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光明日报》以“‘知识创新’缘何成为上海高校热词”为题,引用了我校通过公开竞标,“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开启了由高校作为独立第三方主持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评估之先河的案例。由此,上海高校的知识创新,不仅出色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而且使“知识创新”成为2月18日举行的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的热词。 与此同时,《解放日报》也以“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或自主创业,保留3%编制为老师‘接地气’”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报道原文如下: 通过公开竞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开启了由高校作为独立第三方主持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评估之先河;上海电机学院“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的一项成果应用,将为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新增产值3600万元……上海高校的知识创新,不仅出色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而且使“知识创新”成为2月18日举行的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的热词。 紧扣现实需求 2013年5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取得了“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试运营基本条件认定”项目,开启了由高校作为独立第三方主持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评估工作之先河。 实现这一突破,与上海市教委推动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密切相关。2011年10月,上海市教委推出“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其中,支持高校培育和建设知识服务平台成为一项创新举措。知识服务平台,是改革原有科研管理体制、激活教育发展能量的一个探索。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节能环保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无一例外,上海34个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全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 人才柔性流动 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或自主创业,各高校可保留3%编制专门用于支持教师流动。这一柔性人才流动机制,让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成为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高地。 上海电机学院不仅聘任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志强任学校机械学院企业院长,还聘用企业11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团队核心成员。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则聘任上海电机学院任运来教授担任副总工程师,组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科成员就生产一线的大锻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而学校保留其事业编制和正常待遇。 上海海洋大学的戴习林教授是虾类养殖领域的专家。在政策的支持下,戴习林担任了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技术总监。近三年来,在戴习林的技术支持下,上海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已成为上海市产学研基地、渔业示范基地,年利润超过5000万元。 通过这样的机制,高校与企业的科研人员可以互相流动,高校科研在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上更具价值,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因此开创了更丰富的途径。 激发创新能力 在推动各高校进行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时,竭力倡导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充分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来自产学研不同领域的人员因为任务和需求而凝聚,协同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上海市教委科技处这样表示。 2013年,上海市属高校的19个知识服务平台交出了中期评估成绩单:科研成果转化数68个,涉及合同金额1.64455亿元,服务企业增效2.909亿元;递交决策咨询报告186份;申请专利39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9项;共有186项专利被授权,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5项,获得其他知识产权44项。19个平台与行业重大企业合作项目140个,合作项目经费达2.86202亿元;开设培训班172次,培训人员达11828人次,组织产学研沙龙187次,参与人员达9047人,共建立103个供行业开放使用的数据库。 参加中期评估的专家学者感言,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实体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等措施提升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成了高校科技发展的三个转变:从重视论文发表到重视实际贡献;从重视物的增长到重视人的发展;从重视平台建设到重视体制机制的创新,有效支撑了上海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