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每年暑假都会参与的一项活动,即使今年申城的气温持续酷热,也依旧阻挡不了工程大学子们对于社会实践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充分履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
我校今年全校暑期社会实践总项目339个,重点项目27个。其中“三下乡”项目14个,另外知行杯项目7个,参与总人数6300人左右,大约占全校人数比例的49.2%,预计服务40000余人次,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183个市县,指导老师人数37人。另有一个由骨干学生干部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接受了为期一周的集训。
从7月起,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面启动,广大师生都积极投入到具体活动中,除了上海市的实践团队之外,我们有多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团队分别奔赴河南、云南、贵州、江西、青海等地开展服务。继去年我校“云端”支教团队的圆满成功之后,今年可谓是掀起了支教的热潮,多支重点团队以支教为主,同学们去当地体验生活,帮助当地儿童筑造梦想、实现梦想。
由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学院、汽车学院共同组建的“程露支教”团队,去往河南省周口市展开支教,期间还帮助了当地的脆骨病姐弟,此举受到了河南省文明办的关注,团队也接受了周口市当地电视台的采访,为我校开展社会实践增添了光彩。轨道交通学院联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团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团委、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团委一起,发起了“牵手凯里,助梦黔贵”活动,在贵州省黔东南凯里市台江县开展支教帮扶的活动,希望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条件。还有其余支教团队也是在支教地点发挥我校学子的热情,充分做好每个活动,让支教更加精彩。
外出支教可能条件更加艰苦,但是在申城开展活动的同学们也是相当努力,在今年高温不降的天气下,他们还是依旧坚持活动,认真实践,也希望给申城人民带来更多的快乐。社区学校的团队,多个活动团队在不同的街道开展暑托班,自己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带去欢乐。社区服务的团队,我们在社区中让“书香”流动起来,提供课外读书点;城市涂鸦,让城市色彩我做主,让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上海老文化传播,让更多的新上海人了解老上海的特色。志愿者团队不畏炎热,依旧坚守在志愿的岗位上,给市民带来一丝便利。宣讲团队,无论是社区街道,还是养老院福利院都会有他们的身影,带去政策的宣讲,文化的传播。调研团队,无论哪个角落都可能出现他们的身影,只为了了解到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从而能更加真切的体现出调研结果。
今年社会实践遭遇严酷的天气考验,每一支队伍都牵动着老师们的心。团委为每一个外出实践学生都购买了一份保险,学院的老师则亲自带队,全程陪伴。老师们的陪同让同学们在高温中精神更加振奋,对活动的热情更加旺盛,把活动做到最好。
暑期社会实践临近结束,气温也开始慢慢转凉,但我们相信,经过这个假期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社会实践的热情会不降反增,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可以做的更好、更多。也希望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可以大丰收,面对如此辛勤努力投入实践的师生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这也是为了我校社会实践发展铺上一层更加宽广的道路,相信在这为梦想追逐的时候,同学们会懂得为学为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继续推动我校社会实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