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7N9禽流感来袭,学校如何防控?4月7日下午,史健勇副校长率相关部门及学生代表,到员工餐厅、大食堂、小食堂和清真食堂检查,并现场召开座谈会,对我校预防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做了总体部署。 在几个食堂,史健勇副校长详细询问了操作流程,认真检查了菜品留样、消毒记录和卫生状况。并特别叮嘱,对鸡、鸭等菜肴一定要做到烧透、煮熟。各食堂给检查团一行交了满意的答卷:从碗筷清洗消毒、原料储备到菜肴加工、菜品留样,操作流程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卫生状况令人满意。据悉,我校食堂的肉类制品,全部来源于上海市高校配货中心,该中心对输送到各高校的鸡、鸭、肉等制品,从饲料到成品进行全程跟踪,以确保安全。  检查之后,在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上,史副校长表示学校党政领导对H7N9禽流感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视,并传达了上海市教委下发的《上海高校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文件精神,对各食堂提出具体要求,一要严格把好进货关,控制进货渠道;二要严把操作安全关,在生产操作中要烧透、煮熟;三是要严把相关人员的健康关,对全体食堂员工要实行晨检制,每天早晨测体温,一线人员要佩戴口罩,勤洗手,严格执行二次更衣和卫生消毒制度。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食堂菜谱,适当减少鸡、鸭的供给量,增加鱼、猪肉和牛肉的比重。学生代表提出,是否可以组织同学们参观食堂,史副校长当即表态,随时欢迎,并希望参加检查的学生代表,能把参观的图片、食堂操作流程的照片,通过微信、微博等学生易接受的渠道,传播开来,让同学们对食堂的食品安全放心。 史健勇副校长要求,对H7N9禽流感的预防工作要做细、做深入、做扎实,防患于未然,同时进行预防流行病知识的普及,鼓励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史副校长一行还对宿舍、教学楼等公共环境的卫生进行了检查。 以下为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卫生常识以及关于H7N9型禽流感的部分简介。 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卫生常识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2、注意均衡饮食、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适当运动、充分休息、减轻压力,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尽量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4、如果自己患上流感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最好在家休息避免传染他人。 5、办公室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6、确保(办公室)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7、保持办公室用具和器材清洁。 8、若有身体不适,应及早就医,多喝开水。 关于H7N9型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 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 临床表现 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高危人群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认为,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