同意立项。 (科研处) 让我们的爱心直飞都江堰 学校采取新举措支援都江堰灾后重振工作 本报讯 日前,我校在都江堰市设立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强助学金”,并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强林”,这是我校在对口支援建设都江堰市灾后重振工作中的新举措。继“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广大师生心系灾区同胞,第一时间自发捐款捐物,通过上海市民政局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一百万元;此后,学校通过开展参军学子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委派学校优秀学生代表在都江堰市挂职锻炼、在都江堰市捐赠并建设“幸福家园”图书室等一系列活动,持续不断地在都江堰市开展了各项灾后重振建设工作。近期,学校师生再次捐款,在都江堰市设立了为期3年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强助学金”,并在当地受灾情况极其严重的向峨乡石碑新村建设“自强林”,栽种“自强树”。本次对口支援建设工作旨在资助都江堰市因灾造成的建档困难职工家庭中小学生,资助人数将达80人次。同时另有近6万元经费,将用于“自强林”建设工作,寓意“树木树人”,培育受助学生们“自立、自强,刻苦学习,早日成才”的奋斗精神。此外,学校还同都江堰市有关方面合作,就都江堰市灾后重振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4月18日上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强助学金”发放暨“自强林”落成仪式在四川省都江堰市正式举行。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指挥部总指挥薛潮同志到会讲话,他感谢学校一直以来为灾区的建设作出的贡献。校长汪泓亲临都江堰市出席本次活动,她勉励当地的学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珍惜现在、发奋图强”,用乐观开朗的心境、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的态度,战胜各种苦难,不断开创学习生活的新境界、新高度。工程大副校长郝建平,上海航空公司副总裁、工程大飞行学院院长丁兴国,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市长徐富艺,都江堰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总工会主席赵薇,都江堰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当天,汪泓校长一行还实地走访了赈灾居民板房安置区,与受灾群众亲切交谈,了解受灾居民的生活状况,向他们带去了工程大全体师生员工的鼓励和问候。 (校办) 落实节能减排 创建节约型校园 本报讯 4月14日,上海市教委副秘书长杨奇伟率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水务局节水工作检查组来学校仙霞校区检查指导节水工作。当天下午,创建仙霞节水型校区暨水平衡测试工作验收会在704会议室召开。副校长郝建平、节能办主任史泰冈等出席会议。 会上,首先由副校长郝建平向检查组介绍了学校近几年来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情况及学校节能规划,节能办主任史泰冈就学校创建“仙霞节水型校区”、水平衡测试工作,从健全节水工作领导班子、强化节水管理、推进节水技术、注重节水宣传等4个方面向检查组作了汇报。 检查组成员在听取了学校节水工作汇报后,就学校开展节水基础工作、节水宣传活动的具体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师生的节水意识培养和节水习惯养成、校园节水的知识宣传与普及、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校园内节水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建议,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作了解答和具体介绍。验收会议过程中,市教委、市水务局检查组一行分成三个小组检查节水基础材料、现场用水设备、进行节水问卷调查,对学校开展创建节水型校区、水平衡测试工作按照《上海市节水型学校(校区)考评指标》一一对应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检查,并到学生公寓、食堂、宽带信息中心等现场进行了节水工作巡视检查,在此基础上,就学校节水工作开展的情况和创建仙霞节水型校区的工作提出了反馈意见和建议。 检查组肯定了学校在创建节水型校区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肯定了全院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做出的努力。检查验收组还对学校在创建活动中形成的特色如成立学生节能督察队、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节水活动、各部门联手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对用水单位的分类管理做法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创建节水型校区工作获得验收组充分肯定与好评。专家验收组一致通过了学校创建“仙霞节水型校区”、水平衡测试工作的验收。并当场颁发了水平衡测试合格证书。会上市教委副秘书长杨奇伟对学校创建仙霞节水型校区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以此为契机,把节水型校区建设工作推向松江校区,继续加强节水工作管理、提升全校师生的节水意识,提高能源管理的水平,向建设“节约型校区”更高的目标进军。 (节能办) 凝练发展规划 优化学科布局 本报讯 4月14日上午,学校在行政楼306会议室召开行政工作例会,校长汪泓,副校长郝建平、孙培雷、陈力华、程维明出席了会议。学校各院、部、处、室、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汪泓校长主持了会议。会上,她要求各学院、职能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085”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内容精神,从“综合建设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知识创新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凝练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优化学科布局,夯实专业基础,着力推进学校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加快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要着力加大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构建和完善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绩效考评工作深入推广、各项职责落实到人,实现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有效管理。 汪泓校长要求学校围绕“应用型高校质量评价体系”开展理论研讨,加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同时结合学校博士点学科专业的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大学校体制转变,实现从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研究性高校顺利转变的举措。 会上,孙培雷副校长就分管的学生就业工作,从目前情况通报、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期就业计划等方面作了工作布置。 (丁卓菁) 加强特聘岗位考核 有力推进学科建设 本报讯 4月15日,学校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组织召开了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业绩考评报告会。学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分管科研的副院长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从学科发展情况、科研与学科建设等方面汇报了聘期内学科团队建设、论文发表、项目研究、专利申请、科研获奖、教学等情况,并陈述了本人在聘期内所发挥的作用。学科带头人组建并带领团队进行了教学科研工作,勇于开拓学术新领域,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为学校的产学研结合、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青年学术骨干积极创新、勇于改革,参与了本学科教学改革及学科建设,效果显著,同时自身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业绩考评专家组根据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汇报情况及实际完成的工作对考核结果进行了投票。 学校通过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特聘岗位的选拔聘任及考核,对学校“1个重点、2个特色、3个支撑”的学科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对学校的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事处) 我校成为本市首批第十家“科学商店” 本报讯 所谓“科学商店”,也叫科普志愿者服务社,主要由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科技和科普服务,而大学生们则可通过自己的创造和研究获取相应的“创新学分”。作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试点城市,上海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大学生“科学商店”的建设,并计划在2010年前建设完成10家“科学商店”。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上海先后建立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东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9家“科学商店”,形成遍及全市17个区县100余个社区的63个服务门店。全年立项课题145项,开展科普讲座200余次,参与课题研究、科普活动的师生近**,受益社区人群达十万余人。我校科学商店于4月13日顺利通过市科委组织的上海市科学商店项目专家论证会,成为本市首批第十家“科学商店”。本次论证会在上海中学举办,代表我校参加本次论证会的老师有党委副书记田信灿、校团委书记王一川、校团委副书记茅华伟及科普志愿者服务社的四位负责老师。 论证会上,我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围绕通过科学商店的建立能使我校的科普建设得利、学生得利以及能方便我校的科技教育模式的转变这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陈述。 我校“科学商店”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环保节能服务部、汽车节能与安全技术服务部、现代交通服务部、影像艺术服务部。评委们在听完田信灿副书记的陈述后,对我校此次申报的项目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的梁建敏处长对我校的申报做了总结评价。他认为这次我校的性质与科学商店的要求正相吻合,申报理念新颖,同时我校所设立科学商店的项目设置极富有时代意义,并且在整个筹办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评委们在认同我校申办科学商店的同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考虑到我校的科学商店的建立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因此,他们希望我校可以继续完善科学商店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及办学特色找出属于我校科学商店的鲜活亮点,在与松江区政府和长宁区政府进行充分的联系和合理运用组织经费,能将我校科学商店的相关配套设施的更完善,并将我校的科学商店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办出属于工程大的品牌。 (杜丽瑛) 第二版 产学合作教育新基地挂牌 本报讯 4月17日下午,在延安西路2299号上海世贸商城七楼举行了200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名师名作--中华装专场。会上,校长汪泓、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秘书长刘亚卿、上海闻红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闻红女士、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先生共同上台为“中华服饰研究中心”和“服装学院产学合作教育新基地——上海闻红服饰有限公司”揭牌。上海闻红服饰有限公司长期与国内一千多家品牌女装服饰公司合作,汇聚了海派(上海)、杭派(杭州)、温派(温州)、汉派(武汉).京派(北京)、粤派(广东)六大流派的优秀品牌女装。“闻红”品牌女装公司巧妙的利用中国大陆服装销售市场的地区性差异和时间差,本着“当季服装,物超所值”的经营宗旨,率先在全国推出“品牌折扣,超值无限”的概念。 出席本次中华装专场的还有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曲者何占豪、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梁波罗、曹雷、孙渝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军、唐元才,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著名节目主持人袁岳、赵屹鸥、肖亚,还有唐俊乔、马尚龙、王震坤、何爱秋、成立等文化艺术界名流名家。 学校服装学院有数名毕业生和多名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在该企业工作学习,此次中华装发布会部分新品由服装学院教师和毕业生参与设计制作。中华装秉承了中华服饰的优良传统工艺,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新了男装新领域。 “中华服饰研究中心”的成立和“服装学院产学合作教育新基地”的挂牌,预示着企业对学校产学合作教育这一特色模式的认同,这将进一步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更紧密地合作,为培养新型科学技术人才开辟了道路,使产学研向更深的领域推进。 (郑艳) 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学生作品再创佳绩 本报讯 4月12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组委会主办;上海服装行业协会、江西服装协会等承办的第15届“迎世博中华杯”国际服装新秀设计大赛男装全国总决赛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剧院拉开帷幕。我校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06级学生王云菲同学的《世博情怀》男装作品获得与会评委的一致青睐,荣获全国“十佳设计师”称号,并顺利晋级国际总决赛。 据悉,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上千份稿件,我院学生作品从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四项分类决赛中的男装全国总决赛,与来自40所高等院校、7家企业公司与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师同台竞技。 王云菲同学的《世博情怀》系列男装作品设计独具原创性,首创性的将中国传统盘扣技艺与西方蕾丝花边有机结合,使东西方经典服装装饰元素碰撞出创意的火花,不仅如此,其作品还将民族图案与华丽皮革结合在一起,在刚强中不失男性的温柔。其作品在展示过程中获得了评委会成员的一致青睐,最终荣获第15届“迎世博中华杯”国际服装新秀设计大赛男装全国总决赛“十佳设计师”称号,并顺利晋级国际总决赛。 (郭家琳) 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 为切实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际效果,不断深化学习实践活动,继续教育学院近日召开了2009年度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国平指出:近年来,我校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开办专业、培训层次都逐年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地促进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岗位综合竞争能力。 本次会议对今年以及今后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探讨,落实了目标。 教务处副处长刘牧众深有感慨地说:今年的培训工作会议和往年相比,明显地感到我校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了突破,形成了自己的格局,规模大、层次高、专业面扩大了、质量提高了。 长宁区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陆浩正副局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中所作了大量的工作和取得的宝贵经验。他在介绍了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后表示,政府部门将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学校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并祝愿我校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越做越好。 最后继续教育学院马力中院长讲话并表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之一,继续教育学院要在给大家提供工作研讨的同时,规范学院的管理和服务,和全校各二级学院、部门一起规范办学,严格按规定操作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 会上发布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办法”,表彰了2008年在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季娇) 星光铸辉煌 励志攀新高 本报讯 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组织的第三届“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操作技能竞赛,日前落下帷幕。高级技校由32名学生3名教师组成参赛团角逐25个单项、3个团体项目比赛,均获得好成绩,其中叶琦玮获普通钳加工一等奖徐浩获二等奖顾小飞、钟鸣名列第三;郭吴平获普通车加工一等奖、张军、鲍羽佳获第三名;张旭东获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全能)一等奖沈劢、王磊、张弘获二等奖;张峰、孙超获数控铣加工三等奖;徐晓晨获加工中心三等奖;严诚斌、李叶康获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全能)二等奖金晨、丁智浩获三等奖;袁杰获电气技术一等奖唐健鹏获二等奖李施晨、崔昱栋获三等奖,他们还分别在电子电气技术(单项模块)、PLC控制技术项目中夺得好成绩。此外,我校还获得电气技术团体二等奖普通钳工、普通车工三等奖三个团体奖项。我校参赛的三名教师同样不负众望,高祎顺获数控车加工二等奖傅飞获数控铣加工三等奖曹志鸿获课件制作二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又讯 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2009年第六届“上海教育博览会”4月10上午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作为本次中等职业教育系统百所重点院校参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作了详细、生动的介绍,并在醒目位置将数控专业学生加工的参赛产品予以展示。开幕当日,校长汪泓首先来到展台看望参展人员,与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张子厚等亲切交谈。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副主任尹后庆等也参观了展区。4月12日,市教委职教处处长王向群也来到我校展台,饶有兴趣地听取了介绍,并对学校近年来办学取得的出色成绩表示赞赏。(沈德宝) 图片新闻 日前,学校艺术设计学院荣获“中国会展经济2008年度大奖”,并被授予“培养会展设计人才的优秀院校”称号。据悉,全国开办会展专业(方向)的院校已超过200多所,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内,自2006年起,每年的年度大奖只授予一所在会展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大学。目前获得此项殊荣的大学共有三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交大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此同时,艺术设计学院还获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设计优秀组织奖。(艺术设计学院) 媒体精选 拓展校企合作办学育人新路 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大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而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2008年,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将根据学校2008年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工作安排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高校第16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学院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在创建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创建,努力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一、项目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为了主动适应上海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特别是在上海轨道交通大发展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技术人才缺乏的背景下,于2005年1月22日联合成立的,从而培养与轨道交通维修、保障息息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专业(群)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用的工作平台,开发、设计和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的职业技术人才。 二、工作思路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三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通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培养,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准地铁人”意识,通过职前导航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企业,走进企业,较早地深入了解企业的“地铁文化”和“地铁精神”,使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很好地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到“地铁人”的转变,从而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 三、基本做法 (一)加强校企党建合作共建,积极推进校企文化交流 学院十分注重通过企业文化与学院发展建设的融合,加强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学院聘请了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有关领导及各方面的专家教授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或兼职辅导员,并多次邀请他们来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使同学们进一步接触到地铁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培养了在校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热爱之情,对同学们及早融入学院、融入地铁这个团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企文化交流,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拓宽学生工作思路,学院党总支还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共同举行了“校企携手共创学生工作新模式研讨会”。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生作为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准员工”,通过在校期间就植入共同的价值观,可以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职业“地铁人”的零对接,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学院的学生工作,又能使地铁公司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有所了解,有利于对优秀人才的跟踪培养,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 (二)加强校企党建合作共建,创新学生工作新思路 近年来,学院本着互利互惠、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原则,先后与上海地铁通号分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和客运一分公司进行合作共建,围绕党建、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探讨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从而推动和促进双方单位的文明建设。校企合作共建为双方提供了交流了解的平台,同时也互相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双方的合作发展,特别是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客运一分公司合作共建后,地铁公司轨道交通9号线成为了学院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建基地。学院学生的“做一天地铁人”活动在2008年10月27日由《上海教育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为了使即将毕业的学生能巩固以往学习的成果,并可以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的岗位中去体验,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为同学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在2007年4月联合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举行了“职前辅导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校企双方合作进行职前辅导活动,是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更是学校产学研特色的一个很好体现和深入发展。同学们通过活动走进了企业,使他们能更好地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较早深入了解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理念、管理、技术情况和企业文化,熟悉今后的工作性质及工作内容,从而加速他们融入企业的步伐,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校企党建合作共建,创建校园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上海高校志愿者服务的品牌项目,同时也是上海地铁志愿服务总队中惟一的一支大学生地铁志愿者服务队,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地铁志愿者在每个双休日的客流高峰时间,在轨道交通2号线、9号线等为乘客们提供最优质的志愿服务。学院地铁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志愿者服务的招牌,在上海地铁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学校为学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上海教育电视台、《新民晚报》等媒体对院的地铁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多次报道。 通过开展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道德意识,从而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倡导社会文明新风,以增强同学们的公益心,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地铁乘车环境为服务宗旨。正是由于同学们的努力,2008年12月16日,学院的大学生地铁志愿服务队被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上海市地铁志愿者优秀团队”,万慧琳老师被评为“上海地铁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有2名学生被评为“优秀上海地铁志愿者”。 四、主要成效 经过三年的合作办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目前已有三届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且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都是在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公司普遍反映学院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能成为各分公司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很高,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面开阔,理论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三个方面。三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共有43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大部分进入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工作。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得到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好评,对学院一直倡导的实践教学体系予以肯定,并表示会加大合作力度,以期培养出更加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进入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工作后,有的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就担任了车站值班站长、技术骨干岗位,部分学生还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和声誉,为今后的毕业生就业积累了丰富的无形资产。同时,学院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就业集中趋势充分说明,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符合上海地铁公司对轨道交通人才的需求。 (本文入选2007-2008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创建案例集) 第三版 用支教的起点支撑感恩的未来 温洁馨 第一次的支教,脑海中就萌生一个词:感动。当我站上讲台时,心情是紧张的。但那些小孩子用喜悦和纯真的目光望着我的时候,我瞬间觉得这是属于我的讲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们把五颜六色的小纸片发给小朋友,让他们写好自己的姓名,他们很开心,字写得很工整。然后送给他们精心准备的折纸,让他们走上讲台写出有关颜色的英语单词。“师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想我们不仅要给他们‘解惑’,也要让他们从小就明白怎么样去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放了“感恩的心”教他们手语,当他们一遍一遍的用还不太灵活的小手表达出“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的时候,你们知道吗?我感动得想哭。 心,感恩的心。我们把彩色的纸发给他们并教他们折纸,一个小女孩哭了,我们问其原因的时候,她说她很感动。我们教他们折爱心并让他们写好想感谢的人和想说的话,他们很用心地学,并写上“爸爸妈妈,我爱你”“姐姐,谢谢你”之类的话语。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他们一一和我拥抱握手,让我们下次一定还要来。 这就是第一次支教的经历。我很享受其过程,很享受于看到小朋友们开心的笑,纯真的心。也希望在今后的支教中可以教给他们更多关于大自然,关于学习,关于人生种种知识与美好,可以和他们一起成长。总之,前面有无限的希望,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次一次好。 写在云上 舒 曼 越过迷雾飞上云层,机舱外的光线一瞬间明亮了起来,云上的阳光清澈透明,云层浮动,和电视镜头里最流行运用的天空视角一样跳跃,此时的上海正在一年中短暂的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我对香港的感受是从一开始的新奇——有点闷——适应到倾向记着她的好。在这里,港岛叮叮电车东西开行的路线是每天经过最多的地方,所经之处从中环金融区到湾仔仅存不多的殖民遗迹再到铜锣湾潮人的不夜天,荟萃了香港岛上日日故事的精华。岛上的生活不如从对岸的尖沙咀码头望来所呈现的辉煌都市夜景那般璀璨,也非报纸上每天的轰炸头条那样充满世道苍凉,平民百姓的生活逃不开油盐酱醋茶,哪里不是一样。香港有不少流落街头者,不过大多是几张老面孔,见得久了,他们在我眼里就成了和跑堂的,看门的一样了,以自己的方式求得谋生。往往津津乐道的都是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香港人每天热衷八卦明星与豪门们,是因为这些离他们很远,与我们也无不同。典型的香港人有一股顽强生活的韧劲,但绝不妄求,总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越界限一分。不然,在如此高度稠密的人口和狭小的空间下,人人却能基本相安无事,倒叫人称奇。说香港人是华人中最勤劳自律的一群,我觉得毫不为过。 也许是因为香港人生活极致的世俗化,站在外围的我们很少了解不同一面的香港。最近好多人托我买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以及林夕的书,便常常围着书店跑,一开始只是去PAGE-ONE这样的连锁书店,貌似国际化,但总缺一点书店的气场。我对港岛街头几乎没有任何一处安静的角落有点意外,所到之处商铺林立,像是上海街头拐角常有的休闲小馆实在难得一见,生活在这样一个每一个路口都有超过10人等候的地方,人们的忍耐力和生活的驱动力之强令人感叹。 然而香港毕竟不只是过客眼里匆匆掠过的浮华都市,城市精神层次的素养绝不是微不足道。那天在铜锣湾街头偶一抬头发现原来在密密麻麻的标牌里还夹着不起眼的书店标牌,绕着老旧的楼道直上2楼,原来书店开在之上,旧式简单的陈列,老板看上去好似民国时代的衣着,讲话带着一股我想象中的台北味。《小团圆》摆在最显眼的地方,看来最近确实很畅销。 从书架上看得出香港——上海——台北三城的话题在这里经久不衰的热度,恰恰点出了20世纪初的开埠文化,随着资本与政权的南下东迁所自然形成的三座城市文化上的联系,香港则是这个交汇的港口。 不过香港最让我惊讶的还是许多忙碌的普通人对公共事务投入的热情,他们富有想象力,更有执行力,他们的视野并不是我们臆想的岛民所见。 上海半日游 安 安 我办公室的窗口对着黄陂路太仓路。每天看下去,都有大巴停在马路边上,等着一队队的游客上车、下车。多的是老年人和小朋友。我有时候傻呆呆的要看很久,直到每一个人都上了车,车子开掉。 今天下午,我下楼出去买饮料,又看到一辆大巴正在上客。游人应该刚兜完新天地,慢悠悠的一个接一个上车。我偷偷潜到不成形的队伍里面去,跟在一个小朋友的后面,和她一起上了车。嘿~车子居然开动了。导游说,下一站,浦东的环球金融中心。窃喜。正好没去过。我坐在车尾靠窗的位子,看着我的办公楼消失在拐角。拜拜~ 这个团是台湾客人。他们都看过台北101了,还稀罕环球金融中心么?……我无所谓咯,去哪里都行。他们唧唧呱呱讲着嗲嗲的台湾话夹杂闽南语,听起来很舒服。 到了浦东,我心里盘算着谁谁在这幢楼里谁谁在那幢楼里。导游就招呼大家下车了。上到环球金融中心楼顶的时候,我第一个想要找的就是我的办公室在哪里,我倒要看看它有多么的渺小,呵呵。 然后……我就真的找到了……居然还看得到我的窗口……居然,我趴在窗口的桌子上正在发呆……一个咪咪小的我。 嗯,好吧,以上都是我的白日梦。 登高有感 朱雪冬 登顶环球①第一楼, 明珠金茂竞风流。 外滩白渡隔江望, 玉带蜿蜒黄浦悠。 注:① “环球”,指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共100层,高492米,有“亚洲第一楼”、“世界最高观光厅”之美誉。 英雄气 李 瑶 千丈山崖 惊古憾今 千年之叹 贯穿银河 脚踏无垠之地 头顶浩然之空 自古英雄望断天涯路 握手中惊世利刃 挥舞吟唱 英雄何从去 回望酸心史 千刀斩不断 一条长河终归海 一身浩气终憾天 不惧千丈之险 不叹千年之恨 只留 英雄气 新书推荐 就业新思维:自主创业 作 者:刘平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内容简介: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趋势,各国都十分重视。总体来说,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起点较早,做得比较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对就业的贡献也比较大。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逐步引起各方的关注。在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以创业带就业”的新方针,这既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新方向,也对我国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活力。该书是应当前形势需要而生成的一本图书,背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帮助当前大量的社会就业人员突破思维限制,提供新的就业理念,转变就业思路,步入创业路途,开辟人生天地,提供创业经验和创业路径。 佳片有约 好好先生 Yes Man 卡尔·阿伦金·凯瑞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诸事不顺,因为他总是以消极的“不,不行”式的态度跟人打交道。直到他参加了一个自助课程才有所改变,他在导师泰伦斯的压力下发誓:在一年时间里都只能说“好的”,而不管对方是谁,要求他做的是什么事情。令他惊奇的是,当他开始实践自己的誓言的时候,生活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他不仅得到了升职,赢得了45000美元的奖金,得到了一只人人爱的小狗,获得了护理学的学位,甚至一次环游世界的大好机会也落到他头上,但这些还不是最美妙的,最终,他还与一个叫蕾妮的美丽女孩佐伊·德斯夏奈尔饰共堕爱河。然而,当他满怀信心地准备拥抱更多的机会时,却没有预料到,他根本消受不了如此之多的好事。金·凯瑞电影《好好先生》改编自英国喜剧演员、作家丹尼·华莱士出版于2005年7月的同名自传,在这本书里,华莱士仔细描述了他如何改变生活态度,在整整半年时间里,对从前习惯于说“不行”的人和事代之以积极而充满自信的“好的”,这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了。 节能小知识 洗衣机节能的小窍门 1.先浸泡后洗涤。洗涤前,先将衣物在流体皂或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0-14分钟,让洗涤剂与衣服上的污垢脏物起作用,然后再洗涤。这样,不仅能够使衣物洗得更加干净,而且可使洗衣机的运转时间缩短一半左右,电耗也就相应减少了一半。 2.分色洗涤,先浅后深。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开洗,不仅洗得干净,而且也洗得快,比混在一起洗可缩短1/3的时间。对于一些不是很脏的衣物,少放些洗衣粉,也可以减少漂洗次数。 3.先薄后厚。一般质地薄软的化纤、丝绸织物,四五分钟就可洗干净,而质地较厚的棉、毛织品要十来分钟才能洗净。厚薄分别洗,比混在一起洗可有效地缩短洗衣机的运转时间。 4.集中洗涤。集中洗涤是一项非常经济有效的洗衣方法。即一桶洗涤剂连续洗几批衣物,洗衣粉可适当增添,全部洗完后再逐一漂清。这样就可省电省水,节省洗衣粉和洗衣时间。 5.额定容量。若洗涤量过少,电能白白消耗;反之,一次洗得太多,不仅会增加洗涤时间,而且会造成电机超负荷运转,既增加了电耗,又容易使电机损坏。 6.用水量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水量太多,会增加波盘的水压,加重电机的负担,增加电耗;水量太少,又会影响洗涤时衣服的上下翻动,增加洗涤时间,使电耗增加。 7.正确掌握洗涤时间,避免无效动作。衣服的洗净度如何,主要是与衣服的污垢程度、洗涤剂的品种和浓度有关,而同洗涤时间并不成正比。超过规定的洗涤时间,洗净度也不会有大的提高,而电能则白白耗费了。 8.调好洗衣机的皮带。皮带打滑、松动,电流并不减小,而洗衣效果差;调紧洗衣机的皮带,既能恢复原来的效率,又不会多耗电。 9.程序合理。衣物洗了头遍后,最好将衣物甩干,挤尽脏水,这样,漂洗的时候,就能缩短时间,并能节水省电。 身未动 心已远 丽江古城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登高揽胜,你可看古城形势。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第四版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在200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名师名作的平台上,“中华装”专场秀“生命的蓝海”终于再展英姿,近百款的“中华装”通过模特儿的演绎、以及声光视频效果、舞台美学等多种艺术元素的烘托,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此次“中华装”的专场发布会上,上海闻红服饰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上海艺术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中华服饰研究发展中心,据有关人士透露:中华服饰研究发展中心成立后,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中华装”的开发,从民族精神、文化元素、结构工艺和制作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不断地求索创新,让“中华装”真正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本土化服装,让“中华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个人的爱琴海 那一片湛蓝的海面 悠扬深邃的天空 耀眼浪漫的白墙和圣洁纯净的空气 我梦中的爱琴海 日日守望 作者:艺术设计学院 殷莺 中缝 参与世博 精彩世博 上海世博会,将会有一条把各国展馆串联起来的暂命名“世界彩虹”的走廊“。这条长廊上面是最新的生态建筑材料,下面是沙石、贝壳等物铺设的生态路。“世界彩虹”延绵4公里长,周围是大片的公园。 从砖石、瓦块到钢铁、玻璃,从钢铁、玻璃到砖石、瓦块,世界走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在当今环境污染、气温升高、地质灾害频发的世界中,现代生活究竟需要用何种材料构筑?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而世博会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 正如伟大事物的诞生总是充满坎坷,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强烈的反对声音。作为当届世博会标志性建筑的埃菲尔铁塔的诞生,当然也不例外,争议和非难贯穿于这座建筑修建的始终。 人们常常会习惯乃至喜欢曾经反对过的东西,那位扬言要离开巴黎的“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后来就成了埃菲尔铁塔一楼餐厅的常客。当人们问他是否还记得当初撂下的狠话时,小说家以他为人熟知的出人意料为自己化解了难堪:“谁让这里是巴黎唯一看不见那座破塔的地方?”当所有的争议和非难最终都变成机智的回答和有趣的回忆的时候,我们知道,一件事情已经确切无疑地成功了。 跟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一样,上海世博会也是一开始就充满了坎坷。就拿世博会场馆的先址来说吧,从最初的“花木”,到黄楼,最后确定为黄浦江两岸,国内外专家经过了反复争论。这块选定的世博会场址是上海最早的工业厂区,其中包括江南造船厂、上钢三厂这样的百年老厂。改造这片地区,相当于对上海作一次“外科手术”,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世博会的规划师打算大面积保留老厂房,但国际展览局的专家表示反对。不过,规划师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深入调研,仔细分析,发现了这块城市遗产的魅力,准备将坚固的厂房、仓库直接改造成展览馆、指挥中心,利用废戏的机器做成至少50个大型雕塑等。国际展览局的官员们看到具体方案,非常兴奋,对该方案大为赞赏。 现在,按照该方案进行的改造方案正在紧锣密鼓的完善中。无疑,我们眼前日新月异的浦江两岸世博建筑是新生的事物,她在诸多人的呵护下渐渐长成。面对这个新事物,我们将投以怎样的目光? 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培训讲座 自4月8日我校首届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开赛以来,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们极大关注,大家纷纷组队参加。为了克服参赛同学经验不足的困难,使参赛队伍更加熟悉数学建模,校研究生会特邀请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刘翔副教授,于4月15日在教学楼E410举办了数学建模讲座。我校参加本次数学建模大赛的参赛同学,以及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研究生同学、部分本科生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刘翔副教授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运用实例讲解,介绍了数学建模大赛运用的主要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比赛,举例说明了如何书写论文摘要和准备答辩,很好地启发了大家的思维,此次培训讲座加深了大家对数学建模的透彻了解,达到了同学们认识数学建模的目的!(张爱迪) “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预赛举行 受市教委委托,由高职学院制造工程系主办的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项目上海赛区预赛于4月15日在逸仙路校区技能楼正式拉开序幕,参赛的学校有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子信息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和我校高职学院共5个参赛队,每个参赛队由3名队员组成,需完成产品造型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内容,比赛既考察队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考察队员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谢菁) 交流互动 博采众长 4月11日,第二届上海市松江大学城七校学生会主席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风华正茂,博采众长”。我校由学生会副主席陈翼然同学、实践部部长赵劼同学、外联部副部长孙娴婷同学代表出席。会上,我校代表介绍了我校学生会工作及学生会组织的概貌、九大节特色活动、科研创新和志愿者活动等情况,聆听了兄弟院校对于各自工作的介绍,同时针对“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学术水平还是学生特色”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团委) 帮困结对仪式举行 4月16日下午,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总支与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通号分公司党总支在我校行政楼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帮困助学结对仪式”。参加会议的有通号分公司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党政领导、通信信号系教师代表、学院政治辅导员及2008年受资助的两名同学。 (刘景军) 世博海报评比 日前,高职学院科技节海报与影评评比活动如火如荼的举行。同学们策划的以“科技世博”为主题的海报被展示于食堂门口,或缤纷或另类的主题海报吸引了来往同学的目光,成为其学习生活中一抹亮色。(高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