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第5期总第646期 第一版 校党委中心组学习“两会”精神 本报讯 3月21日,我校党委中心组学习“两会”精神。与会者围绕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学习。校党委书记曹伟武指出,全国“两会”所作的报告是对十七大精神的深化和具体体现。通过对报告的学习,可以感觉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充分执行人民代表各项职能。 校长汪泓和副校长孙培雷作了中心组发言准备。校长汪泓用“新、大、实、高”概括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她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的回顾,总的感觉是很振奋,报告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也是一个科学发展、关注民生的报告,我们要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全国政协常委蒋以任参加了中心组学习,并就参加“两会”的切身体会进行了发言。他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反响等方面说明全国“两会”备受关注,对从世情、国情、党情的形势中把握“两会”的民生主题,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义进行了阐述,并就以“两会”精神指导,推动事业发展、建设和谐校园谈了看法。 (宣传部) 高举旗帜 坚定方向 凝聚力量 共创辉煌 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本报讯 和煦春风迎盛会。3月21日,我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双代会”)在行政楼B301会议室开幕。152名正式代表、10名列席代表、学校离退休老领导、各民主党派的代表;学校督导专家组的组长和退休教师代表;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院长、教授代表和产学合作学院的企业方院长也应邀出席。 上海市科工会主席夏玲英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王祥兴、东华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顾大骏、华东政法大学工会副主席、妇委会主任张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工会办公室主任高晔、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工会主席罗忆儿、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副主席陆锌钰、松江区管委会蔡援生、松江大学城服务办黄勤等嘉宾出席了大会。同济大学等25所高校的工会为我校“双代会”的召开发来贺信。 当天,“双代会”先举行了预备会。第三届校工会副主席沈静芬做了“双代会”筹备工作报告;党委组织部部长张伟林做了“双代会”代表资格审查报告。预备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大会表决办法、大会议程和大会主席团名单。 接着,大会执行主席、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田信灿主持召开了开幕式。东华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顾大骏代表兄弟院校工会向我校“双代会”胜利召开致以热烈祝贺。 上海市科教工会主席夏玲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本次“双代会”开幕式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校长汪泓作的《学校工作报告》;审议财务处处长薛蕙作的《关于2007年学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务预算编制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第三届工会常务副主席沈海庆作的《第三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学校工会财务报告和工会经费审查报告》。 汪泓校长代表学校作了《学校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07年学校工作,提出了2008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想和主要任务。本次“双代会”于3月28日下午闭幕。 (工会) 又讯 3月24日,机关政工代表组进行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代表分组讨论,代表们审议了学校工作报告,一致认为学校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成就喜人。同时,代表们就学校的内涵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文化培育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组长李少飞认真听取了各组员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了详细的记录,同时还与组员就有关情况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解决问题,扎实工作,解放思想,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宣传部) 高职学院出席学校“双代会”全体代表于3月25日下午对本次教代会的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表示作为正式代表参与本次大会是让人振奋的,对有这样的机会参政议政表示倍加珍惜,一定尽力当好代表、不辱使命。代表们踊跃发言,建言献策。 (高职学院) 学校组织开展“上海地铁杯”公益广告大赛 本报讯 3月24日,校文明办召集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相关负责人就开展2008年“上海地铁杯”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进行了动员会。副校长孙培雷出席了会议。 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余强明就参加此次“上海地铁杯”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情况作了说明,并下发了参赛通知。孙培雷副校长指出参赛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比赛,积极宣传动员,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能,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为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氛围。 据悉,本次参赛作品还将在上海美术馆、地铁上海南站通道公开展示 又讯 根据科教系统文明办要求,为宣传奥运理念、普及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充分调动参与奥运的积极性。校文明办于3月26日至3月31日组织开展了奥运知识竞赛。各学院将集中或分散组织了师生进行答题活动,并进行阅卷和评卷,参与总人数高达30%。利用本次奥运知识竞赛学习测试活动,把人文奥运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积极热烈的社会氛围。 (校文明办) 明确责任 落实目标 行政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 3月25日,汪泓校长在行政楼306会议室召开行政工作例会,各院、部、处、室、职能部门行政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汪泓校长就2008年各部门、学院的年度责任目标书和2008年财务预算情况作了具体要求。她指出,各学院、部门在2008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思考力度,加强人才队伍盘整力度,通过年度责任目标书的签订和财务预算要求,将学校工作的价值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要求,以期进一步完善工作、积累绩效、凸显重点和特色。汪校长要求,各学院、部门要本着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加大对各学科、专业的梳理,做好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基地建设、教育高地等工作的优化和提升。对教师的培训培养要做足计划,建立好个人学习帐户;各项工作要抓好常规、突出重点、强化特色,要全面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教研工作、学生工作、资金与财产管理工作、后勤服务、平安建设与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工作推进中提升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能,带出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丁卓菁) 回顾总结 与时俱进 本报讯 3月20日,老干部办公室副主任钱宏毅向全体老干部传达了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沈跃跃在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上作的《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和市委老干部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老干部们在聆听报告后纷纷表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老干部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尊重。 (老干办) 落实科学发展观 服务新农村建设 区校共建工作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 3月25日,松江大学园区“服务新农村建设共青团区校共建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图文信息中心第五报告厅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大学城各高校科研文化资源,推动大学园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团市委学校部部长金梅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松江区十所高校团委书记、松江区各乡镇街道的团委书记和学校各学院分团委书记。 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为研讨会致辞,对各级团组织领导与会表示欢迎,对会议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与会代表集思广益,多提建设性意见。上海外国语大学团委书记毕昆鹏表示,高校科技文化资源丰富,建立这样的共建机制,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大学生融入社区、了解社会提供了机会。松江区团区委书记金正斌感谢各高校团委为区校共建所做的工作,肯定了目前区校共建工作的成绩。他表示,大学园区资源丰富,团组织有活力,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带动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初显成果。 团市委学校部部长金梅对2008年共青团区校共建工作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她表示,共建、共享、共赢是三个递进的层次,只有在建设的过程中,增进了解,通过双方的信息共享,最终才能达到共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团内资源将得到很好的整合与共享。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要将三区联动、区校共建进一步聚焦与深化,发挥大学城生力军作用,如何创造自己的品牌与特色,突破自我,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与挑战。 (杜丽瑛) 高职学院、高级技校第一届十次教代会召开 本报讯 高职学院(高级技校)一届十次教代会于3月14日至18日举行。大会听取审议了张子厚院长所作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高级技校2008年行政工作要点》报告;听取审议了财务科科长张志刚《关于2007年学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务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了工会主席沈国平所作的《工会工作报告》;审议了《高级技校工会经费审查报告》等。(沈德宝) 图片新闻 3月28日,我校举行2008年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签约仪式。 第二版 重点学科验收准备工作启动 本报讯 2005年7月,我校第一批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保障》、《能源科学与工程》、《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现代汽车运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5个学科投入。通过三年的投入建设,5个学科都找到了自身的切入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今年6月,5个学科将正式接受上海市教委验收。为此,3月25日,科研处组织召开了学科验收期准备工作会议,布置了有关验收期准备工作的要点与预安排。校长汪泓、副校长孙培雷出席了会议,并作讲话,强调指出,要把握学科验收的契机,对照学科建设规划中建设任务及目标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分析成绩、摆出问题、落实整改,把握好时间结点,争取验收的好成绩。同时,学校着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扩大产学研战略联盟,全面提高学科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另外,我校上海市教委第5期重点学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材料精密成型与处理”也在研究建设中。今年,我校将重点学科建设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研发中心、学术队伍的培育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高地,重点学科建设将达到上海市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科研处) 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本报讯 3月25日,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车辆工程”2008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曹伟武、校长汪泓、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副校长陈力华、程维明等领导与汽车学院党政领导、全体导师出席了典礼。毕业典礼由副校长程维明主持。 校党委书记曹伟武宣读了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名单并对他们表示祝贺。毕业生代表王财寿同学发言,他代表2008届毕业生向母校表达了感激之情,感谢母校对他们的培育,并表示将在新的征途中不断写下辉煌的篇章。徐兆坤教授代表导师发言,向毕业生寄予了深切的祝福,并希望研究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毕业典礼上,汪泓校长为每位毕业生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了毕业证书。 汪泓校长在讲话中,肯定了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成绩,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对我校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和指导。我校各个部门对研究生培养倾注了心血,并对全体毕业生表达了殷切期望和良好祝愿。在毕业生们即将离开母校、开始新的征程之际,汪泓校长深情嘱托毕业生要牢记工程大“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训,永远怀着对国家民族的忠贞与赤诚、对母校师友的珍惜与眷恋、对亲人的感激与照顾。走出校门后,饮水思源,时刻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汪泓校长希望毕业生踏上社会后,胸怀大志,勇于实践,追求卓越,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拼搏! (孙勇) 服装学院参与2008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活动 本报讯 我校服装学院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推进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学科建设坚持不懈,不断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已初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东西方服装艺术与理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是正在崛起的,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复合型服装设计人才,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院。学院积极参与了2008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活动。 2008第三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 第三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承办。大赛分设休闲运动装、职业装、沙滩内衣装、花边内衣装和仿皮装五个系列,总决赛于日前在我校举行。 服装学院青年教师作品发布 3月24日服装学院推出:胡越、郑彤、袁蓉、胡强、徐蓉蓉、辛芳芳、王艳珍等七位青年老师设计的部分服装作品。该年轻的设计师团队中有曾被评为“上海市新锐设计师”的胡越、郑彤教师,曾被评为“高级服装设计师”、“2007年设计师走廊银奖”的袁蓉老师,以及曾获得“中华杯服装设计大赛银奖”、“2007年设计师走廊铜奖”的胡强老师。学院长期致力于培养年轻教师,结合本市和周边长三角开展产学合作教育,进一步推进服装行业的人才培养。 2008“真维斯杯”服装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发布 莘莘学子们的作品充满了激情与想象力,始终是时装节上一朵常开不败的灿烂奇葩。3月24日在浦东国际展览中心推出服装学院2008年毕业生优秀作品秀。学院27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近百名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他们以“海天阳光、城市涂鸦、动感针织”等大框架主题,自行设计、制作形式各异,具有市场性、实用性与鲜明艺术个性相融合的服装、服饰作品,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富有无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青春与成熟的痕迹处处可见。 (袁蓉)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与上海地铁通号分公司交流座谈 本报讯 日前,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总支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党总支合作共建第二次交流座谈在通号分公司会议室举行。通号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杨雪峰、经理董辉、副经理严婵琳等公司领导及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政领导参加了交流会,同时在通号分公司工作的学院07级毕业生代表,通号分公司在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就读专升本的在职职工代表也参加了交流会。 交流中,学院2007届毕业生代表李硕、张凯汇报了在通号分公司近一年的工作体会和思想心得。 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柴晓冬在交流中谈到,校企共建合作办学,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给我们参加挂职锻炼的教师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此表示十分感谢,并希望公司领导以后有机会能听听挂职锻炼老师的总结汇报。同时,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在考虑如何为地铁公司提供服务,一方面学院努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上岗后能马上适应岗位要求。另一方面,学院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建设力度,争取为地铁公司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学院党总支书记徐馨回顾了结对共建一年来双方共同取得的成绩,一年的发展使这次的共建活动由党建方面延伸到人才培养、教师挂职、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是党内结对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徐建华) 又讯 日前,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总支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党总支举行了帮困助学仪式,通号分公司党总支资助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通信信号专业07级的困难学生。党的十七大代表严婵琳经理更是情系困难生,主动拿出自己的奖金,以个人名义再资助一名学生,帮助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宋敏) 2008级培养计划专家评审会召开 本报讯 高职学院于3月21日召开了“关于2008级培养方案的评审会”。工程大教务处长鲁嘉华、高职学院院长张子厚等亲临会场。会上,我校二系一部主任分别就08级开设的“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国际商务”、“连锁经营管理”八个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办学思路、课程设置、专业特色等向专家作了介绍,并请专家就08级培养方案进行把脉会诊。专家对我院08级方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意见,明确了制定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目标,找准方向,把握定位,要符合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围绕职业能力,既要突出核心课程,又要兼顾课程之间内容衔接,逐步形成我院的办学特色,同时还要适当考虑学生将来的发展及提升;要努力加强校企合作,努力与企业行业密切结合,逐步建立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高职学院) 图片新闻 3月26日,日本群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师生代表团一行31人来我校访问,受到我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两校师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国际交流处)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报名工作结束 本报讯 我校为推动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参赛报名工作,教务处和基础教学学院会同各学院,向学生大力宣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积极意义,鼓励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报名参赛,截止日前报名结束,共有1337名学生报名参加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报名参赛学生人数比2007年增加49.9%。在这1337名报名参赛的学生中,有19名在读硕士研究生、894名本科生和424名高职高专学生,其中高职学院有375名学生积极报名参赛。 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我校首次接受在读硕士研究生和高职学生报名参赛,参赛学生学历层次有了拓展,此项竞赛的学生受益面也不断扩大。(教务处) 喜获市成人高校先进班级等荣誉称号 本报讯 3月20日,由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院校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成人高校优秀班主任、优秀学员、先进班级” 表彰大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交谊楼会议大厅隆重举行。 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上海市教委学生处等领导出席了表彰大会,并为先进班级及优秀个人颁奖。在本届评选中,有40家成人教育学院入围,共评出61个先进班级、108位优秀学员、69位优秀班主任,其中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夏海琴、季秀珠老师获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方旻、王军、徐胜同学获优秀学员荣誉称号,06级轨道交通班与07级中石化工商管理班获先进班级荣誉称号,表彰大会在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俞恭庆会长的期望与鼓励中落下帷幕。 (金爱华) 教授代表参与北京图书现采活动 本报讯 为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进一步丰富馆藏,使有限的图书经费发挥最大效益,增强图书采购的针对性,日前,由图书馆馆长董川远亲自带队,特别邀请了三位重点学科带头人作为教授代表,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参加了北京人天书店2008年地方版、沪版订货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挑选出最新图书1214种。 (盛芳)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骨干教师培训 本报讯 3月21日至23日,我校基础教学学院的两位教师参加了由人事处组织、基础学院推荐,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高等数学”精品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此次培训由上海交通大学的乐经良教授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建设思路、理念和心得;同时,还讨论了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方法。这次培训活动使教师们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把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联系起来,与学生是否受益联系起来。这将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工作,并将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沈军) 培训教育工作研讨会 本报讯 3月18日-20日,继续教育学院在浙江横店召开了2008年培训工作研讨会。会议由培训部主任徐卫主持。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和培训部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 会上,培训部主任徐卫对历年来开设的培训项目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发展中的瓶颈。提出了2008年的培训工作目标和设想。 院长马力中对培训部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培训部新一年的工作指出了方向和思路。他指出:培训项目的发展应该同国家宏观政策密切结合,同学校的发展密切结合。并在发展中解决瓶颈问题。工作中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培训项目的品牌和特色一定要和学校发展的品牌和特色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继续教育学院) 飞行学员餐厅伙食管理小组成立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办好飞行员餐厅,在学校领导关心与支持下,经学校资保处与飞行学院于3月26日成立飞行学员餐厅伙食管理小组。组长:张芳华,副组长:张雅琴,组员由资保处、飞行学院、后发中心、学生代表等相关人员组成。通过伙食管理小组定期与不定期的召开座谈会,建立学生食堂、主管部门、学院师生互相沟通信息,加强交流协调的平台,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张芳华) 学生“三自”管理委员会成立 本报讯 3月25日高职学院学生“三自”管理委员会成立。高职学院党总支书记柳如荣在讲话中代表学院党政对“三自”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提出建立“三自”委员会的目的是要促进广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实践等各方各面培养自己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学院分团委) 第三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 2008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中共上海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倡导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学校“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六项重点建设工程,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途径,丰富发展内涵,增强发展动力,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相协调,为全国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8年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 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积极培育大学精神,塑造大学文化;深化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人才新高地;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及上海地区发展战略,巩固和拓展产学研战略联盟,强化学科建设,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探索优秀工程师的培养途径,完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办学特色;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规范管理、依法治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 2008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引领工程,增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大学文化是高等学校育人的关键。要把塑造大学精神、培育大学文化,构筑和谐校园,落实到面向教职员工的各类宣传教育之中;落实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落实到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教学建设之中;落实到推进学科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之中。要积极探索大学文化建设的新举措、积极开展主题突出,富有特色的文化创建活动,注重培育、宣传先进典型,努力取得大学文化建设的新成效,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浓郁校园特色、广大师生员工喜闻乐见、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和谐校园文化。2008年是我校建校30周年,学校将以30周年校庆活动为载体,组织一系列的庆典活动,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催人奋进、高尚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围绕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战略目标,进一步优化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8年学校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明确上海在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历史进程中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调整和优化我校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我校学科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调整和优化我校学生工作和产学合作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8个专题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我校2008-2010年的三年行动计划,使我校的发展战略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地区发展战略。 (三)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人才新高地 1.推动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2008年,学校将继续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要树立全球化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念,营造“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肯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人才集聚氛围。 2.集聚和造就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学科团队。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学者,选择部分学院的领导岗位和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岗位,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修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建立人才建设专项基金,较大幅度提高引进人才的经费支持力度。2008年底师资队伍的硕博比例达到78%以上,其中博士比例达到15%以上,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备海外学习经历,具有双师型素质专业教师比例力争达到25%以上。 3.进一步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2008年,学校将继续投入培训专项经费200万元,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2008年将选派30~50名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和担任访问学者。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国家留学基金,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2008年将继续选送50~6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4.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把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作为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把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作为铸就师德的前提,把严谨自律、求真务实作为师风建设的标准,教师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增强管理人员为学生和教师,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意识。 (四)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完善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1.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着力推进并完成5个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和 7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认真做好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 2.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和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合作,加大汽车工程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和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建设力度。 3.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深化科技创新的体制改革,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构筑科研项目、学科人才、产学研基地三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调整学校的科研结构、规模,通过科研政策导向,不断提高科研投入和产出比,使科研经费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 4.进一步提高科研综合竞争力。2008年科研总经费力争达到7000万元,其中研发经费要占总经费的30%~40%,承担横向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经费要占40%~50%。学校发表核心论文和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递增10%,专利授权数、科研获奖等主要科研指标处于上海同类高校前列。市级(包括教委重点项目)科研项目立项数递增10%~15%,要力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要争取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等重大科技成果奖2~3项。 (五)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 1.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新模式。认真组织新一轮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的基础上,优化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布局结构,实现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2.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要通过自身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组建一支敬业负责、专业素质高的导师队伍。要建立导师遴选、培训、激励等机制,导师岗位职责考核与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导师管理体系。 3.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高质量地制订2008级研究生培养方案。要规范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秩序,建立研究生教育的督导制度,加强对研究生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过程监督,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五大”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1.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启动国家级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工程。着力加强“艺术设计”等四个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设,积极推进校内教育高地建设。认真组织2008年教育成果奖的申报工作,争取获得20项市级教学成果奖。要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学科知识互补、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梯队,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高。 2.围绕专业建设目标推进教学“五大”建设。2008年要建成市级特色专业3个,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专业1个。建设20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市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提倡和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编写高质量的各类教材,出版50本以上特色教材。重点支持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与市级优秀教材,以及特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努力建成1~2个市级重点实验教学中心,建成8个校级重点教学实验室,建设20门“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示范性”的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80%。 3.构建实验教学体系。要对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进行全面改造,逐步将验证性实验改造成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要努力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积极努力建成1~2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要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一套符合现代高等学校教学规律,又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科学管理体系。 (七)拓宽国际交流新领域,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 1.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渠道。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是嫁接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我校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大我校教师出国培训和进修的支持力度。同时,接收国外大学生进行3~6个月的学分学习或实践训练。开发与国外交流学校学分互认项目。 (八)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1.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继续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办学理念。加大对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建设好政治理论课4门精品课程。要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要在全体教职员工中牢固树立“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 2.积极塑造优良的学风。倡导学生“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志向。要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学生诚信和自律意识的教育。全面动员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参与学风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 3.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要着力推进三个方面的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健全学校帮困助学工作制度。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达到学生总数的10%。年底基本完成市教委资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硬件建设,完善“三级工作网络”。建立特色鲜明的体育教学新体系。 4.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辅导员爱岗敬业精神、组织沟通能力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能力。进一步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组织以校内外各类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辅导、参观交流、专题报告为内容的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 5.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毕业、就业、创业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各方的资源来推进毕业生就业。就业基础源于学校的教育,要将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纳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6.创新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要建立产学合作教育特色基地,在巩固现有1000多家产学合作教育单位的基础上,使合作教育签约基地达到300家。 (九)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努力办好高等职业教育 1.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要加强日常教学管理,要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继续教育专业布局。提高校内招生比例,扩大本部办学规模和专升本招生规模。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本校专科毕业生和其他专科学校的学生报考我校专升本专业。 2.创新思维,夯实基础,推进非学历教育培训。要坚持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紧缺人才培训。大力拓展职业培训项目,职业培训规模达到每年5000人次以上。 3.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职学院。要依据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拓展职后培训功能、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嫁接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探索高级技师学院的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努力将高级技师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型职业教育基地。 (十)优化全校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功能布局 1.积极构建节约型校园。要积极争取政府主渠道投入,更要借助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融资,争取获得更大的财力支持。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教育成本核算,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 2.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为了适应知识激增、科技迅猛发展和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我校的信息化水平。 3.建设现代化的图文信息中心。2008年,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馆藏量新增5.5万册。电子资源达到中文数据库20个,外文数据库7个,电子图书45万册,电子期刊2万种以上。 4.高水平地建设现代工业工程中心。重点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能源科学与工程”、“现代汽车运用工程”、“应用化学”、“服装设计与工程”、“社会保障”市级重点学科相匹配的实验室,完成机械柔性制造系统等8项重点建设项目。 5.全面规划校区功能定位。要积极推进松江新校区的三期工程建设,全面实现松江校区规划目标。要围绕学校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规划仙霞路校区、新村路校区、逸仙路校区、天山路校区的功能定位,依据功能定位要求对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进行局部调整和改造,完成全校校园布局调整。 (十一)强化学校规范管理,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提高依法治校和依法行政能力。要围绕管理规范、高效,决策科学、民主,深化学校行政、教学、科研管理机构的体制改革,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能力。 2.加强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建设。要按照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规范有序的执行机制、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坚持和完善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3.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学校要坚持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文件为指导,不断推进学校制度创新,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管理队伍。 4.完善稳定安全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学校各级管理部门都要建立确保稳定的保障机制。在实施重大工作时,要制定好预案。要加强治安、消防工作,继续落实安全生产三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岗位安全自觉性,严防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发展的平安稳定。 5.积极推进“民生工程”。2008年学校将通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提高教职员工的薪酬,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做好教职员工体检工作,加大教职员工个人进修学习的支持力度,做好教职员工上下班交通统筹工作等。 第四版 上航之春音乐会 本报讯 3月27日晚,每月一台戏——“上航之春音乐会”在我校志宏堂拉开了帷幕。校党委副书记田信灿、副校长孙培雷等莅临音乐会现场观看了整场演出。本次上航之春音乐会是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成功见证。 (学生处) 中缝 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 3月21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旨在对本院参加学校第42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性教育。 高锡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共党章的部分基本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党的认识;同时,她向入党积极分子们介绍了成为一名学生党员所要经过的努力的过程,鼓励大家要不断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力争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张玉璇) 日前,材料工程学院举办了2008级春季班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此次会议主要为入党积极分子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指导思想。 (薛晨纯) 党课讲座 3月24日,材料工程学院举行了党课讲座。 此次党课讲座邀请了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国祥老师,并以“优秀党员风采展示”为主线展开。徐国祥老师向在场的同学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宗旨,并针对实际情况,给在场的同学提出了一些期望和要求。 (施政达) “自律会”会徽揭晓 日前,航空运输学院自律会会徽诞生。该会徽是在全院范围内征集,由全院师生投票选出。会徽上的红色线条部分组成自律会的简称“ZL”字样;红色代表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启航的客机凸显航院特色,并代表着航院的一股新生力量;作为背景的蓝色象征航院人拥有的独立自主的天空。“自律会”全称“学生自律委员会”,是负责学院学风建设和公寓文明建设的一支学生干部队伍。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会徽的诞生,必将帮助自律会更好的开展工作,让自律意识扎根于每个航院人的心中,从而使学院的学纪学风焕发出新面貌。 (朱宇杰) 学生干部座谈会 3月26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召开了学生干部座谈会。学院党总支部副书记徐建华等老师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徐建华老师针对学院目前学生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建议并提出要求。他强调,班级干部和学生会成员应该在班级中起到一面旗帜的作用,应该用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身边的同学。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在工作中能培养统筹规划安排的能力,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 (杨雪) 迎奥运万人跑 日前,航空运输学院的同学们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迎奥运·万人阳光跑”活动。 (朱宇杰) 3月22日,继续教育学院轨道专业(西安班)07、08级二百多名学生在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华东政法大学参加了“迎奥运、万人跑”的活动。 (继续教育学院) 基层团建教育 材料工程学院分团委开展了面向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及入团相关流程”的专题教育。专题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团支部正确开展团的活动,引导团员青年正确认识团的活动,并希望通过本次专题教育宣讲,使得学院分团委下属的各团支部能够更好地引导团员青年,完善团的工作,组织团的活动。 (材料学院分团委) 祭扫革命烈士陵墓 3月22日,高职学院同学前往地处周浦的南汇烈士陵园内祭扫革命烈士陵墓。在雄壮的国声中,全体师生在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随后,二位同学捧着盛开着鲜艳花朵的花篮缓步向前,向先烈们敬献花篮,20名新团员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张婷) 参观陈云故居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组织学生党员以及部分教师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青浦的陈云故居。在参观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了解了陈云从一名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到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的成长过程,并且被他坚贞不渝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的作风深深打动。尤其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箴言,不仅充分体现了陈云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也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孙君) 商务英语专题讲座 3月25日,材料工程学院举办了一场面向全校同学的BEC(英国剑桥商务英语)讲座,由新东方培训机构的资深老师主讲。通过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后,许多同学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收益颇多,使他们对商务英语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考试的形式和规则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BEC的考试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发挥自己。 (材料工程学院)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 3月24日到3月26日,航空运输学院志愿者们在我校图文信息中心义务为同学们整理书籍。连续三天,每天晚上六点到七点半,“小红帽”们都会准时出现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一阅览室整理图书,将摆放凌乱的书籍归整齐,把图书归类并指引还书的同学把看完的书归还原处。 (朱宇杰) 学生会工作推进会 3月25日,校学生会在师生活动中心三楼会议室邀请各学院学生会主席召开了校院两级学生会工作推进会。各学院学生会主席相互交流了近期学生会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交流了工作经验。校学生会主席郑晓煜同学在听取了各学院学生会工作开展情况后,介绍了我校本届“感受科技、享受科技、共建科技校园”为主题的科技节准备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我为奥运火炬点火”、“走进灾害,科技防灾”、“挑战杯校外创业答辩赛”等主题活动。 (张怀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